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什么时候,这样的偏僻小邦,也能有这样的武力,要是东方的真实情况是这个样子的话,那么,自己就任这殖民地总督,恐怕就不是一件美差了。
神奇的东方,危险的东方!他已经决定了,如果他能够一有机会回到吕宋的话,一定要迅速将自己的所见到的,所经历的这些事情,毫无隐瞒的写信告诉自己的皇后姐姐,这些该死的家伙,居然蒙骗了皇室这么久!
第一卷 第二八三章 火枪兵的铠甲
[正文]第二八三章 火枪兵的铠甲
------------
? 第二八三章 火枪兵的铠甲
比武分为团体和个人两个大项,其中,团体的比武,虽然看起来花俏一点,好看一点,但是,却是没有太多的人去关注,毕竟即便是比赢了对方,除了名头好听一些,作为团体中的一员,却是落不下多少好处,实惠不大,自然兴趣也就不大。但是个人大赛就不同了。
按照风字营目前的状况,在余风的点拨下,以陈敏之为首的大比武筹备处,详细的设置了很多的科目,骑兵科,步兵科,火器科等等,甚至为了激励匠户营的匠人,还特意为他们安置了一个技术比武科目,总之,只要你是风字营中的一员,总能在这些比武的科目中,找到自己的擅长的项目,当然,这些项目,根据实用性的不同,所给出的各种奖励,也略有不同。
除了十个百户的官职,另外还有一批总旗甚至小旗的官职即将在这次比武中放出去,整个筹备处摆出了这样的一种姿态:银子和官职,就放在这里,只要你有本事,你就过来拿!
这些日子以来,余风对于自己军队的战斗力,战斗阵型,经过深思熟虑集思广益之后,都做了一些改进。这就是后世穿越之人的长处了,他不会固步自封,拘泥于某一个桎梏,在取得了一点点成绩之后,就驻足不前了。他的眼光着眼的不是这朝鲜一隅,甚至不是这大明一隅,而是整个的世界。
说起来,这里面也有兰顿爵士和他的手下的功劳,和这些葡西王国的职业军人的接触,余风很清楚的意识到,他手中的力量,并不是像他想象中的那么强大,最起码的一点,在面对那些鞑子的攻击的时候,他无法保证自己的军队不像大明的其他军队一样的崩溃。
像这次的平壤之战,先是据坚城固守,然后是用计谋引诱敌军入伏,虽然是赢了这次战斗,但是,总是感觉不是堂堂正正的对阵。余风不是食古不化的人,虽然他不会迂腐到认为非得摆开阵势和对方野战一场,打败了对方才叫胜利。但是,退一步来说,这一次有坚城可守,下一次呢?若是行军途中遭遇了这些鞑子骑兵呢?他的风字营还能有这样的战力,还能取得这样的战果吗?
他记得明末民族英雄袁崇焕,似乎这一位也是他的做法差不多,都是据城坚守,然后等到攻城的敌军精疲力尽的时候,再来个防守反击。就是依靠这样的战术,袁崇焕当时博了一个“袁蛮子”的称号,后世更是博得一个“民族英雄”的大帽子戴。不管他后来的下场如何不堪,但是,作为这套防守反击战术的先行者,他还是值得名垂青史的,至少,努尔哈赤死在他的大炮下,不算是很冤枉。
想到了这一些,余风又努力的找了一些能够找到的资料,仔细的研究了一下,他发现一个看起来奇怪,实际上,在所有人的眼里都似乎是很正常的现象:自明太祖,成祖后,面对草原游牧民族的侵袭,中原政权基本上就是一个守字,守着守着的同时,还能出城打一下的,实在是屈指可数。好不容易明英宗大发神威,纠集了五十万明军,御驾亲征了一番,却是在土木堡被人打得落花流水,最后连自己都被人逮去了。
由此看来,以步卒为主的中原军队,和以骑兵为主的游牧民族,在先天上就有有着战力的差异,这和士卒本身的战力没有多大的关系,袁崇焕之所以能够打出名气,除了他的这套防守反击为主的战术以外,只怕,更重要的还是和他手中有那么一只敢于和后金骑兵面对面死磕的“关宁铁骑”有着巨大的关系。
