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之朔风疾 > 第381节

第381节

归化伯,湖广的事我不好说,还是急报朝廷处置吧。”黄得功小声说道。

    “如果不是朝廷纵容,左良玉今天也没这么大的胆子,老黄,你信不信,朝廷肯定连个屁也不敢放。”孙伏虎冷笑着说道,黄得功脸一红低下了头。

    “不关我的事,别问我!”刘良佐笑嘻嘻地从地上拔起一窝草,吹了吹泥土说道,“我在老家时,每年开春都要下地除草,这种草最可恶,必须连根拔掉,否则过不了多久又会长出来,而且长得更旺。”

    李榆朝刘良佐笑了笑,轻轻敲着桌案说道:“不表态就算了,不过我提醒你们,大明这条破船随时可能沉,我有退路无所谓,但你们俩个肯定落水,手里有刀就要用,朝廷解决不了问题,武人就应该用刀子替朝廷解决,为大明、也为自己好好想想吧。”

    李榆的话如同晴天霹雳一般,吓得刘良佐、黄得功浑身一颤——大半辈子跟着文臣转,从来没想过手里的刀也能解决问题,难道世道变了,武将也能压倒文臣?两人低头沉思起来。

    军情紧急,诸将谈到傍晚只简单吃了点饭就各自散去,李榆连夜往汉阳赶,他已经下决心接防襄阳,顺便解决左良玉所部。

    李榆离开的这几天,情况又发生剧变,湖广巡抚宋一鹤、巡按李振声奉旨移防钟祥,带走湖广总兵钱中选的兵马。武昌空虚,士绅惊恐万状,既怕左良玉前来祸害,又怕流贼趁虚而入,纷纷跑到汉阳向剿贼联防总局求助,楚王打起武昌的主意,带着一大帮士绅、富户过了长江,武昌的官员如得救星,打开城门迎接亲人。楚王入城后大骂朱老四的子孙眼神不好,以致满朝奸党祸乱祖宗基业,所以湖广人要自己救自己,城楼上立刻悬挂起红白蓝三色为底中间黄色“明”字的楚军大旗——武昌易手,宋一鹤却鞭长莫及。

    钟祥,这座汉水边的古城原名石城,世宗皇帝为故里赐名“钟祥”,寓意钟聚祥瑞,并于嘉靖十年御置承天府。得历代皇帝圣眷,这里逐渐成为湖广的繁华重镇,不过宋一鹤、李振声顾不得钟祥县城,带着兵马跑到城东北的显陵——城破了还好说,皇帝的祖坟丢了是要杀头的。

    左良玉裹挟三十万百姓也到了钟祥,数千条大小船只密布江面——左军本来顺汉水赶往武昌,途经钟祥听说湖广巡抚也到了,趁机上岸抢劫,打算临走敲笔竹杠。

    老窝被地头蛇端了,面前又有左良玉捣乱,背后还有大同军正赶来,归化伯更不好惹,告他一状朝廷非但不理,还警告自己不得生事,这个巡抚没法当了——宋一鹤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打算出点钱粮息事宁人。

    “左良玉抗旨不尊、残害百姓,凭什么给他粮饷?宋大人尽可放心,闯贼就在背后,他不敢久留此地,闹不了几天就会滚蛋,归化伯能收容三十万人屯田,手里有的是钱粮,让他去找归化伯要。”李振声毫不退让。

    左良玉在钟祥城外抢了两天,没人理睬也觉得无趣,灰溜溜地南下了,宋一鹤、李振声正在庆幸,但仅过三天左良玉又回来了,还派人向他们告状——归化伯半路伏击他,劫走了军中家眷和几十条船的财物,这是赤裸裸攻击友军的恶行,湖广巡抚必须主持公道,否则别怪他不客气。

