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海上长城 > 494 唐军威武

494 唐军威武

力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的。官兵们所承受的心理压力都极大。长年累月下来。官兵们内分泌失调,精神出现不正常,那是家常便饭。

    要论德国的三军兵种,海军的战斗意志最为薄弱。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德国海军最先以起义的名义退出战争的。从而造成了德国的迅速溃败。其实在二战中,德国海军的表现也称不上勇敢,从当年乌拉圭拉普拉塔河口德军自沉袖珍战列舰就能看出来。宁可自沉却不敢和英国海军拼死一战,何等的怯懦。唯一表现的可圈可点的,就是其潜艇部队。但是在这样的惨重损失之下,再加上,稍有眼光就能看出德国已经是江河日下,败亡指日可待。德国潜艇部队的军心已经开始崩溃。

    于是开小差的德军潜艇就渐渐的多了起来。到四五年的四月,海唐总计收留德军潜艇数量达到十艘。这些德军潜艇官兵的投降。不仅仅带来了潜艇,随潜艇而来的还有许多不干净的纳粹高官,他们带来了大量的财富。黄金珠宝艺术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对于这些东西,海唐照样没有起外心吞没,而是仿照瑞士银行的制度,另建一座商业银行,把德军带来的财富严密保管起来。

    李广相信,只要做的好,海唐银行业的信誉一旦在全世界范围确立,未来将会给海唐带来更多的收益。

    至于德军潜艇的投降,英国也是有所耳闻的,傻子都知道其中的利益所在。但是到嘴的肥肉,海唐是肯定不会出让的,英国想伸手也是白搭。

    此时,李广有一个疑问:老朋友德军潜艇部队的毕克碧上校和指挥改装航母作战的克劳德中将(战争中升官就是快啊)会怎么办?这两位可真的不像希特勒的死忠,至今没有什么消息,未来会给李广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

    陆军方面的变化是最大的。

    海唐经过数年不懈努力,二十二个团的陆军正规部队编制战斗力大成。这是一支以李广建军的思想建设的现代化军队,装备方面毫不谦虚的说是超过了美军。所谓装备不仅仅体现在作战武器方面,更是体现在辅助装备方面。有一个数据明显是远超世界各国部队的配置--电话,电报,无线电的配置比例达到了平均七人一部,而陆军小型雷达的配备,更是让海唐军稍有信息化作战的雏形。

    至于训练方面海唐军更是远超全世界各国的军队,海唐军陆军有八成的官兵有三年以上军事训练。有实战经验的官兵占到了部队的九成五以上。这个数据在战争中,是无论哪个国家的部队都难以达到的。

    而作战意志,就更加令美军望尘莫及了。当初李广在石像岛,找不到合适的思想核心,于是就找了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做教材,说白了整个就是一个大杂烩。

    看似大杂烩,但是大杂烩就没有核心?

    那就是民族主义,大汉主义,大唐主义。

    经过数年补充完善,后来又有了相对完善的《宣传大纲》,逐步演变而来,就成为当下的一套激发民族自豪感,注重进取精神的海唐军精神内核。

    对于这支陆军,李广倾注的精力绝对不比海军空军少。海军空军虽然对兵员的素质要求高,但是海唐招收的青年素质也相对高。而陆军的兵员大多是大字不识对工业几乎没有见识的农民,能把当初一群看见汽车就吓的魂飞魄散的农民,训练成掌握现代化装备的铁血军人,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

    拿民族主义来熏陶军队,李广虽知其狭隘之处,但是全军上下那种舍我其谁。弥漫着昂扬斗志的气氛却是每个将领都乐见的。

    宣传的力量,或者说洗脑的力量是巨大的,李广拿民族主义来熏陶官兵。而他自己也在熏陶别人的同时被别人熏陶。这是李广自己为自己的某些行为找的借口--他处理政务时,感觉疲累,处理军务时精神焕发,上战场更是双目精光四射。日常生活中,李广自认是个非常平和的人,经过数年的战争生涯,竟然变得非常好战。战争在改变着每一个人。李广这个流水线生产出来的现代物质青年,此时已经从内到外都适应了战争。

    陆军的最大变化来自于正规军之外,海唐组织了共计一百个团的府兵。合计四十万兵力。其中五十个团的训练和人员素质虽然远不如正规军,但是却可以作为正规军的补充,执行某些防御驻守或者承建工事的任务。

    而另外五十个团,仅仅是四五年年初才开始筹建。武器甚至都没有配备。可以预料。即便是到了“历史上的八月”--日本投降,也难以上战场。

    那么既然如此,李广为何还要组织这么一支部队呢?事实上,这五十个团的兵力,在海唐的计划中,根本就不是执行作战任务的。他们的训练,更加类似于技术学校,除了少量的军事训练纪律约束。更多的是在学习工业技术。

    稍加留心,就能发现。这五十个团的官兵,学习的内容甚至是连工业技术也称不上。他们学习的内容其实主要在于工具的熟练,认识各种设备。要说其最主要的专业--乃是拆装设备。后来对于这支部队,曾经有过一个诨号--号称“净国神兵”。