那么,在没有关宁铁骑的时代,那朱元璋,朱棣是凭着什么能将以骑兵为主的元朝势力,打得溃不成军,落花流水的呢?好在,关于这两位雄才大略的君主的资料文牍不并难找,余风将这些资料中那些神神鬼鬼的东西,那些歌功颂德的东西去除后,仔细的研究了一下这两位的战例,他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防护,火器,机动!抛开一切的繁文缛节,这三个字,在对着这些骑兵为主的作战中,至始至终的贯彻着他们的作战思想,尤其是明成祖朱棣,更是将这种军事思想发挥到了极致。
在明军对待蒙古骑兵的作战中,始终都是用一种简洁干脆,而又是非常有效率的战术。
在野战中,一旦遭遇蒙古骑兵,火器部队(咱们暂且不去深究他们到底是用的是何种火器,反正就是是用的火药发射,射程威力都远远大于蒙古人的威力的火器)迅速的自己军队的前列进行集结,进行第一拨的打击。在这个时候,如果遭遇的敌军骑兵的速度过快,那么,对于近战能力几近于零的火器部队,无疑是致命的打击,那么,作为防护的刀盾兵,就要为火器部队提供屏障,阻止敌军骑兵的靠近,为火器部队的打击,始终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
在火器部队对敌军的第一拨打击完成之后,随着他们阵前保护他们的刀盾兵,立刻就会撤退到两翼,为身后的骑兵让出战场,蓄精待锐的骑兵部队的快速机动冲击,对于遭遇了火器打击变得混乱的敌军,无疑是雪上加霜,更重要的是,骑兵的冲击,能够从根本上打乱对军骑兵的建制,谁都知道,骑兵如果没有了建制,各自为战的话,他们面对着手持长兵的步卒,并不见得有多少的优势。
最后,就是主力部队出场了,步卒,手持各类长兵器,诸如钩枪(长戟),长矛,斧钺钩叉什么长拿什么,这些步卒,将彻底将遭遇了两次打击,失去了建制的骑兵们送入地狱,这个时候,即便是敌军想脱离战场,完成了冲击任务的骑兵也会将他们堵截回来,而毫无优势的骑兵们,面对着蜂拥而来的步卒,没有建制,没有机动力,甚至连马匹发力奔跑的距离都没有,他们除了引颈待戮以外,没有别的选择。
一项一项比较下来,余风发现,自己的风字营,与屡次重挫元军的明军比起来,有胜过对方的地方,也有不如对方的地方。
胜过对方的地方,无疑就是纪律和士兵的战斗激|情了(士气),用后世的军事智慧凝练出来的练兵方法,强调的就是纪律,就是团队协作,虽然这样也许会抹杀军中一些悍卒的个性,但是,这种纪律,从这些士卒第一天穿起军装,第一天拿起武器起,就无时无刻的都在被他们灌输着。到了战场上,这些纪律很可能就是士兵的本能反应,他们的肢体反应,甚至比他们的大脑反应还要快,这样的军队,只要有了一个灵魂,一个明确的宗旨,无疑在战斗中发挥出来的战斗力是极为恐怖的。
还是以大明的军队为例子,普通的军队中,伤亡达到一成,军队就开始发生溃逃,能将这个伤亡的数值保持在三成,还没有发生溃败的,那就是一等一的强军了,万历年间的戚家军,俞家军,甚至包括袁崇焕的关宁铁骑都是这样的典型。但是余风绝对有信心,即使是战事惨烈,他的风字营即便是伤亡过半,也能重新聚拢,犹有战力,当然,真要到了那个地步,他也算是元气大伤了。只要他余风不死,他相信,他的风字营就不会溃散。
当然,不如对方的地方,也是很明显。余风一直注重火枪兵的建设,甚至一度将火枪兵建设作为自己的建军重心,对于其他配合兵种明显他就忽视了很多。钩枪兵是受了西班牙方阵的长戟兵的影响,但是对于火枪兵的防护,显然余风一直都不是很重视,甚至连现在西班牙方阵中一直都在使用的刀盾兵的兵种,余风都是有选择的忽略了。
