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小说网 > 网游小说 > 大晋孤烟之山河破碎 > 第五章 公元307年 竹书纪年 19

第五章 公元307年 竹书纪年 19

“为国在礼”,荀子曰“国之命在礼”。“礼”成为维持社会政治秩序的工具。由于农耕社会以农田为基础,希望人们安心务农。只要偏激的安定,反对一切流动。这个“礼”对人们的行为、思想束缚的太深。

    食不言,寝不语,十不吃,存天理,灭人欲。基本上,从起床到入梦之前,不管是行为还是思想都被束缚,太压抑。只有共性,没有个性。统治者一心想把人变成机器人。

    古代儒学以“孝”为根基。从“孝”引申出仁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再引申出正义(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所以把儒学比作一棵榕树,孝是根,仁爱、正义是树干。而人们从远处看到的树的轮廓是“礼”(三纲五常等等等等)。

    在文明达到二十一世纪的高度,“孝”这个根太狭隘,完全可以以社会责任作根,这个根部才牢固、厚重。但是,前提是社会走向“福利社会”。

    作为轮廓的封建的“礼”无边无际,什么三纲五常,食不言、寝不语、十不吃,以存天理,灭人欲为宗旨,从起床到入梦之前,把人的行为和思想束缚的严严实实。将儒学比作一棵无边无际的大榕树,就是因为这个“礼”,枝杈繁茂,无边无际。甚至将主干(仁、义)整个掩藏。

    作为轮廓的“礼”,太过繁杂,对人的思想束缚太大。单从这一点上说,甚至还不如宗教道德,如基督教,看起来就更像一棵椰子树。其以上帝造物为根,以“原罪”为主干,轮廓是简单的十戒(戒杀、戒抢、戒放火、戒偷等)。

    当然,人是上帝创造的,是对人类智慧和常识的侮辱。(本语出自美国最著名的启蒙者托马斯潘恩)

    在如佳的思想体系内,“礼”作为儒学的轮廓,是要被大幅裁剪的。将绝大多数枝杈砍掉,尽量减少对思想的束缚,只剩下“人的权益”一枝。即,所有符合人的权益的行为思想都应被支持,所有不符合人的权益的行为思想都应被反对。

    把儒学的繁叶猛砍,使它精炼,更能突出仁爱、正义的主干,只留下对人的权益有用的。这样,儒学的“礼”不再是三纲五常,而是“人的权益”。(注意:不是“权利”,也不是“权力”,而是“权益”。)

    如佳的观点是:现在的儒学应以社会责任心为根,以仁爱正义为干,以”人的权益“为轮廓,结出硕大的灿烂的果实。(修身、齐家、立业——一句话实现“个体价值”)

    这样儒学就不再是无边无际的榕树,而更像一棵椰子树。坚固的根,高高清晰的树干(仁爱、正义),寥寥无几的束缚(枝叶),硕大灿烂的果实(个体价值的实现——修身、齐家、立业)。

    “孝”使农耕社会稳定,而“社会责任心”使商业社会“流动”。使“孝”延伸为“社会责任心”,使社会“流动”、竞争,一举转变儒学对社会的支持方向。使它更符合二十一世纪的流动与竞争的商业社会。

    二十一世纪,儒学的危机是,其枝叶(三纲五常等等)一直是伴生于农耕社会。在农耕社会即将完成其历史生命的时刻,儒学遇到其从未有过的生存危机,再不发出新枝,也有驾鹤西去的可能。儒学的困境,即:不符合当代,不贴切时代,自身没有发展。

    如佳本来要提前回国,就是要发表这篇儒学改革的论文。可是,她却悲催的来到这远古的西晋王朝。

    这里不是二十一世纪的福利社会,没有九年义务教育,没有医疗,没有退休金,去哪里讲“社会责任心”!如佳现在更深刻的感恩二十一世纪。即使在富贵无比的刘琨家族。自己生“刘群”时,也只能享受到一把剪刀和一盆热水。

    “还是回到这西晋王朝的现实之中吧。”如佳只剩哀叹。

    +++++++++++

    笔者语:307年1月11日,司马炽即皇帝位,是为晋怀帝。三个月之后东海王司马越归政于怀帝。怀帝下诏司马越为丞相,领兖州牧,督兖、豫、司、冀、幽、并六州。荀、王、裴等大世族均心向司马越,怀帝为争夺权势,多任用与司马越有罅隙之人。帝相矛盾开始显现。

    中原久经战乱,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王弥、石勒成为起义军中的风云人物。

    钢指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