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辽国兵力最巅峰时不是现在,而是在陛下两次北伐之时。表面上看两次北伐是指挥失误,实际不然,它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辽景宗一朝时辽国用兵很少,只有小规模的战争,既磨练了兵士,将士也得到很好的休息。但我朝刚刚用兵江南,再度用兵河东。若是当时先帝听从臣之进劝,休息几年再战,也许就会是另一个结局。因此两次北伐因士兵久战厌战而失利。”
“但是辽国那边同样如此,辽国在好战的萧燕燕带领下,与我朝多次交战,同时又征高丽,女真、鞑靼与乌古敌烈,士兵也渐渐厌战了,这才是深层原因,然后加上李继隆的指挥能力,故两次击败辽国第一名将耶律休哥。从岐沟关之战中,辽国就开始走下坡路了。虽然瀛州一战与望都一战,他们算是小捷,可那不是代表着两国将士真正的实力,完全是傅潜、周莹懦弱导致的结果。”
宋九说道。
不仅如此,就是史上宋朝那么大危机,澶渊之战中还略占上风,因此杨六郎与寇准等人要求决一死战。不过那时候形势似乎更危险,王超死死地将十几万河北军队聚集在遥远的定州,闭门不出。西北又有一个强敌。
这才导致赵恒不得不城下议盟。
实际那时将曹玮或者李继隆调到定州担任主将,恐怕形势又是另一个方向。
但真相是,辽军虽南下攻破了数个城池,真正交战时。却是从前线一直到澶州城下,屡屡失利。
随后辽国又被李元昊打得狼狈鼠窜。
然而这个道理。居然没有人察觉。
因为城下结盟,宋人耻辱。只好遮掩,夸大了辽国的战斗力。假话说了一百遍后,就成了真话。
明明被西夏得打差一点全军覆没,而西夏与宋朝交战,互有胜负,但宋军就渐渐害怕辽军了。甚至一直到宋徽宗时,因为这种心理,再加上耶律大石的指挥能力,两败童贯。
甚至苏东坡等人的记载中。辽使来京城,纵横直撞,在御街上如若无人之地,但没有一个人敢反击,反而躲在一旁憟憟发抖,士大夫们面如土色。
甚至后人忽视宋朝的数次大捷,满城大捷,雁门大捷,土蹬寨大捷。唐河大捷,徐河大捷,子汊河大捷,雄州大捷。莫州大捷,威虏军大捷……
甚至导致许多士大夫们根本不想战争,害怕战争。
宋九继续说道:“因此不用害怕战争。然而战争连连,必伤害百姓。伤害国家财政,也使士兵厌战。然而承平久了。又会产生很多弊病。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安史之乱前后的唐朝关洛百姓。唐明皇初期战争也不少,但府兵制败败了,于是设节度使,用边军用胡兵。当时唐朝兵制主要分为三块,一是河北安禄山手下的军队,二是青海西域的军队,三是关中的御林军。”
“御林军久不战,开始堕落乏战,因此平南诏时导致惨败。那支御林军成了花架子,已不可用了。加上唐明皇不理朝政,安禄山这才大胆起兵谋反。唐明皇虽将哥舒翰与高仙芝、封常清调了回来,却因为时间紧急或者因为忌讳等原因,没有调回多少青海西域军队。三员虎将不得不用关中的御林军,或者从洛阳征百姓为兵。怎能不败。后来整个北方烽烟四起,百姓不再害怕战争了,于是郭子仪渐渐打败叛军。若是将三将与郭子仪来一个互换,郭子仪在洛阳与潼关未必能胜利,三将在乱后未必会惨败。正是一个久不习战畏惧战争,与适应战争的区别。”
这种说法未必让大家信服,但也不能说它一点道理都没有。
“还有一个特例,如唐初,唐初将士战火不休,然为何无厌战情绪,因为隋唐替更,全国大乱,山河破碎,家园焚毁,人心乱极思安,为了重建家园,战争也得到将士与百姓支持,由是百战而不厌战。不过国家承平久了,性质又不同了,比如唐太宗征高丽。辽国也是如此,他们立国时间更长,百姓承平,甚至也不渴望打草谷带来的一点财富,因此战久便会厌战。”
“所以老子说盛极而衰,衰极复盛,孙子说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必须要休息千日才能一战,但休息千日正是为战而休息的,故夫子又说中庸,不是教导大家不要去学木秀于林而风必催之,而是学会有智慧有德化地去持中之道,若是大家一起装平庸,不敢担当,不敢出人头地,陛下还有人才可用么?国家那还了得?最少陛下没有言臣了。”
“因此不必为不战而不战,将士缺少实战磨练,一旦到了大战来临之时,即便国家养了百万禁兵,与征来的百姓役兵又有何区别?那国家花那么钱帛养那么多将士又何必?不如不养,施惠于民。相信国家取消了豢养禁兵的费用,马上就可以取消所有两税了。但不能为战而战,那么会增加百姓负担,将士也会厌战。”
“燕云能收回来了,说不定马上可以收复辽东,让大漠各部诚服羁縻之。但未来还会发生战事。先帝曾有一个梦想,光复汉唐盛威。那么最少玉门关以东要收回来,包括肃甘凉兰河西走廊四州,以及青海河湟地区,以及南方交趾、大理。说不定北方会陆续出现叛乱。因此不会缺少战事。然而陛下需有持中之道,在朝延财政准挟下,在百姓没有太多负担之下,先用良将,适度地发起一些战事,对国家有益而无害也。”
“但是南方一定要注意,南方天气sh热,北方军旅多不适应。因此以臣之见,未来若是陛下有意南方,多用川兵与广兵。以及川马,然后再选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