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任务系统 > 第四十九章 白马义从

第四十九章 白马义从

    这一日,韩馥等人习惯性地来到寨门前数十步的地方,等待幽州军的搦战。

    潘凤百无聊赖地伸了个懒腰,道:“今日幽州军怎的还没来?”

    连日以来,潘凤虽然仍对不能出战而有些耿耿于怀,手脚发痒,但他也没了一开始的抵触情绪。

    因为他发现,看幽州军想尽办法来引诱他们出战,最终却发现什么办法都不好使的过程,其实还是挺有意思的。

    用韩变的话说,就是“就喜欢他们这种看不惯我却又干不掉我的样子”。

    如今,要是哪天幽州军没有来或是来晚了,潘凤甚至会觉得浑身不自在。

    潘凤正想再吐槽两句,突然听到张郃凝重的声音:“别说话了,仔细听!”

    安静下来,众人凝神静听。

    远处传来了一阵阵响声。

    这声音是……

    马蹄声!

    远远的,他们已经能够看到一些影子。

    潘凤大喜:“幽州军终于来了!”

    若是不知道的人见了,还要当是潘凤见到了援军,这才高兴成这个样子。

    突然,潘凤注意到,韩变还有张郃的神色,有些凝重。

    “你们怎么了,不就是幽州军来搦战吗?怎么一个个都像看见了什么一样……”潘凤不由得咕哝道。

    韩变仔细地看了一会儿,用手指向了越来越近,距离营寨不过七八百步,几乎可以看到前排神色的那支骑兵,道:“文杰,你仔细看看,这支骑兵和前些日子的相比,有什么不同?”

    潘凤盯了一会儿,挠着后脑勺说道:“都是两条腿的骑在四条腿身上,没什么不同啊。”

    “你在看看战马的颜色。”韩变眉头拧了拧,又说道。

    潘凤望了一眼,满不在乎地说道:“不就是白色吗?这倒有些难得,但这有什么奇……白马义从!他们是白马义从!”

    潘凤突然惊叫起来。

    韩变点点头,潘凤的脑子倒是没有到完全无可救药的地步。

    对面起码有数千人,均是骑乘白马,远远望过去,便仿佛一道白色的巨浪一般。

    一匹两匹白马不足为奇,可是一支规模为数千人的骑兵,人人都骑白马,那便只有一个解释了。

    这支军队便是公孙瓒麾下,赫赫有名的精锐骑兵,白马义从。

    远看过去,一片纯白非常显眼,也非常骚包,可是,没有人敢小瞧这支白马义从。

    据说,公孙瓒本人喜欢骑乘白马,往往骑着白马与胡人作战,久而久之,他便有了一个“白马将军”的称号。

    在公孙瓒与胡人交战的过程中,他身边聚拢了一批善射之士,公孙瓒便让他们统一骑乘白马,这便是“白马义从”的雏形。

    之后,公孙瓒感受到与胡人交战之时,一支精锐骑兵的重要性。

    因此,他便以之前的那些善射之士为核心,组建起了一支轻骑兵队伍,这些骑兵人人骑乘白马,来去如风,这便是如今的“白马义从”。

    白马义从不仅是公孙瓒身边最为精锐的部队,同时,还是对公孙瓒最为忠心的部队,可谓是公孙瓒的底牌。

    之前的数次战斗中,韩变从未见过白马义从出场。

    韩变之前还以为,公孙瓒此次征战,并未带上这支精锐。

    没想到居然在今日遇见他们。

    看着奔来的白马义从,韩变的心里不由得犯起了嘀咕。

    俗话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像白马义从这样的精锐部队,好钢中的好钢,自然不会是随便就出动的。

    如今公孙瓒到底是发了哪门子的疯,把他的宝贝疙瘩给派了出来?

    尤其是,看这支部队的规模,恐怕白马义从的家底,全都在这里了。

    要是一个不小心,这支部队全部折在这里,公孙瓒肯定会元气大伤,气得吐血吧。

    韩变开始揣测白马义从的来意。

    想要攻破冀州军的营寨,一举取得胜利?

    这个念头刚刚在韩变脑中升起,便被他否定了。

    派骑兵来攻坚,本来就是暴殄天物,派白马义从这样的精锐来攻坚,那简直就和用纯金打造箭支一样的浪费。

    再说了,就白马义从这几千人的规模,要攻破有数万人把守的营寨,那简直是痴人说梦。

    白马义从是精锐,但不是超人。

    那么,白马义从到底所为何来?

    韩变皱着眉望着越来越近的白马。

    四百步,三百步,白马义从的前排,距离冀州军的营寨,越来越近。

    突然,韩变看见,打头的骑士,把手伸向了背后,拿出了一件什么东西。

    韩变心中陡然升起一丝不妙的感觉。

    当他看见骑士拿出的是什么东西之后,韩变便知道,他的预感没有错误了。

    那赫然是一张弓,一张弯弓。

    “快趴下!”

    来不及说明情况了,韩变急忙大喊道,同时,身子向前一跃,一手一个,将韩馥与沮授扑倒在地。

    这两人是武艺最低,自保能力最差之人,也是和韩变最为亲近的二人。

    其他人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韩变的喊声,无疑惊动了许多人,可是,绝大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