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建文天下 > 第二十七章 铁路规划

第二十七章 铁路规划

征讨帖木儿汗国,同样的征讨令也发给了东察合台汗国。

    而帖木儿汗国也正在发生一些变化,皮尔汗虽然打败了自己的弟弟哈里勒,却对远在赫拉特的叔叔沙哈鲁无计可施,偌大的帖木儿汗国正面临着分裂的风险。

    为此,皮尔不惜派人向明朝称臣,希望获得明国的支持,但明国的态度很暧昧,没有明确的态度。

    建文九年三月,平安离开西北,调任河北。

    四月,东察合台汗国首先动手,打着恢复故都撒马尔干的旗号,与帖木儿汗国开战;五月底,瓦剌骑兵绕过天山,从北面对帖木儿汗国发动进攻。

    面对严峻的局面,皮尔接受臣下的建议,与沙哈鲁言和,将防备沙哈鲁的兵力调回,与东察合台汗国和瓦剌军队展开了激战,战况一时陷入了胶着之中。

    而东部的地保奴,则是另外一种景象。

    瓦剌西撤后,地保奴刚开始的时候倒是励精图治,战战兢兢。一方面他派使者前往明朝,要求互市,同时约束蒙古骑兵不许靠近明国边关;另一方面,则派人打探瓦剌的动向,唯恐瓦剌卷土重来。

    为了征伐倭国,朱允炆同意了其互市的要求,同时尝试册封他为“顺义王”,地保奴倒是想接受,但大部分蒙古部落却坚决反对,只能不了了之。

    乌格齐辞世的消息传到东部蒙古时,地保奴兴奋万分,不顾臣属的反对,下令大庆三天。

    之后不久,地保奴收到了萨木尔的信件,信上说额色库得到了明廷的册封,想要东征蒙古,为朝廷献捷。

    面对额色库的威胁,地保奴和属臣们面面相觑,无计可施。

    最后,地保奴接受了朱允炆的册封,接受了“顺义王”的封号,但同时,却引起了东蒙古部落的离心。某些部落西进,寻求瓦剌的保护;某些部落北上,寻找新的草场;同时还有一些部落南下,接受明朝的管辖。

    鉴于这种情况,朱允炆将平安调到河北,主持设置热河都司事宜,当然平安离开西北,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让东察合台汗国、瓦剌能够放心进攻帖木儿汗国。

    想要建设东北,铁路是必不可少的。

    大连到沈阳,以及浦口到开封的铁路通车运营不到两个月,所有人都意识到铁路的优势,物资调拨的速度和效率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各地纷纷要求修建铁路,其中以江南和东北的官员最为踊跃。

    为此,朱允炆从善如流,设立了铁道部,第一任尚书为原工部尚书严震直。

    根据东北各级官员的建议以及实地勘测,建文九年六月十五日,严震直拿出了东北铁路的规划图。

    根据他的规划,大连到沈阳的铁路修通后,将继续向北延伸,经四平、长春,抵达长春后,分为三线,一线向西北,经松原,抵达白城,从白城可以对漠北蒙古发起进攻;一线向东北,抵达黑龙江布政使司治所哈尔滨;一线向正东,到达海边,那个地方生产海参,当地人称之为“海参崴”。

    当听到严震直提到海参崴时,朱允炆差点跳起来,这是后世华夏人、东北人永远的梦啊,东北辽阔无边、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却没有真正的出海口,只有位于辽东半岛的大连勉强可以算一个,但却被朝鲜半岛、倭国列岛层层阻隔,无法面向大洋。

    朱允炆的异样没有人注意到,诸位文臣武将都沉浸在兴奋之中。在文臣眼里,有了这些铁路,三个布政使司才会真正建立起来,大明才能够牢牢控制住这些领土;在武将眼里,这些铁路都是一条条运兵路线,可以有效的控制地方叛乱

    兴奋之余,户部尚书郁新提出一个疑问,那就是沈大铁路向北延伸,那么浦口到开封的铁路为什么不向北延伸呢?

    是啊?为什么呢?

    面对众人的质疑,严震直有些沮丧,他说出了一个众人没有想到的问题,那就是——目前无法在黄河上架设可供铁路通过的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