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中带着这样的弟子学习,效果应该比国子监还要强一些。
最后周重将穆拉德的住处安排在焦府的旁边,也方便他们师徒二人的走动,另外焦黄中立下如此大功,周重终于有了提拔他的理由,所以在经过内阁商议之后,暂时将焦黄中提拔为礼部侍郎,虽然礼部的职位比较清闲,但是焦黄中这个侍郎却是主管外交,这几年随着大明的扩张,与外界的交流也多了起来,外交则是礼部的职能之一,所以焦黄中这个职位也是十分的重要,地位和后世的外交部长差不多。
奥斯曼帝国的使团人数不多,毕竟赛利姆也没想到会在大马士革遇到大明的使团,所以匆忙之间只派了几个人,另外还有一些护卫,不过礼物却带的十分丰厚,比如大马士革的刀具,一下子就送出来一百把,这在大明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支奥斯曼使团在北京并没有呆太久,一来正德并不在这里,他们也不可能赶到辽东去见正德,二来周重也可以代替正德在条约上盖上玉玺,如此一来,这则条约算是正式生效了,而且那些大明的技术官员也准备好了,随时都可以出发。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奥斯曼的使团在北京呆了大约半个月,然后就与邹同带领的技术官员一同上路,赶到天津港再次乘船离开了大明。虽然奥斯曼帝国的使团在大明呆的时间不长,但他们总算对大明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在奥斯曼帝国的使者看来,大明的确不愧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不但国土辽阔无比,从南到北竟然要乘船走上近一个月,而且各个港口也都是十分的兴盛,工商业也是极度发达,这些比他们奥斯曼帝国还要强,而当他们见到大明的京城时,也同样这座庞大的城市感到惊叹,哪怕是他们伊斯坦布尔,恐怕也无法与这座城市相比。
当然这些都是大明的经济实力,至于军事方面,暂时还无法从表面上看出来,不过他们也知道,大明正在与蒙古人后裔的鞑靼人交战,而且大明的皇帝陛下亲自带兵,并且接连打败了蒙古人,由此可知,大明的军事方面肯定也不会比他们弱,毕竟大明也有一个重视军事的皇帝。
相比奥斯曼使节只从经济与军事两方面观察大明,穆拉德这个年仅十岁的孩子,并且还要在大明常住的人对大明观察的也更为全面,甚至从进入大明本土的那一刻起,穆拉德就对大明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这里的一切都与他生长的奥斯曼帝国截然不同,特别是在宗教方面,更是十分的自由,再加上美味的食物和精美的衣服,这些都让小小年纪的穆拉德都为之着迷。
穆拉德进入京城后,就拥有了自己的府邸,在家里时他就是主人,任何人都无权再管束他,特别是那些从奥斯曼随他一起来的仆人,也不会再像以前那样禁止他做一事情,这让穆拉德感受到一种自由的气息。
不过穆拉德并没有在这种自由中迷失自我,以前受到的严酷教育让他不愿意在这种舒适生活中消耗时间,所以他每天都会向焦黄中学习,虽然焦黄中现在政务繁忙,但是穆拉德的基础已经打下来了,也认识了大量的汉字,每天只要给他布置一些任务,穆拉德就可以自己完成,只遇到不懂的地方时,才会等到焦黄中回来后向他请教。
焦黄中也对穆拉德这个弟子十分上心,这并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身份,更多的则是因为这个孩子又聪慧又努力,这样的弟子对于每个老师来说,都是十分难得的,所以焦黄中也是尽力的教导,而且他也知道穆拉德从小没有人关爱,所以他在充当老师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关心穆拉德的生活,别人都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而焦黄中对穆拉德来说则又是老师又是父亲。
时间过的很快,穆拉德在大明呆了半年之后,他对大明已经十分的熟悉,不但汉语说的极好,而且还熟读不少儒家经典,在同龄的读书人中已经算是不错了,这让焦黄中不仅十分的欣喜,甚至他已经准备让自己这个弟子在长大后参加科举,说不定能成为大明的第一个奥斯曼进士,不过也就在这时,穆拉德忽然做出一个让焦黄中意想不到的决定。(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qidian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