    宋一鹤、李振声大吃一惊,这个狗东西也有倒霉的时候,别是故意找茬敲诈吧?急忙派人打探,这回还真是左良玉吃瘪了——左军离开钟祥不远就被杜文焕带兵截住,被喝令下船缴械,左军当然不吃这套,双方大打出手,左良玉想不到对方和他一样是旱鸭子,却莫名其妙有支强悍无比的水军,船又大又结实,还装备了铳炮,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左军像被吆鸭子一样赶回钟祥,装家眷和财物的上百条船落在后面被对方俘获。左良玉该庆幸,揍他的沈家船队原本就是海盗,内地江河里对付一群旱鸭子不在话下,如果不是顾忌被裹挟的百姓,左军想跑就难了。

    大同军水陆并进到达钟祥,宋一鹤、李振声也神气起来,把左良玉的使者臭骂一顿,并让他转告左良玉立即悬崖勒马返回襄阳,至于家眷、财物嘛,自己去找归化伯要,然后幸灾乐祸地等着看热闹。左良玉傻眼了,回襄阳不可能,李自成肯定正拿刀找他呢,去武昌也不可能,大同军已经把路堵死,动手打那更是找死,无论他打大同军或者义军,另一方绝对会朝背后插一刀。左良玉跑路跑到绝路上,气恼之下想出一条妙计,下令全军上岸紧邻大同军扎营,大同军干什么,左军就干什么,但绝对不许动手打,而是要温柔地、和蔼地接近对方,哪怕热脸贴上冷屁股也无所谓。左军挨了打却变乖了,杜文焕立即反应过来,命令大同军也笑脸相迎。两军一团和气,却把另一个人吓坏了——李自成轻取襄阳,连下枣阳、随州、宜城之后,数十万人沿汉水扫荡南下,却发现大同军和左军已在钟祥严阵以待,这两路大军他可惹不起,急忙传令全军走汉水西岸避开官军,全速赶往荆州——粮食才是义军的头等大事。

    李自成错过了最好的战机,杜文焕手里其实只有骑兵左协、步兵左协和沈廷扬的船队,其他部队还在后面,而左良玉虽然看起来人多势众,但战兵不过三万,其中的披甲精锐还不到三成,如果义军发力猛攻,杜文焕只能后撤,左良玉肯定逃之夭夭。

    两天后,李榆带领大同军主力和王忠、惠登相的两万辅兵从汉阳赶到,战力上对左军形成绝对优势,而驻扎安陆的周遇吉部、虎大威部也从左军背后扑向钟祥,一张大网正在撒下,这时左良玉的使者找上门来。

    “一斗粟,你还没死啊!”惠登相看见使者进帐就大叫起来,来人竟然是早年一起在陕北拉杆子造反的金声恒,外号“一斗粟”。

    “混天星,原来你在这里呀,我白给你烧这么多年纸了。”金声恒喜出望外,拉住惠登相又蹦又跳。

    惠登相拉着金声恒,向他介绍帐内的延绥老乡——大同军里的延绥人可真多啊,好些还是当年一起造反的兄弟,连归化伯和杜老帅也是榆林人,金声恒有些目不暇接,惠登相指着一个年轻人说:“一斗粟,还记得张妙手大哥吗?大哥打建奴死在战场上,这是他儿子,出息得很咧,中了举人,还是总统府的掌书记。”

    金声恒受过张妙手的大恩,拉住张之耀的手热泪盈眶,猛然间向李榆跪下,一边磕头一边哭喊;“多谢归化伯栽培我侄儿,我替我大哥给您磕头。”

    李榆拉起金声恒,用陕北话跟他聊起来,金声恒急忙拿出左良玉的信——左良玉回顾了他与李榆、曹文诏当年在蓟州大营的交情,希望把俘获的眷属还给他,财物就算了,他左良玉是讲交情的人,不会不还这份人情,另外还想和李榆叙叙旧,地方可由李榆定,他一定会来。

    “眷属、财物都可以奉还,另外还可以再给你们两百石米应急,我和老左十多年没见面,有时候还真想他,就在你们大营外的江边见面吧。”李榆想了想说道,

    “归化伯仗义!”金声恒感激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