作为一个从后世热武器年代穿越而来的人来说,建立一只热武器的部队,才是他的初衷,而且,从风字营成军这些日子来看,所进行的战斗,这样的火器部队,功效的确是很不错。但是,这历次战斗,真正算起来,没有一场是名副其实的野战。而占据平壤之后,余风如果不想止步于此的话,这个问题,他可就再也无法避免不了。
用钩枪兵作为火枪兵的防护,无疑是兵种使用上的错误,将进攻的兵种,放置在防御的位置,虽然短期内看不出什么太大的弊病,但是,一旦成为了习惯,这个弱点被敌人把握之后,很可能现在他这个不重视的问题,就会成为他失败的根源,这一点,他绝不容许。
所以,余风需要一批刀盾兵,一批身材高大,孔武有力,而且有着极强纪律性的刀盾手,在未来的战斗中,这些刀盾手,就是火枪兵的铠甲,保护着火枪兵,而且,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些刀盾手,将会成为风字营中,伤亡率最大的编制,这也是余风对于这次比武另外一个期待,这些人,最好是从朝鲜人和教习营中挑选出来,只有这样的安排,才会尽可能的保证在经历了不断的战斗,还能保持风字营的元气。
第一卷 第二八四章 消息要传回大明了
[正文]第二八四章 消息要传回大明了
------------
? 第二八四章 消息要传回大明了
片山景龙一直在琢磨给自己改名字的事情,在被教习营招募之前,他曾经是北九州某个大名家的武士,从他记得事情起,自己家世代就在为主公效命,他可是一位真正的谱代家臣。可惜的是,即便是他的主公,也不敢违背大将军的锁海令,在一次为主公执行任务中,他离开了扶桑,就永远也回不去了。
他的主公自顾都不暇,怎么肯能为了一个小小的武士,而被大将军抓住把柄,锁海令可是明确的告示,所有在外的扶桑人,不得归国。所以,片山景龙就从一个武士,变成了浪人,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片山景龙正在考虑是不是加入某个船队,成为海上众多靠劫掠为生的海盗之前,他得到了教习营的招募,成为了风字营的一员。
在教习营的日子里,他有一份感到恢复当初家族荣光的感觉。一样的是被人尊敬,一样的是拿着俸禄,这俸禄甚至比他在以前的主公家拿到的更多,而且,他再也不会为主公赏赐下来几个白饭团子,感动得涕零交加了,只要他愿意,营里的那些浇了肉汁的白米饭,他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对于自己的身份,他定位得很正确,自己就是大人,对,这里不叫主公,叫大人,是大人的外籍军团中的一员,是属于大人的外籍武士,吃着大人的粮食,拿着大人的俸禄,过着以前即使是日日拼命也换不来的美好日子,他自然是要为大人效死的。
不过,改成什么名字,这一点让他很纠结,没有得到大人的允许,他可不敢将自己的姓氏改成大人的姓氏,想成为大人的家臣,显然他还是要继续努力,不过,片山景龙这个名字,他实在是觉得现在有点拿不出手,在大人的领地里,一个大明人的名字不仅仅是名义上的荣耀,更是能给他带来许多的便利,他记得听自己的父亲说过,自己的曾曾祖母,也是大明人,那么自己现在改成大明人的名字,也算是溯本追源,他也有大明的血脉的不是。
人有了动力,做事情就比较上心了,从能够听懂几句简单的大明话,到现在可以流利的用大明话和其他营的官兵们吹牛聊天,要不是那从小就在骨子里养成的等级尊卑观念是不是的从他的颌首,鞠躬中体现出来,没人觉得他是一个扶桑人,他现在穿着风字营的军服,就是一个活脱脱的大明将士了。
