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林明敦”制造厂,等等。
正文 17生意
”>天津当时拥有500余家大洋行和数百家小洋行,其中从事军火贸易为主的有礼和洋行、禅臣洋行、世昌洋行、增茂洋行、兴隆洋行。日本洋行更不放过任机会。洋商借重特权,在内地非通商口岸城镇非法开设行栈和进行不法贸易者比比皆是。
李默涵拿出一份清单,由高祥转递给吕贝克,说道:“我要建设一个发电厂,为一万人口的城市供电。我需要发电机、轮机以及全部配到机器。另外,我还需要~~”
李默涵的话没说完,吕贝克就做了个手势打断了他,说道:“对不起,我有些紧急公务要处理。”说罢,毫不客气地起身走到门口,对侍应说道:“让冯来接待他们。”
接着头也不回地上了楼,一面上楼,还一面用德语对侍应说:“以后先问清他们要什么,不要什么客人都让我亲自来接待。”
侍应赶紧点头哈腰,唯唯诺诺。
李默涵懂得八国语言,自然听得懂德语,闻言不由眉头一皱。高祥虽然听不到德语,但是也能猜出个四五六。
他对李默涵说道:“东家,这洋鬼子真是傲慢无礼,不然我们换一家吧。天津也不止他一家洋行。”
李默涵摆了摆手,说道:“他现在嫌我的订单小,看着吧,以后他要巴巴的来求我。”说罢李默涵站起来,整了整衣服,昂着头走了。
侍应想拦,但是被李默涵狠狠地瞪了回去。
走出礼和洋行的大门,街对面就是一家美国洋行,名叫昌盛洋行,门面不礼和洋行要小很多。李默涵想了想,决定去这家看看。
接待李默涵的是一位洋人经理,名叫斯特朗,美国加州人。李默涵的美式英语略带南方口音,这让李默涵和斯特朗的距离无形中拉近不少。
斯特朗见过不少会英语的中国人,但是带南方口音的中国人还是第一次见到。随便客套了几句之后,斯特朗言归正传,说道:“密斯托李,你想要购买什么货物?”
李默涵很直接地掏出一张清单,推到斯特朗面前,说道:“就是这些。”
斯特朗一看,微微皱眉,随即莞尔一笑,这清单上列的都是一些工业机器设备。斯特朗来到中国多年了,但是在昌盛洋行当经理才不到半年。斯特朗有些小激动,他心算了一下,这笔单子至少10万美元,对他来说也是一笔大订单了。
也许是激动,这时他问了一很傻的问题,“密斯托李,你们中国人偏好做工精良的欧洲货或者是价钱便宜的日本货,为什么你~~”
李默涵笑答:“我曾经在美国生活了对年,对这个国家有一种特别的情感。这个理由可以吗?”
斯特朗也觉察到自己的问题有多愚蠢,赶紧说道:“当然,当然,美国,的确是个容易让人喜欢的国度。”
昌盛洋行只是个小洋行, 而李默涵要的物资数量又比较大,昌盛洋行恐怕一时间拿不出那么多现货。当然,斯特朗也绝不会轻易放弃这个订单,他站起身来,让人给李默涵泡咖啡,起身说道:“这是一笔大生意,我需要向老板汇报。在这期间,我希望你会喜欢我们的咖啡。”
李默涵微微举起咖啡杯,说道:“请便。”
昌盛洋行的总经理室就在楼上,斯特朗拿着订单匆匆上楼,还没进门,就听见老板的女儿玛瑞安小姐的声音,“爹地,我要买这件珠宝~”
接着是老板史密斯先生无奈的叹息,“我亲爱的女儿,你知道我们的生意不是很好,你应该懂得节制。”
然后是玛瑞安小姐撒娇的各种巴拉巴拉
斯特朗在门外清咳一声,然后敲门,“老板,我是斯特朗,有急事找你。”
不一会,门开了,美丽丰腴的玛瑞安小姐走了出来,从斯特朗身边擦身而过的时候,还带着一阵体香。
这股香气钻进斯特朗的鼻孔,让他的心一阵躁动。他拿着那份订单,双手交给史密斯。“老板,楼下有个客人要定这些货物。”
史密斯接过订单看了看,眼睛睁得大大的,这份单子对昌盛这样规模的洋行来说,是笔大买卖了。史密斯拿起订单,对斯特朗说道:“我亲自去和那位客人谈。”
史密斯和斯特朗才走下楼梯,就听见楼下传来玛瑞安小姐咯咯的笑声。史密斯仔细一看,就见到女儿玛瑞安整个一个穿着白西装,高大英俊的中国男人谈笑风生。
看到史密斯和斯特朗下楼,玛瑞安主动为他们介绍,“这是密斯托李。这是我父亲,史密斯先生。”玛瑞安很自然地勾着李默涵的胳膊
斯特朗嘀咕道:“你们早就认识?”
