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中国神系的第一神‘太之初一’。在《庄子》、《神异志》中出现过。
一、太一
太一究其源,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楚地信仰“东皇太一”神,又称“东君”,即为神化了的太阳神,此为东王公之前身。
《庄子》: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闲,谓之命;留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性脩反德,德至同于初。同乃虚,虚乃大。合喙鸣;喙鸣合,与天地为合。其合缗缗,若愚若昏,是谓玄德,同乎大顺。
中国神系的第一神‘太之初一’。在《庄子》、《神异志》中出现过。
一、太一
太一究其源,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楚地信仰“东皇太一”神,又称“东君”,即为神化了的太阳神,此为东王公之前身。
《庄子》: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闲,谓之命;留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性脩反德,德至同于初。同乃虚,虚乃大。合喙鸣;喙鸣合,与天地为合。其合缗缗,若愚若昏,是谓玄德,同乎大顺。
翻译过来就是
元气萌动宇宙源起的太初一切只存在于“无”。而没有存在也就没有称谓;混一的状态就是宇宙的初始,不过混一之时,还远未形成各别的形体。万物从混一的状态中产生。这就叫做自得;未形成形体时禀受的阴阳之气已经有了区别,不过阴阳的胶合却是如此吻合而无缝隙,这就叫做天命;阴气滞留阳气运动而后生成万物,万物生成生命的机理,这就叫做形体;形体守护精神,各有轨迹与法则,这就叫做本性。善于修身养性就会返归自得。自得的程度达到完美的境界就同于太初之时。同于太初之时心胸就会无比虚豁,心胸无比虚豁就能包容广大。混同合一之时说起话来就跟鸟鸣一样无心于是非和爱憎。说话跟鸟一样无别,则与天地融合而共存。混同合一是那么不露踪迹,好像蒙昧又好像是昏暗,这就叫深奥玄妙的大道。也就如同返回本真而一切归于自然。
太一,全名天乙贵人,属于四柱神煞,或作“泰一”、或作“太乙”、或作“天一”、或作“贵人”,包含多个意思。
可以指:
1、神明
为神明,也写作“泰一”。《史记封禅书》:“天神贵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一东南郊”,“太一、泽山君地长用牛”。《索隐》:“宋均云:天一、太一。北极神之别名。”又《史记天官书》:“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正义》:“泰一。天帝之别名也。刘伯庄云:泰一,天神之最尊贵者也。”《淮南子天文训》:“太微者,太一之庭,紫微宫者,太一之居。”《周礼》注:“昊天上帝,又名太一。”《易纬乾凿度》郑玄注云:“太一者。北辰之神名也。居其所,曰太一。《五经通义》:“天皇大帝亦曰太一。”
2、元气
是指元气。《礼记礼运》:“必本于太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其注:“太,音泰。”疏:“太一者,谓天地未分混沌之元气也。”《淮南子诠言》;“洞同天地混沌为朴,未造而成物,谓之太一。”
3、道的别称
道的别称。《庄子天下》:“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吕氏春秋大乐》:“道也者,至精也,不可为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