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1945 > 1945第51部分阅读

1945第51部分阅读

    脚跟,一度成为了法租界的支撑,占据了一大半的空间。

    也正因为法租界这种相对开放的氛围,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聚集到这一块,把这个工董局管理下的“飞地”当成了一个安全的平台。

    在这种情况下,现如今的法租界也成为了更多知识分子所青睐的地方,即使法租界在1943年就被“归还”于中国也不能改变这种情况。

    法租界,贝当路32号。

    这是一个用来出租的公寓,精明的商人在一栋20年的三层楼上,用砖石隔出了十多间房子,每一个房子不过七八平米左右,只能摆下几张床和桌子,没有卫生间,没有洗澡的地方,不允许生火,甚至于连自来水管也只按到了院中,需要用水的时候你要自己提着桶去排队。

    简陋的居住条件,四处乱搭的电线,昏黑的室内光线,嘈杂的噪音,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的恶劣。

    这里唯一的优点或许只能是那“相对”便宜的价格,但一个月却也需要2块大洋。

    上海的高生活条件可见一般,因为这里是寸土寸金的法租界。

    早上七点多,太阳的曦光从窗外照进,洒落一片耀眼的金黄。

    早已经起床的彭于北手拿着一块巴掌大的镜子,努力整理着身上那件洗的分外白净的衬衣。

    彭于北毕业西南联大,绝对的名牌大学的高材生,所学为土木工程专业。

    在两天之前,他来到了上海,同时住进了这栋出租“公寓”,现在他需要再上海找到一份工作。

    抗战刚刚结束的中国百废待兴,更可以说是满目疮痍。

    这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时代,同样也充满了机遇。

    刚刚从西南联大毕业的彭于北原本有机会参与到国民政府的外派留学中去。

    这是在抗战中国民政府和美国政府达成的一项合作计划,公派留学生们可以以相对低廉的成本到美国的常青藤名校学习。

    凭借他在西南联大的成绩外加系中那几位老教授的面子,这似乎完全不是问题。

    可这世上也许最不缺的就是意外,日本人的投降一下子让悬在国民政府头顶上的剑撤了下来。

    而随着最大威胁的消退,公派留学,这个虽然被美国人免除了许多费用的计划,在这日本人投降的日子里就不那么重要了。

    更确切的说对于这个有助于加强中美两国关系的次要计划,政府要员们不那么热心了,他们更关心把钱捞到自己腰包中去,于是在不知不觉间,公派留学计划被缩减了一半。

    再加上抗战胜利之后,西南联大这个招牌也要到了散伙之时,这一切都导致了这45届西南联大毕业生在接近半年的时间里处于动荡之中。

    彭于北在一个礼拜前,正式毕业离校,而在三天前,他到达了上海。

    不同于其他同学要么托关系进入政府机构,要么进入国民政府那仅有的几家大工场,乃至于自费留学,彭于北没有那个本钱。

    在到上海的两天时间里,彭于北一直在找工作,今天他还将继续。

    “于北,你看看这个”门外传来一声满是兴奋的声响。

    重重的脚步声,更以极快的速度来到门前,似乎等不及。

    这是和彭于北一同来上海的赵延河,同样西南联大的毕业生,和彭于北一样,在这45年,他必须要自己去找工作。

    只不过他还没有选定目标,对于报纸上登的那几个洋行的工作,民族情感强烈的赵延河无论如何也是不打算在那里面干。

    这是一个立志于要把中国建设成为强国的爱国青年,彭于北也是如此,不过在为了生活,为了自己远在四川住着茅草房的家人,彭于北在无奈之余选择了妥协,他必须要先填饱肚子改善生活,在这个中国经济接近于崩溃的年代,他的选择似乎也只有那洋行

    赵延河满脸兴奋的推开门,手中紧紧拿着一份新出的报纸,“这是今天刚出的报纸,你猜猜着上面写着什么?”

    把报纸往桌上一拍,忙头大汗的他伸手捞过水瓶打了开来,“我保证看到这个消息你一定会高兴”

    彭于北笑着拿起报纸,“难道是日本人又挨了一颗原子弹吗?”

