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被判了几年。至于追不回来的钱,被挪用的钱,由保监会保险保障基金弥补。保监会成了乾坤的股东之一。
同时,乾坤的这个案例也成为著名的公司内部人控制经典案例。
杂志上把来龙去脉讲了很多,表面看是一回事儿,背后的故事其实另有主角。
黑龙集团的董事长才是倒方的主力,没有他在高层奔走运作,就乾坤总裁的能量,举报信都拿不到高层领导的桌面。
这是当初方法意欲脱离黑龙集团控制的代价之一。
谁都想当老大,但老大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老大越大,利润当然越大,风险却也越大。
看不到这一点,只想做老大的人,是很容易栽跟头的。
对照来看四海人寿,高层一直很稳定。董事长和总裁彼此配合默契,至少从媒体上和公司内部看不到听不到他们不和的言论。整个班子也处于长期稳定的局面。
原因在什么呢?
只是因为股权结构与自身定位的不同而已。
四海是董事长亲自创立,并且本身持有不少的股份,天然的话语权第一。
总裁是他礼聘来的职业经理人。
彼此定位很清晰,各有权力边界与身份意识。
当然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力结构更稳定,也是为了照顾家乡的子弟。四海的董事长启用了大批家乡的干部,形成了四海的特色。就像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一样,四海的干部队伍就是董事长的嫡系。
总裁也非常明白,自我勤奋努力,同时守拙低调。不出风头,不宣传自己,到处以董事长的要求来要求自己。
这就和乾坤的成长模型不一样。
乾坤是总裁带着一帮人创立的,却被资本方派来的董事长驾驭,自然不甘于久居人下。
矛盾可以说是天然的。
更不用说这个董事长还是一个权谋高手,逐步把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上。而且逐步开始布局,做的事情也是非常大胆。
比如那个乾坤大厦的事情。
居然不是乾坤公司修建的,是方法的哥哥方针担任法人的一家开发商建的。
而这家开发商本身就没有什么钱,建筑的本钱就来自于方法挪用的保费!
修好后,再以高价卖给乾坤,一进一出几个亿的差价就出去了。
这让辛辛苦苦打拼的一群高管如何看得下去?
更厉害的是方法长袖善舞,运作了几家股东代持公司的股份,实际上这部分股份却另有东家。
整个公司的家,方法都当了。
原来这批老臣子还有点话语权,现在什么事情都受方法管辖,他们又如何忍得下去?
方法刚开始的来的时候还是很客气,当时大家相处也愉快。接下来的一系列动作,就让总裁为首的创业元老们大权旁落。
不愧是政府部门出来的干部,有步骤,有计划,有手腕,有措施。
关键是还有理论高度,还能搭上更高层的人脉关系,你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