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史上75分钟击沉3艘巡洋舰的记录。天后,这艘u-9又击沉了英国一艘排水量7700吨的巡洋舰“老鹰”号!
意识到潜艇的巨大威力之后,德国扩大了潜艇部队的规模,将德国的u-9潜艇增加到上百艘,从此,德国的潜艇成了德国人对付英国海军的秘密武器!
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闻讯大怒,下令重点英国海军重点盯防德国的潜艇。另外,德国公海舰队坚守不出,英国皇家海军便对德国施行了海上禁运,使得同盟国的大部分港口不能进口货物。
英国首相阿斯奎斯甚至公开违背国际法,宣布整个北海都为战区,不仅德国船只不许运送任何食品和药物到同盟国的港口,连中立国的船只和中立港口也处于禁运状态。到最后,英国海军甚至宣布封锁地中海,扣押此海域所有的商船,希望拖死德国,这让中国和美国感到很愤怒,中华帝国和美利坚合纵国趁着欧洲大战,与欧洲多个国家都有贸易往来,封锁地中海,等于断了中国和美国的财路reads;。
地中海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陆间海,被北面的欧洲大陆,南面的非洲大陆和东面的亚洲大陆包围,一直都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商贸通道。英国皇家海军封锁了地中海,德国便几乎没有商船在公海上了,便开始用潜艇反击英国的海上封锁,德国还宣布英国和爱尔兰的海域都是战区,包括商船也不许靠近。德国就用潜艇袭击商船,来反制英国人海上的封锁。
一开始,德国人很刻板。德军的潜艇攻击商船时遵守“俘虏规则”,按照这个规则,海军舰船在攻击商船前要表明身份,潜艇得浮出水面,等待乘客和船员转移到救生艇中后,才能发射鱼雷攻击。但英国人不按公理出牌,把一些军舰伪装成商船,即q船,或在商船上安装大炮,这对当时体积小、航速慢、上浮慢的潜艇来说,异常危险。德国潜艇按传统规则浮出水面,几乎等于自杀,在损失了五六艘德国潜艇后,德国的潜艇就不遵守“俘虏规则”了,上百艘潜艇肆意无规则攻击。
这样一来,商船就很难前往欧洲了。当时,中国和美国两个中立国都是欧洲国家的大客户,中国约占欧洲市场份额的55,美国占25。因为欧战的关系,欧洲列强包括德国、英国、法国、俄国、奥匈帝国、土耳其等国家,对战争所需的物资有着极大的需求。问题是战争本身消耗的物资实在是太大了,很多国家,比如俄国,连武器装备都无法满足,更何况是日常生活所需要的一些物资。为了满足这方面的需求,英法等国便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买,从中国、美国、日本,还有南美的诸多国家那里买。历史上,这种海量的物资需求,给上述国家带来了无限的商机。如美国,在战前还欠英国四亿英镑,可是战后英国却倒欠美国八亿英镑,足足十二亿英镑,这几乎已经相当于英国战前七八年的财政收入。在开战之后,英国等国家不得不开征了许多新的税种,还提高了税率,来弥补政府的亏空。而美国也正是凭着这场战争当中赚到的一切。在战争结束后成为了可以与英国并驾齐驱的世界强国。而1909年这场世界战争,中华帝国的商品有着低价的强大竞争力,赚了许多英镑和黄金,不但国内的军工业得到了非常大的进步,工业也因为这场战争而“跑步进入工业化”。国内的财政收入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1909年中国的工业实力,在几个主要的指标,比如钢铁产量、煤炭产量都已经和世界第一的英国差不多。比如东北三省,已然成为中国几个最重要的重工业区之一。尤其是在钢铁等方面,东北的钢铁产量,甚至比日本全国还要多出差不多一倍。
为了维护中国的切实利益,于是李经述决定去美国访问,想寻求美国支持,商谈两国“不惜使用武力维护中立国地位和自由贸易”。李经述访问美国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得到了情报:英国除了对德国禁运,还因为中华帝国设立了大区,在暗中支持日本。
日本也是这次欧战的受益国。尽管遭遇了军国主义的大祸,日本伤筋动骨,然而日本这个民族确实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还完战争赔款后,日本的经济恢复很快,欧战对物资的需求,也使得日本国内的工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尽管其在这场战争当中捞到的好处没有中国和美国那么多,但也非常可观。
有了钱,日本的军事力量同样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日本人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把陆军自卫队的兵力扩充到二十万,海军除了从英国新买两艘一万吨级的战列巡洋舰,国内也开始了仿制造舰计划。日本国内那些精神不怎么正常,习惯叫嚣的右翼分子,甚至嚷嚷着要再跟中国一战。但是,中华帝国的实力已经越来越强大,让日本的大正天皇有些绝望。当时中国采取的是低赋税的方式,可是财政收入却依旧要比日本高出一大截来。再加上辽阔的领土和殖民地,取之不尽的人力和物力等,和资源贫瘠的日本相比,中国的优势实在是太大了。为了备战,在后期中华帝国的陆军兵力扩充到了三百万,海军在规模上也成为了仅次于英国海军,和德国差不多,而且中国的军工也很发达,坦克、潜艇、飞机都是世界一流的。经过了多年的努力之后,中华帝国的国防军在训练上已经丝毫不逊色于日本人,其无论是训练还是实战经验。而且由于中国的限制,日本重工业相对较差,无法如中国相抗衡。
德英大海战之后,李经述觉得中国开始行动的时机成熟了,而且他决定趁这次世界大战,彻底解决日本的后患,便决定先去美国访问,试探美国对战争的底线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