    由于这五十个团虽不属于作战部队,但是却有军方属性,归李广直属。故此,李广的办公室中,一大帮秘书们派上了大用场,成为这五十个团官兵的技术教官。当然了,仅仅凭这些人肯定是不够用的,李广给了他们相当的权限,可以自我掌握招聘专业人士。根据对日本和德国战俘的审讯,根据许多战前曾经到过日本和德国的人员对日本的认识,这五十个团划分成不同的“专业”。

    李广可是早就下定决心,要大肆搜刮日本的。因此在这只队伍中,可不仅仅是学习工业技术的部队,有专业搜刮人才的,有专业搜刮技术的。甚至连古董字画,文化艺术的专业人才都不在少数。虽说这些专业人士不可能把大字不识的官兵们培训成专业人士,但是至少不会把古画当成赝品烧掉,当然赝品也不会烧的。

    这五十个团作何用途,多明显哈,专业的搜刮队伍。

    搜刮对象?那还用问?

    除了日本,还有德国。

    光想想,就实在是令人太快意了。这种诱惑太强烈,几乎不用宣传,不少青年学生都报名参加这只大军,更是有国内招来许多古董商,文人,学者加盟。至于海唐的商人们更是盼望这这一刻,早早的就开始打探日本的某些产业所在。

    空军在四五年,变化不大。倒不是海唐招不来合适的飞行员,而是海唐本来有文化的年轻人就不多,如火如荼的建设更加需要有知识的青年。战略空军加上海军航空兵陆军航空兵,战机数目仍然保持在六百多架,飞行员保持在一千人左右。

    但是,空军与其他军种不同的是,已经有一部奔赴英国,登上了欧战的舞台。这一次,空军的出击是海唐和比利时之间的合作。

    由于欧洲战场的残酷,比利时军队也早早的被推上了战场。

    比利时方面由于飞行员极少,主要是陆军。而战场上没有自己的飞行员保证制空权,陆军不经意中就会吃暗亏。

    要知道,战场上,如果同时出现危机,英军肯定是要照顾自己的陆军,美军也会优先照顾自己的士兵。即便是合作再紧密,再亲密,再盟友,这种事情也会发生,而且已经发生不止一次了。

    小国有小国的生存技巧,比利时本身在二战算是受害者,但是主流却是投降的,其国王就投降了。因此,战后分赃被排除圈子,甚至被牺牲部分利益都不是不可能的。故此,比利时流亡政府不得不早早的把自己那点可怜的军队派上战场,同时也在努力的找盟友,找到海唐门上顺理成章。

    鉴于海唐和比利时之间的关系一贯不错,以这种方式参加欧战,符合李广当初的设想--象征性的参与欧洲战场。这种情况下,双方达成不少协议,比如战后的“分赃”两国同意互相协助,战后的通商互惠也是情理之中。

    而隐藏在这一协作之后的,乃是李广和袁总理更长远的目光,两人都没有忘记,海唐的根本--大唐岛是从法国手中夺取的,是有战争导火索的。当下欧洲战场主要是在法国境内,那么趁机削弱法国,让法国战后恢复的慢一点,就成为海唐空军参战的目的之一,而且是很重要的之一。

    由于参战的目的比较复杂,更是涉及到诸多外交事项。要兼顾这些,无论是战略空军还是陆军航空兵亦或是海军航空兵的几个将领都不很适合。

    从锡兰战役中受伤,再也无法驾驶战机的袁寅(袁家老三)就成为最合适的人选。海唐军总参谋部空军参谋长袁寅上校,临时提升军衔。以准将(海唐新增加的军衔,后文会介绍)军衔,担任海唐军欧战空军指挥官。原因是,战时比利时军衔实在有点胡闹,为了提升军心,一个步兵营长就可以挂上校军衔,甚至是准将军衔。为了便于外交,故此提升袁寅为准将,自此袁寅成为海唐军第一个准将。

    老袁家真是出人才,袁寅出马,效果当然是斐然的,此处仅仅举例说明一下:三月份,巴黎的卢浮宫成为废墟。四月份,巴黎铁塔成为废铁。至于被烧毁的村镇,城市,海唐从未承认乃是有目的的。

    除了海陆空三军的这些变化,海唐军还有一个最新变化--以自由龙号直升机航母为核心的机动纵队正在筹建。要知道,海唐军战斗指挥序列中,纵队和特混舰队是同一级别--师级。迄今为止,海唐军只有三个陆军纵队和两个海军舰队一个战略空军是师级。

    而且,这个纵队可是有海军成分,也有陆军成分和空军成分。海陆空三军的军官们是都有机会争夺这个纵队司令的资格的,故此海唐军不少军官都在眼巴巴的瞅着这个位置。

    按照李广一贯作风,要想升官,拿战功来。故此几个有资格的上校,中校军官们都变得异常好战,动力非常。(未完待续。。)

    ps:  原因多多,每周一更,很抱歉、。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