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重生之不做嫌妃 > 第275章 说服

第275章 说服

    李十一郎对于母亲的相召丝毫都不意外。strong最新章节全文阅读/strong-79-从来‘妇’人被拘于后宅之中,日思夜想,不过眼前方寸,目光短浅在情理之中。虽是他的母亲,论理该为尊者讳,然而他心里也不是没有腹诽过。

    高‘门’世族的‘女’孩子不比贫民小户,虽不需进学,也让读书识字,明理人情世故,但是个人资质不同,成就不同。他母亲原是卢家幼‘女’,着实娇纵了些,卢家也不是没有考虑过,想着他父亲行九,上头有的是兄长,不必自立‘门’户,自然也不必母亲多么‘精’明强干。娇纵些想是无妨。

    却不料三伯父、四伯父接连早逝,五伯父被贬出京,父亲少时虽然‘浪’‘荡’,也不得不出来顶立‘门’户,还算讨圣人欢心,一路仕途平稳。母亲的地位水涨船高,威势却立不起来,如今家里还是三伯母当家——上头还镇着祖母。

    李十一郎这样想着,人已经快步进了母亲的院子。就瞧见母亲一脸愁眉,开口便道:“我的儿,这可如何是好——”

    李十一郎耐心听了,母亲所忧,无非兰陵公主跋扈,给他气受,又怕她与宋王藕断丝连,委屈了他,毕竟宋王那个才貌,是人人都忌惮。

    对付母亲,李十一郎有的是法子,一时只“伤心”道:“原来母亲眼里,儿子竟不如宋王?”

    九夫人:……

    九夫人心里想的是“这不是前ri你自个儿说的么”,然而到嘴边,还是成了安慰:“你是我的儿子,我如何会这样想,就怕——”

    “阿娘还是怕我在兰陵公主眼中,竟不如宋王?”李十一郎想了片刻,说道,“南平王疼爱兰陵公主,母亲难道没有耳闻么,彭城长公主为宋王求娶,是兰陵公主不应,如今我求娶,公主却应了——阿娘仍觉得在公主眼中,我不如宋王么?”

    九夫人讪讪道:“那小娘子的心思,谁知道呢。”保不定就是和宋王闹了别扭,拿她儿子‘花’枪呢,现如今城里那些小娘子,‘花’‘花’肠子可不比她那时候,如今这些小娘子啊……可怜她儿子,拿了个‘棒’槌就当针了。

    李十一郎只管摇头道:“婚姻大事,又不是儿戏。”

    这是不是儿戏,也得分人,九夫人心里想道,忽然灵光一闪,问道:“那宋王他如今……可在京里?”

    李十一郎道:“宋王的行踪,岂是我可以问的。”往日他闲在京中无事也就罢了,如今战事在即,自然不一样。

    “有什么不可问的,”九夫人不服气,“你不说,回头进宫我问十二娘去——”

    “阿娘!”李十一郎厉声道,“那不是十二娘,那是贵妃娘娘!”

    “那不还姓李么,问一问怎么了,这么凶做什么。”九夫人嘟囔道。

    “大声是儿子不对,”李十一郎叹了口气,恳切说道,“但是还把十二娘当自家姑娘,却是阿娘不对了。十二娘进了宫,就是天家的人了,如今又当宠,这宫里多少眼珠子错也不错地盯着……”

    九夫人最是心软,听儿子这么说,倒也赞同:“也对,十二娘也不容易,阿娘不问就是。阿娘也就是替你担心——”

    “担心什么,担心宋王回来抢亲不成?”李十一郎笑了起来,扶着母亲的手跪坐下来,“已经换了庚贴,人阿娘也见过,三伯母也见过,老祖宗也见过,阿娘是信不过我呢,还是信不过老祖宗?”

    “那倒是,说的也是这么个理儿……”九夫人喃喃说道,再一次被儿子说服了。

    李十一郎从母亲屋中退出去的时候,目光不留痕迹地扫了一下屋里,并没有外人来过的迹象。蕙儿送他到廊下,李十一郎笛声问:“又出什么事了?”

    蕙儿嘴‘唇’微动:“今儿上午,老祖宗那里来了个比丘尼,说了段去年时兴的戏文。”

    点到为止。

    李十一郎长长出了口气,这些都是他意料之中的,只是最近这类事也出得太频繁了一点,频繁到他不得不是疑心,是有人在背后使坏。

    然而宋王的手,当真能‘插’进这后宅之中?李十一郎并不相信,要说彭城长公主还差不多。

    但是彭城长公主,实在犯不上对兰陵公主有这样的执念,想到这里,李十一郎唤了一声:“真奴!”

