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之朔风疾 > 第380节

第380节

建议银钞局增发一百万两银钞,这种事总理府以前干过多次,只要军队打胜仗,银钞的信用就会增加,使用银钞的人口也会更多,没有发生过通胀。但度支局知事李建极这回坚决不同意,周愕压抑已久的怒火爆发了,认为李建极这帮山西人在排挤他,坚决要求辞职,大伙劝不住,正好湖广也缺人,便安排他和曹变蛟同行前往汉阳。周愕脱身了,襄理政务云荣接任总理,不干也不行,其他人都不愿接这个苦差事,于是云荣也变得整天愁眉苦脸。

    刘之纶长叹一口气,抬头望着陈奇瑜低声问:“能不能再发点债票?”

    “你去大同吧,议院如果同意,我没有意见,不过我提醒你,元诚,我们是我们,大明是大明,丰州、山西和宣府六百万公民才是我们的衣食父母。”陈奇瑜一甩袖子走了。

    刘之纶捂着头想了很久,连饭也不吃又赶往大同,议事院议长小代王听他说明来意,沉默很久才说道:“刘大人,朝廷有的是钱、有的是兵,应该自己想办法,我们这么穷,凭什么管朝廷的事?”

    “可是,殿下,那是太祖皇帝的基业呀!”刘之纶有点不相信这是朱家子孙说的话,。

    “我一点也不喜欢明国,朝廷回来了又要把我关进院子,算了,明天议事院有听证会,您自己讲吧,我要走了,大同大学今晚有先生授课。”小代王很不耐烦地说。

    小代王以前在王府如同痞子,出了门如同傻子,现在居然像模像样做起官,还肯花时间去大同大学读书,看来世道真变了!刘之纶垂头丧气去了巡抚府,大同巡抚卫景瑗看了诏书破口大骂,以为这是乱命,劝刘之纶不必认真。

    “仲玉,我来找你不是商量如何勤王,你在刑部干过,曾研习历代律法,我想把审刑司交给你,”刘之纶收起诏书,淡淡一笑说道,“中原历朝皆以监察官员代行地方大权,如汉唐之刺史、宋之知州府事、我朝之巡抚、巡按,官制因此愈加复杂,吏治反而愈加腐败,民生也愈加困苦,朝廷什么都管,却什么也管不好。巡抚是都察院派出的官员,就该以监察官吏、审核狱讼为本职,何必插手地方事务,审刑司是我一手建起来的,意在求索纠举不法、安定地方的新路,仲玉须仔细打理。”

    卫景瑗如有所思地点点头,看着刘之纶说道:“元诚,你可千万别干傻事!”

    “崇祯三年,我带义兵抵御东虏,在遵化就该死,李汉民救了我,又多活了十几年,够了!”刘之纶笑着摆手答道。

    第二天的议事院听证会上,刘之纶侃侃而谈,请求议事官同意出兵,大家反应很冷淡,连晋王、沈王这些宗室也表示反对,孙奇逢干脆直说,大明不更化改制,没有人救得了——这是意料之中的事,出兵甚至不能列入议题,刘之纶也没多言,给总统府写了一份辞呈,随后赶往京师。

    皇帝得知刘之纶到了,立刻宣他入宫觐见,当着诸大臣的面夸奖刘之纶忠心体国,不过听说他没带来一兵一卒勤王,马上板起脸不开口了。

    “陛下,臣没有带来勤王兵马,但却想出消弭战乱、国泰民安的办法,”刘之纶整整衣冠,向皇帝大声启奏道,“请陛下立即派使臣与清国议和,尽快结束两国战端,然后停征辽饷、剿饷等苛捐杂税以缓解民间疾苦,并召天下名望之士共商国是,重修律法废黜弊政,从此天子与万民共治天下,大明或许有一线生机。”