平壤全军大比武的消息在军中散播开来,他是教习营里最早动心的一批人,作为武士出身的他,本身的技艺那是从小就开始练习的,这一点,他对自己有着很大的信心。虽然他已经很是刻意的在自己教习营里的那些同袍们操练的时候,保持自己的脸上不露出轻蔑的表情,但是在心里,他是对于这些一身蛮力,毫无技巧的家伙,比较鄙视的,这些人,永远都是那些低级武士的前程了,而他,片山景龙,志向绝对不会仅仅于此。
他要成为大人的家臣,成为大人霸业中将来会被后人浓墨书写的一个名字,他要为自己的后代,打下一个无比辉煌的前程。从刚刚结束了战国时代的扶桑出来的武士,又怎么会看不出眼前大人的霸业,已经是有着一发冲天的架势,四艘炮船,数千的铁炮队,还有那个头比人还高的骑马铁炮队,这样的实力,即便是清扫整个北九州也是绰绰有余,他甚至敢说,就说凭着手中的力量,自家大人就是上京洛也有本钱。
这个时候在不表现,以后只怕表现的机会就更少了。而就是眼下,这样的一个机会送到了他的面前,他能够轻易放过吗?很明显,他不会放过,他认为,这个机会,将会使他从教习营中脱颖而出,踏上自己的辉煌之路,将来大人天下布武的时候,他一定是大人身边,最忠心耿耿的武士之一。
他甚至已经想好了,只要自己拿到了赏格,大人肯定会接见的,到时候,自己就不用为改名的时候纠结了,可以直接请大人赐一个名字,也许,大人还有将他的姓氏赐给自己,让自己可以将这个名字姓氏传承下去。
片山景龙毫不犹豫的报了名,而且,在选填的科目上,他慎重的选择了近身格斗,并且注明自己在情报刺探上,也有一定的造诣,他觉得自己也就这两项技能上比较能够拿得出手了,以前的主公家里,可没有专职忍军头目,都是由他一手操办的,只是这项技艺,到了新主公这里,还没从来没有有过用武之地。
他当然不知道,他的表格通过筛选,第二天就送到了内务衙门,而很快,余风也得到了关于他的所有资料。一个教习营的士卒,是扶桑人,还擅长情报刺探,这一点,就已经足够引起内务衙门的重视了,当然,这份表格余风看到的时候,也是咧嘴一笑,这不就是传说中的忍者吗?什么时候,自己的手下也有这样的人才了,倒是可以值得关注一下。
不过这个人有没有见的价值,就要看他在比武中的表现了,如果真的有传说中的忍者那么厉害,倒是自己能够用一用,天机组,精英营,甚至内务衙门,哪里安置不了这个角色,也许,到时候让他继续在教习营里发展,也不是什么坏事情,在眼下教习营虽然很听话,但是,这些番人基本上都是维拉斯科和他的手下招募而来的,那个忠诚度嘛,就很值得商榷了,让教习营里发出一点异声,甚至演化成东洋西洋两派,互相平衡,互相制约,避免一家独大,对于余风这个上位者来说,也是好事情嘛!
不过,这都是小事情了,余风转眼就将这件事情丢到脑后去了,只是嘱咐了自己的亲兵,到时候提醒自己一声,过问一下这个家伙。
余风现在开始忙得很,忙着看从下面从来的这些卷宗资料,都是这大比武中经过了初次淘汰后剩下的选手了,按照余风的眼光,身上有着这样的本事,就算是以前不过是一个大头兵,那么现在每人赏赐他们一个小旗,就绝对不会错的,这些人,不就是标准的士官的坯子嘛!当然,用后世海选的说法,这些人不过是复赛的选手,他们的路很长,真正要冲到最前面,拿到自己科目的桂冠,有得他们们努力拼搏了。
但是,这些卷宗,已经有记档备份的资格了,和内务司先前的那些军官的档案一样,这样人的资料档案,都将被记档,所有存档的人,基本上,可说就是这风字营的骨干了,士兵没有了可在招募,再训练,但是,这些一放出去就可以成为军官,立刻就搭起一只部队的架子的,可没有多少,这都是余风的财富啊。更为难得是,这些人里面,除了极少数的一些新兵,基本上都是见过过阵仗的老兵。
可以这么说,将这些人如果放在相应的副职上锻
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