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部战争题材应该去关注的东西。
强行区在一部战争电影里面歌颂屠杀者的人性,这根本是无视战争残酷性的做法。
在电影中,张导演也不是没有提及日本人的那些文化,不过他的镜头,用的相当具有讽刺意味。
就在拍摄完了这些之后,张导演的镜头就转向了拍摄日本人隆重的胜利仪式和招魂鼓的乐曲——只是,这哀伤的音乐和对屠杀极为冷漠的日本将官们怎么看都不协调,一方面是庄重的仪式,另外一方面是疯狂的士兵,这两者一起呈现,让人看到的,只是庄严的仪式下的扭曲的灵魂,以及那个所谓的文化仪式的可笑。
希望在一场伤亡无数的战争中用鼓声来勾起人性,这未免太儿戏了。
而这些东西,也引起了电影界的轰动。
以往的反应二战的残酷的电影也不是没有,可是,因为欧美国家拍摄这些战争限于电影的大小问题,要不然就像拯救大兵瑞恩,只能够拍摄一个战争场面,要不然就像是辛德勒名单,拍摄集中营的生活,大规模反映战后生活的电影,实在很少。
而一些想要描写平民的电影,又篇幅太小,最多也就是挑一两个人,描绘一下战争中的悲苦,比如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而像这部电影一样,上百人的杀人比赛,上千人的强ji,上万人,乃至数十万人的死亡,这是从来没有在电影中出现过的。
这样的悲惨的故事,欧美人不是没有——法国女人在二战中被强ji的一样很多,纳粹占领下的巴黎,200万人扔进集中营,10万妇女沦为妓女,生活一样很是悲惨。可是这样的悲惨生活,欧美的电影规模是反映不出来的。欧美电影的投资额度决定了他们的电影注定了只能够以点代面的反映战争的危害性。
而中国的电影不同,这部电影里面的场面和规模,都是让人惊叹不已的。对战争给平民造成的伤害,它揭露的淋漓尽致。
和它相比,同年上映的电影钢琴家可就差了很多。同样是二战电影,同样是用平静的笔调,可是它依然只是用个人命运来反映全剧的电影,无论是拍摄的手法还是电影的震撼力,都要差了很多。
生和死才是最为让人震撼的事情,和生死相比,其他的东西不值一提——如果说一两个人的生活,这个问题还有疑问的话,那么,在数十万人的生命面前,其他的一切,都显得渺小不堪。
可以说,这部电影的场面,造就了它的伟大。
“这是今年最好的电影,绝对没有之一。”
在电影上映之后,很多媒体就都已经给出来了这样的评论。虽然任谁都知道,一部中国电影是不可能成为全家最佳的,可是人们还是对它推崇备至。
好莱坞这样评论,也有他们的理由。
对于好莱坞来说,反战,反纳粹,这些东西都是政治正确的基本表现。而这部电影中,对战争过后的场面的刻画,让人们对战争产生的抵触情绪前所未有的大,这自然就引起了空前的反响。而反纳粹这一点,可以说是因为好莱坞犹太人众多而造成的。这部电影里面,作为纳粹党人的约翰拉贝逐渐鄙弃纳粹党的信条的过程,也可以说是让犹太人们非常满意,对此自然也是赞誉有加。
有独到的拍摄技巧,符合主流思想,而且故事和演员的表演也无可挑剔,这当然是一部好电影。当张导演把他的才华用对了地方的时候,这部电影本身的光芒也是夺目无比的。
而这其实也是让人有些惊讶的事情:中国人拍摄的电影,怎么对于美国的主流思想,把握的这么好?
“尼克找到我请我出演,他对剧本很熟悉,看得出下了很大功夫。我问他既然这样你为什么不拍摄,可是他说,这样的电影是对拉贝的铭记,美国人来拍摄,不过是一个故事,而中国人来拍摄,则是对一段历史的铭记……”
史派西的话,解释了人们的疑惑。利维当年就是拍摄政治片出身的,他在这方面有造诣,是很正常的事情。只是,这也让人们微微感到遗憾,要是利维来拍摄这部电影,也许更好一些吧?
只是可惜了,他没有拍摄这一部。人们对于利维表示的对历史的铭记并不是很理解,他们只是在惋惜电影可以更好。
不过,让人高兴的是,至少他们知道了,利维就算是今年没有电影,他也没有江郎才尽,他还有着思考,还有着创作。
这么说来,现在他在中国拍摄的电影,是不是也很值得期待?这部电影,会不会是又一个让人惊奇的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