    “郎君。”

    “去查查昨儿进府的那个比丘尼。”李十一郎说。

    谢家的席面,‘色’香味俱全自不待说,谢云然也不似陆静华,无须炫耀,自然也不会一道一道佳肴格外介绍。一席人吃得宾主尽欢,其乐融融,就连和静县主,连着撞了两次钉子之后,也学会了三缄其口。

    到午后,人一一告辞,嘉敏也没有多留——谢云然出阁在即,谢家事多着呢。就如今日这辞‘花’宴,说到底谢家还是自觉亏欠了济北王,特意请了和静县主过来,是为好说好散——和静是济北王的堂姐。

    济北王是独子,也没个兄弟姐妹,这位已经是他最近的亲戚了,也难怪远翠亭中,字字句句都针对嘉敏和谢云然。

    若非和静对嘉敏实在过分,兴许谢云然今儿就一忍到底了。

    嘉敏初时气愤,后来一转念,也并非不可原谅。人有同仇敌忾之心,不然,她为什么不愿意昭诩再娶李十二娘呢。被退婚——虽则双方还没有到‘交’换庚贴这一步,但是口头约定也是约定——对济北王是很大的羞辱。

    尤其,他还双目失明。

    身体残疾之人对于羞辱格外敏感,譬如……周城那个外号猴子的兄弟跛足,曾有人嘲笑过他,后来被灭‘门’。

    即便是如此,也还是该有分寸,说到底,便是成了亲,也还有和离的,何况两家没人。就为了这点子事,谢家又诚意致歉,犯不上结成死仇。

    但是瞧着和静县主这气‘性’,怕是没完,要谢家能解决也就罢了,要不能,还是须得知会昭诩一声,警惕些才好。嘉敏其实并不太记得宜阳王后来有什么作为,但是他经营的产业,蝇营狗苟,就不是什么好对付的主。

    崔七娘一整日都贴着她,像是有话要说,一直没找到时机。临到席散,嘉敏索‘性’挑明了:“七姐姐可是有话要与我说?”

    崔七娘笑道:“还是被你看出来了。”

    嘉敏:……

    “也不是什么紧要的事,”崔七娘道,“我也是后来才想起来,我家四叔听说我来赴宴,拜托我向你问好,问上回那坛子酒可喝完了,味道如何——四叔是小孩子脾‘性’,三娘你莫要见怪。”

    她可不知道这个四郎是几时又遇见了兰陵公主,有没有再次得罪她——他们初次相见,可是剑拔弩张。

    四叔……嘉敏愣了片刻方才反应过来,是周四郎,那个被周城‘逼’得再不用弓箭的家伙。明知道是小孩子脾气,却还替他传这个话,嘉敏心道,崔七娘对周四郎倒是疼爱——起初她还以为她要问郑三的事呢。

    当时微笑道:“喝完了,味道好得很,还请七姐姐替我谢过姐夫和四郎。”

    “还有……”崔七娘支吾了片刻,无可奈何笑道,“二郎听说他有个侄儿,在令兄帐下做亲兵,不知怎的,也没有告别,突然就走了,不知道是不是出了什么错,得罪令兄——三娘可有听说?”

    侄儿……嘉敏再愣了一下,自然是周城,周四郎和她吹嘘过,说周城是他侄儿,自然也是周二郎的侄儿。这样看来,之前问酒大约就是个幌子。周城都不肯自认是周家人,来去怎么会告别知会。

    有趣,周四郎看周城是横竖看不顺眼,周二郎倒又不同。

    崔七娘察言观‘色’,又补充道:“二郎说他那个侄儿是个聪明人,心气也高……兴许太高了点……”

    嘉敏咳了一声,笑道:“这事我知道,他是回了怀朔镇,想靠弓马出头,七姐姐可以回去与姐夫说,不必担心。”

    “是这样啊。”崔七娘也微笑了。不知道为什么,她觉得嘉敏在说到“他”的时候,眼眸里像是有什么转过去,转瞬即逝,她看得并不十分分明,但是那之后,她再与她说什么,她都像是有那么一点点心不在焉。

    二郎的这个侄儿,还真是个奇人呢,虽然四郎每每提起他,都一肚子火,口称“小贼”,但是二郎说,这是个迟早会出头的人。

    迟早……但是战场上,刀枪无眼。

    帐‘门’猛地被掀开,扑进来夜风烈烈,连着一身的血气,孙腾的脸黑得不能看:“兄弟!”他进‘门’就叫了一声。

    灯火边上的年轻人抬起头来,目光如寒星一般凛冽。

    “让你说中了!”孙腾大刀金马坐在年轻人对面,“没有,一粒粮都没有!”毡帽狠狠砸在地上,“一粒粮都没有,还听到里面有人唱曲儿——可笑,那些娇滴滴的小娘皮,大概也是没吃饱,随时要断气,真他妈晦气!”