玛瑞安小姐笑道:“就在一分钟之前。”
史密斯只当什么都没看见,主动伸出手“很高兴认识你,李先生。”
“我也是。”李默涵和史密斯握手
史密斯看了玛瑞安一眼,说道“爸爸要谈生意,你先回别墅去。”
玛瑞安笑盈盈地答应了,说道:“好,那我在别墅等你。”她的眼睛却是看向李默涵的
史密斯依旧装作没看见,只是说道:“抱歉,李先生,你要知道,我们洋行的规模不是最大的,所以一次要这么多机器设备,可能会在交货期限上有所延迟。”
李默涵问道:“要多久?”
史密斯答道:“现在大部分货轮都忙着往欧洲运送物资。船期恐怕很难弄到~~”
李默涵露出失望的表情
史密斯立刻话锋一转,说道:“但是我有熟人,还是可以办到的。”
李默涵想了想,说道:“那我要的汽轮机组,现在贵公司有现货吗?价钱方面,我可以提高一点。”
史密斯最高兴地就听见客人愿意提价,他笑着答道:“我们有1台16马力(1193w)蒸汽发电机组,,可以马上提供给你。”
李默涵问道:“多少钱?”
史密斯很想吊住李默涵这个大客户,便说道:“5000中国银元即可。”
“成交。我现在就可以付给你2000银元。”李默涵说道:“但是我需要你派出工程师,在安装调试,并且试运行成功之后我才会付清货款。”
正文 18实弹射击
”>史密斯指着斯特朗说道:“他,他就是一个出色的机械师。”
李默涵看了看斯特朗,问道:“你是机械师?”
斯特朗答道:“我在大学里学得就是机械。”
李默涵在天津租界货仓里提了货之后,就直接带着斯特朗南下返回焦作。先是走水路,接着走铁路,等回到焦作的时候,已经好几天之后的事了。
回到焦作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以马迁安名字在怡和洋行开账户的存折交给马迁安。
“乖乖,伍万块?”马迁安嘴巴张得大大的,可以塞进一个拳头
“怎么?这就看傻眼了?就你这点出息。”李默涵笑骂道:“我早说了,咱们是做大事的人,以后好好跟着我干,荣华富贵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马迁安把存折收好,啪得向李默涵敬礼,说道:“以后只要大哥你一声令下,刀山火海,我马迁安都没二话。”
李默涵笑笑,拍了拍马迁安的肩膀,说道:“你办事,我放心。”随即,他又让高祥拿出那一万大洋的现金,亲手把这笔钱发给伙计和手下,这事不能假手于人。
发完了钱,伙计和手下们自然对李默涵感恩戴德。
李默涵在自己大宅子后面拓了一块空地,把从天津买回来的发电机就直接安放在那里。斯特朗把发电机机组安装完毕,在大宅里各处都安装好了电线接头。接下来就是调试发电机了,但是这不是斯特朗一个人能完成的。
斯特朗对李默涵提出:我需要助手。李默涵派了几个聪明伶俐的手下给斯特朗当助手,但斯特朗要求的是有一定机械和电力知识的助手,这些人的帮助很有限。
这到不是很难,因为在焦作有一所现代学校——焦作路矿学堂。焦作路矿学堂,创办于1909年(清宣统元年)的焦作路矿学堂,一所由英国福公司投资创办,在我国建立最早的近代矿业高等学府。1898年,英国福公司获得在华的路矿开采的特权,1898年6月21日在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庆亲王奕的主持下在北京总理衙门签定河南矿务章程。这是兴办焦作路矿学堂的最初的法律依据,1909年3月1日,焦作路矿学堂举行开学典礼,首批招收学生20人,聘请英人李恒礼等4人和华人陈筱波等为教习。
李默涵立刻去焦作路矿学堂找到陈筱波等,提出自己要在焦作建发电厂,现在正在调试机器,需要 一些懂得机械电力知识的人来帮忙。李默涵说可以让学堂的学生以实习的名义来帮忙,自己可以给予丰厚的实习报酬。
