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山地步兵连下辖四个步兵排和一个连部,每排下辖三个步兵班。每班12人,每排设少尉排长和中士副排长各一人,狙击小组两人,共计40人。每连下辖四排,连部二十人,上尉连长、中尉副连长及政战军官(上尉军衔)各一人,炊事班9人,干事、通讯兵若干,全连满编180人。配备布伦式762毫米轻机枪(换用俄式762x54r步枪弹)14挺、马克沁1930式水冷重机枪3挺、美制2型60毫米迫击炮4门(一个炮排)、89式50毫米掷弹筒14具。一个山地步兵营满编800人,共计装备苏制1932式45毫米反坦克炮3门、四联装127毫米高射机枪3挺、布伦轻机枪57挺、马克沁1930式水冷重机枪12挺、2型60毫米迫击炮12门、b-37式82毫米迫击炮4门。
一个山地步兵团下辖4个步兵营、一个团属重型迫击炮连(配备10门苏制b38式120毫米重型迫击炮)和团部,满编3500人。整个山地步兵师下辖三个步兵团、一个骡马化的轻榴弹炮团(装备54门-1式75毫米轻榴弹炮)一个侦察营、一个辎重营、一个工程营、一个骑兵营、师部和一所野战医院,满编一万五千人。”
“曼施坦因将军,这是德式的轻型步兵师吗?”等看完了所谓的山地步兵师编制表,已经被任命为山东卫戍军区的刘柏坚一脸的疑惑。
原因无他,因为这份为“山东守备部队量身定制”的山地步兵师编制,除了火力配置上阔绰一些、单位编制上要大一些外,整体编制上都像极了耳熟能详的德式轻步兵师(抗战前光头的甲等步兵师编制也是建立在德式轻步兵师的基础上)。
“是的,在这次真对留守部队的整编中,整个山东半岛守备部队将会在现有的连个满编两万八千人的整编步兵师的基础上扩编为四个山地步兵师、两个整编步兵师、一个装甲战车营、一个独立重炮团。这份整编计划是秦漠阁下亲自批准的,所需要的资源会立即拨付下去。另外考虑到在未来四年内,守备部队将会暂时脱离大部队独立作战的情况,在主力部队完全撤出山东前,会协助装备部在济南建设至少两所兵工厂,100毫米以下的火炮和枪械弹药能做到自给自足。山东半岛并不缺乏优质的矿产资源和劳动力,只要装备和技术人员到位,一切都会开始慢慢变好的。”散会后,把这两位未来的守备部队的指挥官请来面授机宜的曼施坦因,点点头回答道。
山东半岛东临渤海、黄海,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西北与河北省接壤,西南与河南省交界,南与安徽、江苏省毗邻。与与辽东半岛遥遥相对,环抱着渤海湾,直接与河北、河南、江苏、安徽想接壤,和日军占据下的大连和旅顺直线对峙。就地理位置而言,就像是一个十字路口,直接卡在了奉系和南京政府控制区的节点上。北部地区更是有日军控制下的大连和旅顺,为了能守住并且利用好这个至关重要的战略节点,曼施坦因、科涅夫和整个参谋部里一群打着精英标签的参谋们也着实费了一番脑经。
山东半岛的中部为隆起的山地,东部和南部为和缓起伏的丘陵区,北部和西北部为平坦的黄河冲积平原,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地质条件上较为复杂,作战形式也跟着变得多样化。之前受制于编制和正面战场作战的需要,第四军下辖的四个整编步兵师都完全是在日军常设师团的基础上编练成军的。一个师两万八千人的编制几乎是把手头现有的编制和资源,利用到了极限。虽然在活力和兵力的配置上上都十分强大,甚至还比同时期的日军常设师团要强上那么一点(毛子的大炮兵主义的体现)。但是曼施坦因在接受第四军参谋长的位置后,在实战指挥中就发现,这样的大编制步兵师过于臃肿,兵力调动的灵活性和实用性较差。
在被动形式的阵地防御战中,这些伴随着大编制步兵师与生俱来的毛病,表现的还不是很明显。但是一旦将战场转移到整个山东半岛,面对中部和东南部的山地和丘林地区,在未来的主动进攻形势下的作战中,这样的大编制步兵师显然是不实用的。于是,在没有了番号和编制的约束后,根据未来三到四年内(九一八,九一八,还是九一八!)实际的作战需求和目标,采取了大编制的整编步兵师团和小型化的山地步兵师相结合的编制计划。利用刚刚升级后的武器兑换系统,将包括美制2型60毫米迫击炮(1938年服役)在内的一批更加轻便、更加能适应丘林和山地作战的新式武器兑换出来,列装新编的山地步兵师。
在留守部队的人选上,也着实费了一番苦心。得益于万金油的系统,眼下的第四军建制内可以说是大神遍地跑、天牛多如狗的奇葩状态。毛子野战三套马车中的两套、汉斯喵的沙漠之狐、防御大师和我大中华(我兔)的刘柏坚、叶宜伟等等,这些引进或者自产的天牛、大神们在爆表的同化能力下,迅速的向着本土化的方向发展,连带着第四军的实际战斗力也是跟着噌噌噌的往上涨。要在这么一票天牛、大神中挑选出合适的人员,曼施坦因和科涅夫这两位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