    “臣弹劾刘之纶妖言惑众、危言耸听,我大明天朝正朔、万年永固,岂能用北虏的歪门邪道。”大学士蒋德璟立刻出列奏道。

    “臣弹劾刘之纶妄议款寇、里通外国,汉贼势不两立,我天朝岂能与东虏敌寇作城下之盟。”大学士陈演也叫道。

    ……

    阁臣开口表态,诸臣总算找到说话没风险的机会,立刻排着队轮番训斥刘之纶。

    刘之纶哈哈大笑说道:“陛下,臣还须禀明,大明若是实行新政就必须杀人,阁臣该杀,各部院大臣该杀,各地督抚该杀,把满朝文臣都杀光,大明才有中兴的一天。”

    诸臣群情激奋,挥起拳头请皇帝将刘之纶下狱议罪,刘之纶毫不畏惧,跪下向皇帝磕了三个头,然后起身说“不必劳烦陛下,臣该走了”,旁若无人似的向大殿外走去。

    “派人跟着他,朕要知道他怎么去死。”皇帝拍着御案怒吼。

    刘之纶出了京师一直向南驰去——清军对攻打京师不感兴趣,大部分已向南掳掠,远远能看到清军的战旗。刘之纶掏出印信交给家丁刘四,喝令他返回大同,刘四挨了两鞭子才大哭着离去。

    “五位兄弟,刘某欲以死殉国,你们都回家吧,不必一起送死。”刘之纶摸出一枝马铳,一边装填一边对身边的侍卫说道。

    “不回去,我们都是老兵,扔下大人回去太丢人,村里人会笑话的。”

    “大人,老丰州人的规矩是不离不弃,生死都要在一起,我们不怕死。”

    ……

    老兵们笑呵呵地回答,同时也摸出马铳。

    “那好,打起我们的三色黑鹰旗,一起杀过去。”刘之纶也笑了。

    六人展开战旗纵马驰骋,打完火铳后挥舞刀剑杀向清军,很快便在一片箭雨中倒下。远处的锦衣卫扭头跑回京师报信,皇帝闻讯冷笑一声,诏告诸臣——刘之纶妄言朝政本当议罪,但念其战死不予深究。

    刘四带着印信赶回大同,两府一院一法司震怒了——刘之纶与丰州人同甘共苦十余年,是公认的刘圣人,清军敢杀死这样一位可敬的老人,无疑是向大同联邦示威。总统府立刻下令骑兵前协做好出兵准备,议事院也把如何制裁清国列为首要议题,这时,清国通商大使布赛陪同清军特使内大臣遏必隆来了。

    遏必隆大叫误会,奉命大将军阿巴泰是李总统的岳父,怎么可能有意杀害女婿的师傅?他们也是后来才知道实情,现在追悔莫及,所以特地收敛了刘师傅和随从的尸首,并且愿意赔礼道歉、抚恤家眷,另外为表示诚意,还准备了十万两白银采购军需,货物、价钱都由大同说了算,棺椁、银两已经运到怀来。布赛也说刘师傅曾教过他读书,还给他取字“东宁”,老人突然离世,他心里也很难过。

    大同一拳砸空,云荣正色谴责遏必隆、布赛一番草草收场,马上派人去接棺椁——刘之纶的丧事办得很隆重,大同、归化两地同时举行公祭,议事院追授他一等巴克什世勋,总统府同意给予他阵亡将士的待遇——安葬在蛮汉山公墓,名字刻于石碑之上。

    十万两银子不要白不要,军械司知事刘计平盯上这笔钱,提出卖给清军棉衣、鞋袜,顺便解决自己军队的冬装,时间紧、任务重,大同的百姓被动员起来挣工钱,做好的冬装大部分送往南方,阿巴泰只分到八千多套,却一再赞叹价格低、做工好、交货及时,索性把军需生意都交给大同。

    清军现在有的是钱,军械司以前没钱干或者没把握干的事找到冤大头,野战糗粮、野战炊具、野战止血包……一一问世,清军抢来的白银滚滚流向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