路矿学堂的外籍教师收入高达二百块,而华人教师却只有三十块上下,学生生活费普遍只有一块到两块大洋。因此,陈筱波等几个华人教习很爽快的带着一批中国学生一起来到李默涵那里帮忙。有了这些人的帮忙,斯特朗的调试工作很顺利,不出几天就让电灯点亮了李默涵的大宅。
“谢谢你,斯特朗先生。”李默涵向斯特朗道谢
斯特朗却说道:“现在谢谢我太早了,调试是一回事,正常运转是另外一回事。你需要一个专业人员组成的小组,来负责日常维护和运行。”
这些李默涵可有些为难了,他只能客气地和陈筱波商量。“陈教习,你看这帮人帮到底,你能不能再帮我这个忙。”
陈筱波有些为难,说实话,李默涵开的价码不低。但是自己这教习好歹是官家的,旱涝保收,除非学堂关门。李默涵这个电厂建不建得起来还良说呢,自己上有老下有小,不能冒这个险。
于是陈筱波摇了摇头,为难地说道:“我这教习也是官家委的差事,再说也不能耽误了学生上课啊。”
李默涵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便又对斯特朗说道:“请你帮我在天津、北平等地招募一批人手来吧,薪水多少绝对不是问题。”
“好的,不过恐怕短期内无法达成。”斯特朗说
陈筱波忽然想起了什么,他对李默涵说:“我有几个朋友,在上海是做工厂电工的,也许他能帮上忙。”
陈筱波介绍的两个人名叫黄美茂和徐仁根。
黄美茂,上海浦东人,原来在上海闸北水电厂工作,其父是该厂的老技术工人,黄美茂跟着父亲学到了发电设备的安装和线路维护技术。徐仁根为宁波人,自幼在上海学习机械技术,机械制造内行,电气设备也不陌生。
可是当时白朗在河南闹得正凶,黄徐两人觉得安全没有保障拒绝来焦作。李默涵当然不能轻易罢休,于是和陈筱波一起,高薪引诱兼施连哄带骗将两人带到了焦作。
来了焦作之后,李默涵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地款待二人,又送了两人每人一套四合院和一笔丰厚的见面礼。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黄美茂和徐仁根见李默涵如此盛情,倒也不好意思再回绝,便答应留在焦作帮李默涵建发电厂。
2个月之后,李默涵大宅后面的空地上盖起了一片简易瓦房,同时李默涵订购的第一批机器终于通过铁路运到了焦作火车站。上百个脚夫忙碌了一上午,终于把这些大木箱安全运到了大瓦房里。
黄美茂和徐仁根带着一帮新招募来的工人和临时从路矿学堂找来的帮手们又忙碌了半个月,终于把第一台1000马力的发电机安装调试完毕,开始正式发电。不过供电的地方只有李默涵的宅邸和中山东街上的一招鲜羊肉馆。
一招鲜羊肉馆装的还是霓虹灯,通电之后五颜六色的灯泡闪着七彩的光,时而一起亮,时而按顺序一个个亮,时而绕着“一招鲜”三个大字转圈亮。新奇的霓虹灯引来了无数人驻足观看,加上店堂内传出阵阵诱人的羊肉香气,让人忍不住进去大快朵颐。
如此一来,一招鲜的生意更加兴隆,伙计们几乎忙的双脚离地,高祥也被拉去帮忙。
另外一方面,一群穿着去了英军标记的英式军服的中国人开始在镇子北面的东面的野地里开始练习实弹射击。
正文 19勒索信
”>李默涵对枪支管理很严格,平时枪、弹分开保管不说。而且你领走多少发子弹,就要上交多少空弹壳,少一颗都不行。
一开始实弹射击的时候,老是有新兵不敢正视前方,别过头去或者闭着眼睛开枪。对于这种人,李默涵毫不客气,也不废话,抬手就是一鞭子,“叫你打的是靶子,又不是你亲娘,干嘛不敢看?”
