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明白!”王在晋用力的点了点头,脸上神情肃然,恭敬的说道:“皇上放心,臣定当辅佐陛下,中兴大明。”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招呼王承恩等人将酒菜摆上来,古人讲究食不言寝不语,两个人在沉默中将饭吃饭。让人撤下残羹冷炙,换上热茶之后,谈话得以继续。
“爱卿,咱们君臣二人已经谈过了现状,接下来就说说办法吧!”崇祯皇帝轻轻的用茶杯的盖子刮着茶水,也没有抬头,用一种极为平淡的语气说道:“朕想听听爱卿的想法,既然爱卿深知国之难,想必也思量过解决之道吧?”
王在晋沉吟了半晌,一直没有开口,皱着眉头思考着,不断的在心里权衡着利弊。
崇祯皇帝也不催促,那么静静的看着,等待着王在晋开口说话。
良久,王在晋轻叹一声:“大明江山两百多年了,纵观历史,维系两边多年的江山已经非常的不易了。臣说句大不敬的话,大明到了现在,已经是危如累卵,大厦将倾。想要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是要有大魄力、大决心的。”
看着王在晋,崇祯皇帝没有开口,王在晋也不再说话,大殿里面一时间陷入了安静。
其实崇祯皇帝听懂了王在晋话里面的意思,王在晋就是在告诉崇祯皇帝,大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想要将大明从崩溃的边缘拉回来,那就要有大动作,那就势必要有大难度。与其说王在晋在陈述,不如说他在疑问,问崇祯皇帝做好准备了没有。
“虽千万人,吾往矣!”崇祯皇帝盯着王在晋,沉着脸看着他。
轻轻的点了点头,王在晋舒了口气,面容略带几分纠结,在心里做着最后的斗争。此时王在晋的心情十分复杂,有热血冲动,也有担惊受怕。王在晋更明白,事成,则自己名垂千古,万古流芳。失败,自己恐怕就是抄家灭门,下场凄惨。
“皇上,你听说过晁错这个人吗?”王在晋还是决定试探一下崇祯皇帝,或者说明示一下崇祯皇帝。
事成与事败,王在晋明白自己不是关键人物,而坐在上面的崇祯皇帝才是最关键的人选。如果崇祯皇帝不行,那说什么都没用,试探崇祯皇帝,王在晋是在给自己找个心安。虽然崇祯皇帝说千万人吾往矣,可是王在晋还是不放心。
看着王在晋,崇祯皇帝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反问道:“凡是敢为天下先的人,恐怕都没有什么好下场,无论是商鞅,还是晁错,又或者是宋的王安石。即便是到了本朝,张居正身后落得什么下场,不用朕说了。当然日后的平反是一定的,这几个人无一不是名垂千古之人,恐怕也是万古流芳。”
王在晋在试探崇祯皇帝,崇祯皇帝又何尝不是在试探王在晋?想要做大事情,那就要有大魄力,朕有堵上身家性命的勇气,你王在晋有没有?
崇祯十七年的煤山,歪脖子树上永远的吊着一个人,不想历史重演,崇祯皇帝一定要做出改变。
君臣二人互相对视着,谁也没有说说话,良久,两个人忽然笑了起来。
“皇上说的是,历代敢为天下先之人,似乎都没有什么好下场。可是先贤不知道吗?臣尚且知道晁错商鞅,先贤岂能不知?张居正公力主革新,他不知道那是在和天下为敌?为什么他们还要去做?”王在晋语调轻缓的开口,大殿里面气氛都为之一松。
“无外乎为国为民而已,孔曰成仁,孟曰起义,为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谓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王在晋读出了文天祥的遗书,沉声说道:“臣或许没有先贤之大能,但也愿追寻先贤之品格,虽百死而不悔。”
崇祯皇帝笑着点了点头:“爱卿此话,深得朕心,共勉吧!”
“臣愿意为被陛下驱驰,中兴大明!”谈的差不多了,下面自然就是表态了坦诚的说了:“皇上睿智英明,定可为大明中兴之主。”
摆了摆手,崇祯皇帝觉得差不多了,想了想说道:“爱卿,说说你的想法吧!朝廷现在如此这般,咱们君臣想想办法,看看有什么办法能够增加朝廷的税收。”
“皇上,到了这个时候,革新已经是必须要进行的事情了。”王在晋一咬牙,说出了很多人畏之如虎的两个字,那就是革新:“如果不革新,朝廷没有新的赋税来源,想要彻底的扭转国库的缺钱的现状,是不可能的。”
革新!
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