    年轻人的瞳孔剧烈收缩了一下,灯火在瞳仁里跳起来。

    将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怎么办?”孙腾道。

    年轻人握刀的手收紧:“杀了他。”

    “什么?”孙腾怀疑自个儿幻听了。

    这是他兄弟说出来的话吗?这几个月,一直劝大伙儿再等等、再忍忍的人,忽然就冒出了这么一句。杀了他……说的容易,那可是刺史!朔州一地的最高长官,且不说那里里外外的防护,杀了他,那是造反!

    如今他们是官军,一旦杀了他,他们就是贼!

    到时候朝廷一定会派出大军来剿灭他们。到时候这头是朝廷,那头是柔然……难道他们要投奔柔然?

    “杀了他。”年轻人平静地重复,“没有粮,明天冲上去也是个死,咱们这里都饿着肚子,柔然人可不是,人家吃饱了喝足了……不能让儿郎们白白去送死。左右是个死,即便是死,也要让儿郎们吃顿饱饭。”

    “为吃顿饭而死,想必比被柔然人杀死来得甘心。”年轻人笑了一下,牙齿在火光里一亮,森森,白得耀眼。

    他并不想走这一步。一直以来,他都想凭着手中弓马杀贼,博取军功,一步一步上去,从偏将军,到扫寇将军,到威烈、宁远将军,再到镇远,骁骑将军,到龙骧、骠骑将军……再到大将军。

    但是到昨天,他就已经知道不可能了。孙腾还抱着最后的希望,要去求一次,他知道必然是无功而返,这条路走不通,已经是绝路了,明天就是他的死期。

    他还不想死。

    他不想死,所以必须有人死。

    三娘会明白的,周城默默地想,即便他因此,永不能再光明正大行走于世,不能再返回洛阳,甚至有朝一日,会被她父兄的手下杀死于疆场……她会明白的。有时候人没有选择,有时候人可以走的路,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多。

    三娘听说过的未来,她告诉过他的那个无比光辉灿烂的未来,也许根本就只是贺兰氏的一个谎言。他,一个刑徒的后代,边境军镇上‘浪’‘荡’长大的野孩子,怎么可能有一日,晋身大将军?

    那样的人物,想是天上的星宿下凡,要几千几百年才能出一个,怎么会是他?

    他还说过……让她等他,等他配得起她。这时候想起来,像一个过于虚幻的笑话,虚幻得像是从来没有发生过,不曾出他之口,不曾入她之耳,不曾在这天地间飘‘荡’过,不曾落地,响如金石。

    然而——

    然而那支簪子,那支最初她给他的金簪,就握在手心里,压出深的痕。它证明这一切真实发生过。如果他死了,如果他明天死在攻打刺史府的路上,如果有人捡到这支簪子,不知道会不会帮他‘交’给她。

    这支簪子上,有他刻的字,他不知道她的闺名,刻的就只是她的爵号,叫兰陵。十六说服

    李十一郎对于母亲的相召丝毫都不意外。从来‘妇’人被拘于后宅之中,日思夜想,不过眼前方寸,目光短浅在情理之中。虽是他的母亲,论理该为尊者讳,然而他心里也不是没有腹诽过。

    高‘门’世族的‘女’孩子不比贫民小户,虽不需进学,也让读书识字,明理人情世故,但是个人资质不同,成就不同。他母亲原是卢家幼‘女’,着实娇纵了些,卢家也不是没有考虑过,想着他父亲行九,上头有的是兄长,不必自立‘门’户,自然也不必母亲多么‘精’明强干。娇纵些想是无妨。

    却不料三伯父、四伯父接连早逝,五伯父被贬出京,父亲少时虽然‘浪’‘荡’,也不得不出来顶立‘门’户,还算讨圣人欢心,一路仕途平稳。母亲的地位水涨船高,威势却立不起来,如今家里还是三伯母当家——上头还镇着祖母。

    李十一郎这样想着,人已经快步进了母亲的院子。就瞧见母亲一脸愁眉,开口便道:“我的儿,这可如何是好——”

    李十一郎耐心听了,母亲所忧,无非兰陵公主跋扈,给他气受,又怕她与宋王藕断丝连,委屈了他,毕竟宋王那个才貌,是人人都忌惮。

    对付母亲,李十一郎有的是法子,一时只“伤心”道:“原来母亲眼里,儿子竟不如宋王?”

