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可趁,那即使不能重创建奴大军,他也是英雄了。
代王朱传齐、大同镇监张安、大同知府魏大本都不懂军事,他们见识到过曹越的厉害,因此在军情商议的时候,他们并没发表什么实际的意见,都把眼睛盯在了曹越身上。而孙传庭经历过不少战事,与曹文诏也曾并肩作战,可以说他是一个比较称职的统帅,如何打仗,很有发言权。
不过在讨论如何抵御建奴的南侵中,孙传庭却与曹越起了争执。
曹越建议,把大同附近的诸卫守军全部撤掉,让那些地方的几百、几千兵马撤回到大同城,充实大同守军的力量,再把大同附近的百姓都迁到大同城及其他州县之内,给建奴再来一次坚壁清野。
孙传庭认可了曹越所说,对建奴实施坚壁清野的策略,但不同意撤掉大同附近的诸卫,认为那些地方的守军,可以对建奴实际牵制,让建奴不敢倾全力攻打大同城。
两人为此起了激烈的争执。
孙传庭认为,曹变蛟的大军即将入关,这是一个决好的消息,如果能将建奴大军拖在大同城下,大同镇军可以与曹变蛟的东协军东西夹击,将建奴大军击溃,甚至消灭在大同城下。因为曹变蛟的人马在松山之战中表现出色,而曹越的大军又在去年及几天前取得了几次辉煌的胜利,孙传庭认为凭这两部人马,完全可以与建奴人硬碰硬打上一战,因此有更多的地方牵制建奴,是一种很好的战争策略。
但曹越并不这么认为,“孙大人,卑职以为,那些地方的守军即使保留,最终也会成为建奴的刀下鬼,大同附近诸卫守军最多只有几千人,他们没有坚固的工事可以依托,如果建奴全力攻击,没几日就会陷落。甚至,建奴大军逼近,这些地方的守军恐慌之下,不战而逃都有可能!”
孙传庭虽然强硬,但曹越也丝毫不退让,坚持自己的意见,“据卑职估计,这些地方的守军加起来至少有万余人,他们虽然没有如大同镇军一样受到过严格的训练,但到底还是万余生力军,关键时候也能发挥重大作用,我们不能让他们白白牺牲。卑职认为,这次建奴倾国力来攻,目标就是大同,我们没必要去坚守其他地方,只要倾全力守住大同就行了。如今大同守军才五万人,又没办法盼到更多援军,卑职堂兄的人马,不一定会马上入关,建奴说不定会在辽东发动战事,以牵制我辽东的大军。所以,卑职认为,一些不重要的地方,我们应该放弃,不然,会有很多无辜的牺牲!”
经过了一番争执,最终还是孙传庭退了一步:“好吧,曹总兵,你说的有些道理,大同是你镇守之地,这次战争,你是战场的指挥者,本官还是听你的。载撤大同附近诸卫的守军,全都回到大同城内,再让大同附近的百姓,也到大同城中避难,我们军民合心,共抗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