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清弊主 > 后记(八)

后记(八)

    正人人心里都清楚,胤祥这是在力挺贞武,不过他的这番话却是不无道理,贞武的这一系列举措确实极大的争取了民心,大清的农民如今虽然还在为温饱而奋斗,但如今人人都有了富足的可能和希望,有希望就有盼头,有盼头,谁会去造反?

    张鹏翮久历地方,看的更透彻,这些措施表面是对农民有益,实则无形中却是极大的遏制了士绅的势力,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海外大规模移民等举措遏制了土地兼并,降低了地价,低息放贷,赈灾无息放贷,则严重的打击了高利贷,废除火耗,推广高产抗旱作物,允许自由流动,则在无形中削弱了农民对士绅的依附。

    完全可以预见,随后的十数年内,缙绅就将逐步衰落,届时,大清才真正称得上是稳如磐石,至于外忧,他根本就不曾考虑,这主子雄心勃勃,大清如今不可能有外忧,相反,如今的大清才是整个世界的忧患。

    见没人吭声,他忙躬身道:‘微臣附议,大清如今物埠民丰,士农工商各安其职,实无内患之忧,太上皇在位五十余年,皆是以宽为政,皇上继续施行宽政,实是大清百官之福,亿兆子民之福,言论自由,学术自由,习俗自由,大清必将迎来亘古未有之盛世。”

    一听张鹏翮点出了以宽为政,一众人不由暗自汗颜,咱的就没往这上面想?当下忙纷纷附议。

    待的众人停歇下来,马齐才谨慎的道:“皇上,这些年随着上海、天津、噶罗巴、广州等地的日趋繁华,每年皆是无数欧洲商贾工匠传教士涌入大清,并无听闻有何冲突或是歧视欧洲人的情形。”微微一顿,他才接着道:“奴才窃以为,实无必要挑起‘华夷之辨,。”

    马齐这话,可谓是说出了众人的心思,好端端的有必要挑起华夷之辨吗?满洲八旗对于汉人而言·完全可以说是少数民族,对于中原而言,完全是个外来者,这是不争的事实·挑起华夷之辨,岂非是自己找不痛快?更有可能破坏眼前的大好局面,此举实属不智之举。

    胤当即便道:“臣附议,皇上如今正大力推行满汉联姻、扩大八旗规模,倡导融合各族,此时挑起华夷之辨,臣担忧得不偿失。”

    萧永藻亦紧跟着道:“臣亦附议·华夷之辨,事关大清正统,稍有不妥,将限朝廷与不利,奴才恳祈皇上三思。”

    胤祥却是直言不讳的说道:“皇上,如今大清正统虽说已是深入人心,然咱们满洲八旗来自关外却是不争之事实,臣窃以为·实无辩论之必要。”

    张鹏翮亦沉吟着道:“皇上,如今新政推行仍未完全结束,各地士绅心中怨气亦并未完全消散·此时挑起华夷之辨,微臣担忧地方士绅借题发挥,大肆攻讦朝廷,以扰乱视听。”

    见众口一词,皆是反对,贞武亦不恼怒,微微一笑,他才道:“朕之所以要主动挑起华夷之辨,是为了让大清正统更为深入人心,亦是为了增强大清各族的凝聚力·更好的促进各族融合。

    自春秋以降,华夷之辨便屡屡不绝,唐、宋、明皆有大规模的辩论,华夷之辨的衡量标准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血缘衡量标准,地缘衡量标准·文化衡量标准阶段。

    占据主流的是以文化衡量标准,唯有在面临严峻威胁诸如遭遇严重入侵和灾难时,血缘及地域衡量标准才稍占主流,如今天下太平,国力鼎盛,正是开展华夷之辨的良机。”

    说到这里,他扫了众人一眼,轻叹道:“你们这种反应,着实令朕担忧啊,你们尚且抱着如此想法,天下的士绅就更为不堪了,这是埋在天下士绅心中的一根刺,咱们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刻意回避,不能将这个包袱扔给咱们的子孙后代,必须勇于面对,主动的剔除这跟刺!

    大清虽是兴于关外,然入主中原以来,却是以礼立国,以孝治国,尊奉儒家,完全继承延续了中华数千年来的文化,你们何必心虚?何必总是耿耿于怀来自关外?正所谓夷狄入华夏则华夏,华夏入夷狄则夷狄,无须讳言,大清在关外立国之初就是夷狄,哪又如何?谁也抹杀不了大清如今是华夏正统的事实!

    或许大清在入主中原之初有过野蛮统治的时期,但如今已经改了,不仅改了,而且做的比历朝历代更好!多尔衮乱政,鳌拜擅权祸国,世祖章皇帝、太上皇拨乱反正,这些都无须隐讳,该批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