    九夫人:……

    九夫人心里想的是“这不是前ri你自个儿说的么”,然而到嘴边,还是成了安慰:“你是我的儿子,我如何会这样想,就怕——”

    “阿娘还是怕我在兰陵公主眼中,竟不如宋王?”李十一郎想了片刻,说道,“南平王疼爱兰陵公主,母亲难道没有耳闻么,彭城长公主为宋王求娶,是兰陵公主不应,如今我求娶,公主却应了——阿娘仍觉得在公主眼中,我不如宋王么?”

    九夫人讪讪道:“那小娘子的心思,谁知道呢。”保不定就是和宋王闹了别扭,拿她儿子‘花’枪呢,现如今城里那些小娘子,‘花’‘花’肠子可不比她那时候,如今这些小娘子啊……可怜她儿子,拿了个‘棒’槌就当针了。

    李十一郎只管摇头道:“婚姻大事,又不是儿戏。”

    这是不是儿戏,也得分人,九夫人心里想道,忽然灵光一闪,问道:“那宋王他如今……可在京里?”

    李十一郎道:“宋王的行踪,岂是我可以问的。”往日他闲在京中无事也就罢了,如今战事在即,自然不一样。

    “有什么不可问的,”九夫人不服气,“你不说,回头进宫我问十二娘去——”

    “阿娘!”李十一郎厉声道,“那不是十二娘,那是贵妃娘娘!”

    “那不还姓李么,问一问怎么了,这么凶做什么。”九夫人嘟囔道。

    “大声是儿子不对,”李十一郎叹了口气,恳切说道,“但是还把十二娘当自家姑娘,却是阿娘不对了。十二娘进了宫,就是天家的人了,如今又当宠,这宫里多少眼珠子错也不错地盯着……”

    九夫人最是心软,听儿子这么说,倒也赞同:“也对,十二娘也不容易,阿娘不问就是。阿娘也就是替你担心——”

    “担心什么,担心宋王回来抢亲不成?”李十一郎笑了起来,扶着母亲的手跪坐下来,“已经换了庚贴,人阿娘也见过,三伯母也见过,老祖宗也见过,阿娘是信不过我呢,还是信不过老祖宗?”

    “那倒是,说的也是这么个理儿……”九夫人喃喃说道,再一次被儿子说服了。

    李十一郎从母亲屋中退出去的时候,目光不留痕迹地扫了一下屋里,并没有外人来过的迹象。蕙儿送他到廊下,李十一郎笛声问:“又出什么事了?”

    蕙儿嘴‘唇’微动:“今儿上午,老祖宗那里来了个比丘尼,说了段去年时兴的戏文。”

    点到为止。

    李十一郎长长出了口气,这些都是他意料之中的,只是最近这类事也出得太频繁了一点,频繁到他不得不是疑心,是有人在背后使坏。

    然而宋王的手,当真能‘插’进这后宅之中?李十一郎并不相信,要说彭城长公主还差不多。

    但是彭城长公主,实在犯不上对兰陵公主有这样的执念,想到这里,李十一郎唤了一声:“真奴!”

    “郎君。”

    “去查查昨儿进府的那个比丘尼。”李十一郎说。

    谢家的席面,‘色’香味俱全自不待说,谢云然也不似陆静华,无须炫耀,自然也不会一道一道佳肴格外介绍。一席人吃得宾主尽欢,其乐融融,就连和静县主,连着撞了两次钉子之后,也学会了三缄其口。

    到午后,人一一告辞,嘉敏也没有多留——谢云然出阁在即,谢家事多着呢。就如今日这辞‘花’宴,说到底谢家还是自觉亏欠了济北王,特意请了和静县主过来,是为好说好散——和静是济北王的堂姐。

    济北王是独子,也没个兄弟姐妹,这位已经是他最近的亲戚了,也难怪远翠亭中,字字句句都针对嘉敏和谢云然。

    若非和静对嘉敏实在过分,兴许谢云然今儿就一忍到底了。

    嘉敏初时气愤,后来一转念,也并非不可原谅。人有同仇敌忾之心,不然,她为什么不愿意昭诩再娶李十二娘呢。被退婚——虽则双方还没有到‘交’换庚贴这一步,但是口头约定也是约定——对济北王是很大的羞辱。

    尤其,他还双目失明。

    身体残疾之人对于羞辱格外敏感,譬如……周城那个外号猴子的兄弟跛足,曾有人嘲笑过他,后来被灭‘门’。

    即便是如此,也还是该有分寸,说到底,便是成了亲,也还有和离的,何况两家没人。就为了这点子事,谢家又诚意致歉,犯不上结成死仇。

    但是瞧着和静县主这气‘性’,怕是没完,要谢家能解决也就罢了,要不能,还是须得知会昭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