    赵延河倒了一大杯水,急急地灌了一口,任由那水从嘴角滴落,扬起头,“这种情况是最好不过,但作为对社会有着清楚当代大学生我们必须以现实的态度来看待和解决问题,你认为我有这么无聊吗?”

    彭于北笑了笑,飞快的翻动报纸,迅速的找到了一个布满整个版面的招聘信息,“是这个吗?”

    “对你看看,这个招聘怎么样?现在整个上海看报纸的人几乎都在议论是谁这么大手气用一个正版来登广告”放下搪瓷水杯,赵延河两只眼睛亮起了光芒,嘴巴飞快的动着。

    他的语气更加兴奋了。

    “你看看这里,他们需要建筑工程师,机械师,高级技术工人,应届毕业生和工人都不设限制,只要是你认为自己有技术有专业知识都可以去报名。”

    赵延河毕业于西南联大的机械专业,很明显在这张报纸上,他找到了自己的需要的,也许正因为是如此他才更加的兴奋。

    彭于北却是没有听清这些话。

    亦或者他的注意力已经被报纸上的几行大字吸引住了。

    第二百一十二章 认字

    第二百一十二章  认字

    “你确定要去吗?”彭于北把报纸拿到近前一个字一个字的看。

    赵延河擦了一把嘴,毫不迟疑高声道:“当然,干吗不去”

    他走上前,直接拉过报纸,指着上面的一行字,“你看一下,这个报纸上的公司是一个中国公司,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当然要去中国公司”

    他扬起头,“反正我是绝不会给那些洋吸血鬼打工的”

    彭于北皱了皱眉头,“这个公司为什么以前都没有听说过?看他们这个广告的架势应该也是一个大公司,照理多多少少也是有一点名声”

    赵延河楞了一下,一边说着他更是挥舞着拳头,语气激烈道:“没听说有什么关系,也许是我们孤陋寡闻了,反正我是要去的,这些洋鬼子骑在我们中国人头上作威作福的日子已经到头了,看看在前些年那些英国人的表现,他们的日子长不了”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身上背负着强国的重任,是绝不能向那些帝国主义的走狗低头”

    “延河,这些话还是少说的好,莫谈政治你别忘了你的名额是怎么没的”不待赵延河进一步开讲,彭于北赶忙阻止。

    赵延河面色一僵,随即眼睛瞪大,悻悻道:“怕啥,别理那些牛鬼蛇神,我赵延河行的正坐的直,还会怕他们”

    彭于北叹了一口气,没有多说。

    和出身贫农家庭的他不同,赵延河却是西南联大知名的风云人物,家庭背景和条件也是上等,在今天的留美名额中,原本是应该有这个家伙的名字。

    可最终他却只能和他一起落得打工的命运,只因为在很多人眼中落得一个“激进分子”的名号,身上更是被某些人直接打上了亲红色的标记。

    在大二之时,这个家伙更是因为参加秘密活动被军统捞到,最后还是学校的老教师联名担保才放回来。

    而也正因为这张嘴,这个家伙和家里的关系也搞的僵硬无比。他家的老头子,直接放出话来,一天不认错,就一天不让进家门。

    可悲?可怜?勇敢?无胃?有为?谁也说不清楚,在这个混乱而迷茫的年代,人心早已经乱了。

    收起心绪,彭于北道:“收拾一下,我们去看看吧”

    ………………

    外滩,已经被改名为联华大厦的大楼中。

    “马五,你的任务就是把招人,无论是有把力气扛包的,还是会开吊机修机器,只要是码头上有能耐的人,就想办法去摸一遍,尽可能的去说服他们”

