从这一点上来看,王在晋的人品还是不错的,做事情有自己的底线。
“那爱卿觉得该当如何?”崇祯皇帝看着王在晋,觉的话题有些跑偏,不得不开口将话题拽到正轨上来。
“朝廷既然拿不出那么多钱,那就要拿出没钱的做法来,辽东之事要认清现实。自萨尔浒之战之后,朝廷在辽东已无精兵,克复辽土遥遥无期。编练新军的开销,国库也无力承担,那索性就退守以待时机。”王在晋在说着这几句话的时候,目光就没离开崇祯皇帝的脸。
这些话有些重了,以前王在晋也说过类似的话,可是都比较委婉,没有如此直接。当着皇帝的面说这样的话,王在晋也担心触怒了崇祯皇帝。只是这位少年天子似乎有些与年龄不符的心智,从始至终,神情丝毫不变。
“凭城固守,稳固边防,精兵减员,澄清吏治,以最小的开销守住辽土,是当下辽事的最佳策略。”王在晋用十六个字概括了自己的想法,大殿里面一时间陷入了安静。
崇祯皇帝站起身子,在大殿里面走了几步,径直走到门口对外面的王承恩吩咐道:“让人送一桌酒菜进来,朕要和王爱卿一起用餐。”
王在晋一愣,没想到崇祯皇帝没有接自己的话,反而去传膳了,这算怎么回事?
一听到要吃饭,王在晋顿时觉得肚腹甚饥,这才想起来自己进宫之前也没吃饭。注意到自己咕咕叫的肚子,王在晋也明白了崇祯皇帝为什么去传膳了。对着崇祯皇帝行礼道:“臣谢过皇上。”
笑着摆了摆手,崇祯皇帝轻叹道:“朕身为皇帝,让大臣吃饱饭,让百姓吃饱饭,本就是朕该做的事情。爱卿饿了,朕给你赏赐一顿饭食,可是百姓饿了呢?朕怎么办?朕也要赏赐百姓一顿饱饭。”
“天灾频仍,国库空虚,朕怎么让百姓吃饱饭?如何让百姓吃饱饭?”崇祯皇帝走回到龙书案上后面,坐到龙椅上之后,看着王在晋说道:“朕不但没有办法让百姓吃饱饭,还要加饷,从百姓的肚子里在拿钱粮出来。”
说道这里,崇祯皇帝神情颓然,摇了摇头,没有在接着说下去。
王在晋心中一动,没想到年纪轻轻的崇祯皇帝想到的不是怎么克复辽土,怎么名垂青史,而是怎么让百姓吃饱饭。撩起衣服跪倒在地上:“皇上有如此之想,实在是百姓之福,天下之福,大明之福。”
“想法?有想法没用,要有做法!”崇祯皇帝一摆手,示意王在晋坐下:“知道朕为什么找你来吗?”
王在晋此时心中已经有了一丝明悟,但还是摇了摇头,该藏拙的时候,那就一定要藏拙。
“朕登基以来,清点了朝廷的府库以及朕的内库,核算了每年朝廷的开销。让朕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大明已经是入不敷出,赈灾没钱,修河道没钱,甚至边军的军饷也没钱。”崇祯皇帝满嘴的苦味:“朝廷已经窘困到了如此地步,还谈什么其他?”
“朕听了袁崇焕的平辽之策,无外乎加饷,朕于心不忍,甚至现在的辽饷都想停掉。”崇祯皇帝满脸严肃的说道:“天灾不断,黎民百姓保守苦楚,已经是穷困以及,朝廷还要加饷,这是不给百姓活路啊!”
崇祯皇帝轻轻的敲打着龙书案,盯着王在晋道:“有些话你是没说,但是朕心里明白,到了此时此刻,如果再不想办法,大明距离亡国之日不远了。一旦百姓不堪重负,天下必然烽烟四起,朕也就要做亡国之君了。”
怔怔的看着崇祯皇帝,王在晋没想到崇祯皇帝会想的这么长远,心中不禁佩服起这位少年天子来了。
不好高骛远,肯接受事实,能够清楚的认识现状,这让王在晋欣喜不已。王在晋也说过,靠加饷来养兵,绝对不是长久之计。一旦平辽不顺,加饷是不是要继续?一旦继续,那天下烽烟四起,绝对不是说说而已。
“皇上圣明,臣心中感佩,大明有此明君,实乃大明之幸,百姓之幸,天下之幸。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如果说开始王在晋还对崇祯皇帝有所顾虑和怀疑,此时早就没有了,剩下的全都是对崇祯皇帝的希望。
看着情绪激动的王在晋,崇祯皇帝走下龙书案,伸手将王在晋搀扶了起来:“朕今日第一次与人说起朕的心事,爱卿可明白朕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