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克查赫这个小镇外中心方圆大约十多公里的地区内,中国陆军第三师之乙战斗群和奥地利国防军第六师同美国陆军之第九师发生了激烈的战斗,不过最为主要的战斗还是集中在小镇核心地区里,那里交战的部队主要是中国陆军之第332步兵营、第13坦克营,以及负责对他们提供支援的第32炮兵营、第878自行火箭炮连。
而和他们进行交战的则是美国陆军第九师的第47步兵团、同时还有临时加强给第九师的第751坦克营,而提供炮火支援的则是第60野战炮兵营。
单单从表面上看上去,彷佛双方都已经出动了好几大千人,彷佛是上万人的大会战一样,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克查赫那边的战斗实际上规模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绝大部分战斗都是发生在步兵连于步兵连之间,坦克连和坦克连之间,也就是说战场上主要是以一百几十人之间的步兵战斗和几辆坦克几辆坦克之间的对决为主,这些小规模战斗连接起来,就是形成了双方的全线战斗。
而仔细计算双方此时参战的一线战斗人员,实际上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第332步兵营虽然号称千人规模,但是真正的战斗步兵不足五百人,而真正在前半个小时内投入作战的战斗步兵在一般左右,也就是三百人左右,剩下的一部分是预备队人员以各车辆的驾驶员、重武器艹作员,后勤运输人员、维修技术人员等。由于实际参战的战斗步兵不多,但是双方投入的坦克以及其他装甲车辆都比较多,赵临东可是把一整个坦克营将近七十辆坦克都投入了进去,而美国人那边也是除了一开始的一个坦克连外,又是增援了三个坦克连,这加起来就是一整个第751坦克营了。
这样也就造成了,在克查赫这个小镇核心地区,双方的战斗主要是以坦克之间的交锋为主,步兵则是成为了次要的掩护兵力。如此情况导致了在这片方圆不足三公里的区域里,竟然是集中了双方超过两百多辆的各类坦克、突击炮等全履带式装甲车辆。
这样的密度可以说在整个二战当中都是很少见,虽然苏德在东线交战的时候,发生过超大规模的坦克交战,但那种交战的范围非常大,可是很少出现说在一个小地方里就汇集双方数百辆坦克交战的事情。
之所以出现今天这种情况,还是和中美两国陆军的机械化程度太高以及两国都拥有大量坦克有关,现在中美两国现存的坦克可都是七八万辆以上,这坦克多都不知道该怎么安排了。
二战期间,各国都是全力生产各种军工产品,哪怕是没有参加大规模战争的中国也是如此。其他军事物资先不说了,只说坦克、自行火炮、突击炮等全履带式的装甲车辆,美国和苏俄从战争爆发到现在,生产的数量可是达到十几万辆,不过他们由于连年的战争损失的也多,不过尽管损失的不少,但是他们现存的坦克依旧非常多,美国人可是还保有好几万辆的坦克、自信火炮、突击炮呢,苏军的要一些,但是也有好好万辆呢。
然而二战当中的中国和英美德苏各国都不同,中国虽然连接对外进行了数场战争,包括1940年东南亚战争,1941年中俄战争,1944年中曰战争以及到年初的欧洲战争。但是这些战争给中国所带来的战斗损失却是相当少的,也许几百辆、几千辆装甲车辆的损失在平时看起来很多,但是和苏军超过十万辆的装甲车辆损失以及美国六七万辆的装甲车辆损失比起来,中国陆军在以上多场战争中的装甲车辆损失不超过一万辆。
而正式因为战斗损失较小,也就导致了中国陆军内大量旧式装备没有被消耗掉,但同时由于技术的进步,迫使中国陆军不得不大规模服役更加先进的装备,如此也就导致了大量旧式装备被迫封存、或者退出一线部队装备二线部队。其中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t9\12系列坦克以及t8轻型坦克和t10南方坦克了。这些坦克在二战前还算不错,二战前期也勉强算得上主力,但是在二战后期的今天已经落伍过时,t9\12系列由于保有数量巨大还被迫继续装备二线部队继续使用,但是那些t8以及t10坦克则是已经完全退役,直接被封存了。
所以尽管中国在二战期间的各种军事物资总产量不如美国,但是在1945年的今天,中国现存保有的各种军事装备数量却绝对是世界第一。
毕竟大家都是大量生产,别人是一边消耗一边生产,你却只生产不消耗,多出来的这些就是非常明显的差距了。
要不然中国陆军怎么会敢自称世界第一呢,不就是因为中国陆军保有世界上最多的装甲车辆吗,现在中国陆军当中,各种装甲车辆保有量超过十万辆,比美国陆军都多,尽管其中半数以上都是二战前期以及战前生产的,但是讲起这总数是最多还是错不了。
这里头看各国的主力坦克产量和现存的保有量就知道了,中国t15以及t18坦克的总产量达到了一万三千辆左右,经过多次对外战争的损失后现存大约在一万辆左右。至于t9\12系列坦克更多一些,这一个系列的坦克包括各种改型达到了两万多辆,不过这一个系列的坦克被用于对外军事援助、同时也利用底盘大量改装特种坦克以及自行火炮,突击炮等,所以t9\12系列坦克现存不多,也就五千多辆而已,不过t9\12坦克底盘改装的各种突击炮、自行火炮却是高达一万多辆,基本上t9\12系列的底盘构成了中国陆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