对于认真练习的人,李默涵当着众人的面,直接把银元放到他手里,“好好练~要想上了战场不死,除了苦练,没别的办法。”
若是哪个当兵操练的时候受了伤,又或者是病了,李默涵就会让伙房做一 碗香喷喷的面条,再加两个鸡蛋,美其名曰“病号饭”,而且还是由李默涵亲自端到你面前。再加上一句暖暖的“安心养伤。”
在等级观念根深蒂固的中国,这些乡下农夫出身的大头兵们哪见过这个,哪享受过这样的待遇?一个个感动得眼泪哗哗,啥也别说了,这条命就指给你了。
恩威并施之下,李默涵很快就牢牢地掌握了军心。
就在李默涵磨刀霍霍的时候,二次革命爆发了。虽然二次革命的主战场在江西和江苏,但是河南也不太平,因为在河南到处流窜的土匪白朗居然和南方的革命党搭上了线。
1913年9月,白朗按照孙文、黄兴的要求,率军南下进入湖北,配合“二次革命”。 最为传统的说法是,白朗有觉悟,什么“深受革命党人进步思想的影响”、“愿意接受共和民主正确主张”,等等,总之,白朗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土匪,而是深受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熏陶的人,甚至后世还有人极力论证白朗军如何具备资产阶级革命性质。
白朗到底有没有接受革命党的思想呢?也许有一些,但或许仅仅是一些。豫西土匪有“碰杆子”的江湖规矩,既小股土匪不断加入或者依附于大股土匪,使得土匪的势力象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豫西“杆子”造就了一种很奇特的“马太效应”:当一大杆子处于上升期时,打的胜仗越多、名气越大,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杆子”投奔,越有“杆子”来投奔,这一大杆子就越壮大,而且这种壮大几乎是以成倍的趋势增长,根本不需要像水泊梁山那样招兵买马,一个好汉一个好汉地招降、归顺,从一百人发展到五百人,很可能就是转瞬之间的事。比如白朗起事,刚开始只有一二百人,但假如一年之内有七八股“杆子”来“碰杆”,即使每一“杆子”只有100人,“碰杆”之后,白朗的队伍就发展到千人了。
但这种“股份制”的副作用也是很明显的:如果遇到重大挫折或失败,上千人的队伍可能一夜之间就土崩瓦解。“杆子”队伍的特点也决定了白朗接受革命党人的主张是唯一的正确选择。前文已说过,白朗的“杆子”队伍实力越强、名气越大,越能吸引其他“杆子”来投奔,越有“杆子”投奔,队伍越强,名气也越大。“马太效应”式的发展决定了白朗队伍只能做大,不能偏安。
另外,白朗也是读书认字的人,革命党的共和民主在近代中国确实很有诱惑力,白朗也读书,也看报,受其影响理所当然。白朗也是一个愿意“办大事”的人,革命党要办中国的大事,白朗心向往之,这也是合情合理的。
白朗趁机响应南方国民党的号召,发动农民起义,反对袁世凯政权,威胁京汉铁路的安全。为保证这条交通干线的畅通,袁世凯调集湖北、河南和陕西三省联军对白朗进行围剿。不料联军中的陕西王生歧部阵前起义,参加白朗军,使得白朗军的军力和装备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白朗遂自称“中华民国扶汉讨袁司令大都督”。
这天夜里,一向很少露面的焦作镇镇长王华派人给李默涵送来帖子,邀请他到镇政府议事。
李默涵带着高祥坐着人力车来到镇政府,一路上只见到镇上的百姓纷纷行色匆匆,一进屋就门窗紧闭。一些商家也关门歇业,伙计们忙着上门板。
李默涵刚一下车,就见到姜戎、谢武魁和镇上有头有脸的人都在陆陆续续地进入镇政府。姜戎和谢武魁一见到李默涵,老远就和他打招呼。自从李默涵关闭赌场之后,把赌场的市场让给三点会和五湖帮,姜戎和谢武魁也领他的情,三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