    这是一间刚刚收拾好的办公室,位于五层楼的顶端,孙家正向马五布置起任务。

    在两天的时间里,受了孙家正一番诱惑力十足的蛊惑,马五这个外滩码头上半黑布白的家伙终于决定迈出步子,投身孙家正旗下。

    和他一同来的还有他手底下的20多号人,这些人在码头上都是混了两三年,要说干码头的货一点也没有问题,也算是解了孙家正的燃眉之急。

    “要人简单,现在到处都有吃不饭的人,咱们只要把消息散出去,那贴上来的人指不定有多少?”一来就被孙家正布置了一个还算不错的差事,马五之前还有些惴惴的心算是安了大半,两眼一张,他立刻拍起了胸膛。

    孙家正从烟盒里抽出一根烟抛了过去,笑了笑“简单就好,实话告诉你,在日本那边我已经和美国人联络好了,活是少不了”

    马五憨厚一笑,心中却是更安了几分,美国人?无疑,这是一个有用看起来还算靠谱的依仗。

    虽然是决定跟着这位老板干活,但看似粗野实则心眼不少的马五在心中还是会有自己的一套。

    尤其是这个所谓的老板还是一个看起来20出头的家伙,说不担心那是胡扯。

    “那敢情好,就不知都是些什么活?我招人的时候也好有个底,另外这钱是如何算的也要说清楚”马五紧接着道。

    孙家正笑了笑,从抽屉里抽出一份单子,“大致的数目和工种我已经拟好了,你就照着这个单子去操办”

    这是他花了两天时间理出的招聘计划的中的一个小单子,是港务公司所急需的一部分人手。

    可以说是孙家正那个计划中的港务公司到底能不能成事的关键。

    在这第一阶段,孙家正最主要事情,首先是那支“华军”,其次则是港务公司、船队的运转、东京东区那一边城区改造。

    这些都是孙家正在日本站稳脚跟的第一步举措,缺一不可。

    马五楞了一下,随即苦起脸,“我这大老粗一个,这单子给了我也是白给”

    孙家正眉头微微一皱,沉声道:“这样吧你去找一个识字的看看,另外过段时间我再给你们找几个老师教一教”

    “啥?还要识字?”马五心立刻悬了起来。

    孙家正眉头一挑,不容置疑道:“不仅你要学,以后咱们招的人每一个都学”

    “我都这岁数还学什么劲”马五额头上冒起了汗。

    孙家正把脸一板,

    ………………

    大楼底下,一帮人围着刚刚走出来的马五。

    “五哥,这个老板怎么说,都让咱们干什么活?”

    “对啊五哥我们是不是也要去狗日的那边?”

    “大哥,这个姓孙的有没有说工钱怎么算?”

    这一大群人是马五从码头上带走的那一批,也就是要投到孙家正旗下的伙计,在马五的蛊惑下,这一大帮人今天刚刚向那帮洋鬼子辞了工,正是心急火燎之时。

    都是卖力气的人,一天不干活可能就吃不饱饭,说不心急那全是假的,有不少人早上出来的时候就啃了一个馒头,肚中已经开始呱呱叫开。

    马五把眼睛一瞪,“吵什么吵?怎么着一个个都不相信我?”

    嘈杂声立时一滞。

    一群瓜货,五哥的能耐你们还信不过?”过了一会儿,一个穿着短卦的年轻人朝众人笑骂开,随即转过头,“五子,大家伙也没有别的意思,就是心急了点。你也别藏着掖着,都抖抖清楚,是一是二咱们心里也有个数,能够出来闯的都是想要钱的爷们大家伙可都指着你呢”

    这句话说道马五的心头上,他的头微微抬了起来。

    马五是个壮汉,在很多时候他也仅仅是壮汉,有一点小心思,有一点小野望。但本质上,他还算得上一个好人。

    第二百一十三章 后面的人

    第二百一十三章 后面的人

    从五层楼的办公室露台外,孙家正能够清楚的看到黄浦江。

    看到那条上海滩最繁华的街道,看到上面车水马龙匆匆而过的行人。

    时间随着时针的转动已经移到了6点,在外滩上,了了点点的路灯像繁星点起,挥洒晕黄。

    而在大道的旁边,那一栋栋洋行们所属的大楼酒店,更是早早的就闪烁起来彩灯,用那所谓的霓虹灯把招牌点的更亮,让所有的人都可以看见它们的明亮和风光。

    无疑这栋孙家正刚刚买进来的房子有一个绝佳的视野空间,让人有一种一切尽收眼底之感,只要站在这里,几乎所有的风景都能尽收眼底。

    露台上,孙家正静静的抽着一根烟。

    烟气缭绕,伴着斜阳,时间在这一刻似乎被停了下来。可惜这只能是个虚假的,时间的流转永远不会停止。

    即使孙家正有那么一刻真的期盼着

    回上海的目的已经初步达成了,军火这个敲门砖在过去的两天时间里又运出了一批,买主是来自于广西的一批人,他们要了整整一百五十门大口径迫击炮,外加20个基数的炮弹,同时采购的还有20万枚手榴弹。

    这是一笔大生意,对方出的价格更是高出市场一截。

    无疑,这笔生意会赚上不少。

    除了钱,孙家正还收获对方的一个人情

    似乎一切都很好。

    可孙家正的心中却总有那么一股气郁结在那里因为抗日战争已经结束了,而他也知道这些武器将被用到哪里去

    谈不上谁对谁错,孙家正心中更没有什么正义与邪恶之分,kt已经烂透了,而gcd却是实实在在的希望,这是事实,可这又有什么关系,kt来了,他卖军火,如果gcd来了,他同样会卖,只要是对他有利,对他的计划有利的事,他绝不介意多干那么一两回,这包括卖军火这种“恶事”。

    他只是一个有点良心,有点底线的人,顶多就是比别人特别一点,没有大的抱负,更无拯救世界的博爱,想的不过是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可说到底他是一个人,是人就是复杂的。

    在这平静的时刻,一个不留神,惆怅或许就溜到心头。

    深深吸了一口烟,孙家正猛的把那剩下一半的卷烟弹了出去。

    时间是奢侈的,浪费一点就是一点,绝不可能再找回来。而他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浪费。

    在8点整,上海滩有名的红磨坊,还有一个饭局在等着他。

    可以说从那批军火运抵上海的那一刻开始,一个个饭局就排着队找上来,这里面有各家势力在上海的代表,也有知名公司的经理大班之类,更有像青帮龙头之类的大佬。

    对于这些人,孙家正一般情况下会有选择性的挑选几个去参加,毕竟在中国,人情和关系网才是很多事情的成败的关键,对于这些关键性的应酬他不仅仅要参加,同时还要更进一步的经营。

    今天请饭的是一个上海知名的百货公司的老板。

    按理说,这种级别的应酬,孙家正完全可以一语避之………………

    办公室中的灯已经被开了起来,白炽灯泡的晕黄光线照亮一切。

    “何宝,把今天的名单拿过来我看一下。”收起心绪,孙家正快步走回办公室。

    离八点钟还有一段时间,孙家正乘着机会需要把今天的招募人选确立下来。

    从第八军手中接过这栋联华大楼之后,孙家正花了一天时间大致布置了一下,就展开了第二步计划,招聘一批素质较高的知识分子。

    既然打定主意要在日本干一番事业,那么他就不可能只依靠那些码头工人和不大识字的大兵,要开动机器那么就需要懂技术的工人,要建造高层住房那就需要有一定建筑知识的设计师,要维修机器设计产品那就需要懂机械的大学毕业生最好是留学生。

    乃至于孙家正将来那支将要以百为计的万吨轮运输船队也需要一批高素质的海员船长之类,要说现在开船的美国人技术是不错,可他们的工资那也是不一般的高,短时间内还可以,真要长久的雇佣,成本上肯定是一个窟窿。

    而最重要的是,孙家正要把日本人的那批重点工业企业拆掉运回国内,这里面涉及到的工业和技术问题绝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解决,还需要更加专业的人才能玩的转。

    同时拆了之后运回国内,然后要把这些机器放到工厂中去,需要重新装配起来才行,其中的问题复杂程度可想而知。

    现在对于孙家正而言招聘的人手是越多越好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营长,这算什么事?连让我喘口气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