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呢?关于钱钞的事,今天就谈到这里吧,以后再从长计议,吕思诚听了,也没有再多说什么,立即告辞,退了出去,其他的人也还留在那里,继续讨论改革财政的话题。
脱脱的弟弟也先帖木儿想了想,说:“吕祭酒所说的话,也有一定的道理,但在我们在公堂之上,这么疾颜令色,相互攻击,的确有失朝廷员的体统。”脱脱听了,也点了点头,表示很赞同。那些在场的台官看见脱脱的这种情形,不禁自作聪明,揣摸着领导的意图,他们散朝回到家里后,就立即起草了一份报告,在第二天就提交给了皇帝,他们在报告,严厉指责吕思诚,狂妄自大,有失大臣体统。
吕思诚知道后,感到万分悲哀,觉得许多人都是固执己见,不听劝告,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确很为难。不久朝廷下令,将吕思诚降职为湖广行省左丞。不久,朝廷就印刷制造了至正新钞,向全国发行。
元顺帝至正十年,即1350年,元朝政府又实行了纸币制度的最后一次变革,即发行至正交钞,名曰新钞。至正交钞钞面文字为“中统元宝交钞”,只是加盖至正交钞字样。并采取纸币、铜钱相辅发行的办法,铸造至正通宝铜钱与历代铜钱并用。至正交钞一贯合至元钞二贯,合铜钱一千文。至正交钞无发行准备,是纸币本位制度。这时已是元代末期,是以政府强制通用的不兑换纸币流通作为基本的货币制度。由于恢复铜钱的使用,更加速了纸币的贬值,通货膨胀越发严重,直至钞法全面崩溃。
这样纸钞多而铜钱少,物价飞涨,超过了十倍,全国所有的郡县,都以物质朝廷相互交易,这样就使得公私所积存的纸钞钱币,全部堵塞,无法发行,钱币制度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损害,国家变得更加贫困。元朝更加危机四伏,险象环生。
蒙古铁骑所到之处,不仅仅征服了无数的土地和人民,还有的就是掠夺了无数财富,历史上有无数的记载,成吉思汗的子孙无疑是历史上最富有的富二代!可是,手握最强大的军事机器最大量财富的元朝仅仅不到九十年就灭亡了。
宋朝和明朝都坚守了接近三百年,清朝也是外族建立的政权,也坚守了接近三百年,可元朝从极度的繁华到灭亡仅仅不到九十年。元朝的繁华从历史上可见一斑,元大都是世界最繁华的城市,当时的扬州南京盛极一时,元朝是典型的城市经济。
元朝是外族政权不完全解释这一点,蒙古族从没有主动融入汉族,这仅仅是元朝灭亡的原因之一,和清朝有明显的差别,清朝政权从顺治开始就主动融入汉族,这或许是元朝不能持续的原因之一。
元朝是快速建设和快速灭亡的典型,前期城市经济快速走向繁荣。后期快速衰落,在明朝的建立过程中,朱元璋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消灭同是起义军的张士诚陈友琼,后来对元朝军队的作战基本就成为陪衬,由此可见元朝当时的虚弱,从前期蒙古铁骑的战无不胜到后来的虚弱不堪。根本原因在于哪里?根本原因就是货币制度,葬送了元朝蒙古帝国。
从宋朝开始使用纸币,明朝的前期也使用纸币,但是当时纸币和实物货币都是同时使用的,这样纸币是无法大规模贬值的,因为如果纸币发行量过大,币值下降严重,实物货币必定成为流通货币,纸币退出市场。清朝则基本上不实行纸币,可以这样说,宋明清朝的统治者比较老实,宋明两朝即便发行纸币,也准许实物货币使用,实际上给纸币这个野马套上了缰绳,不至于脱离控制,当然期望纸币不贬值是不可能的。这也是明朝中期废除纸币的根本,这一措施也可以说又让明朝延续了一百多年。
元朝则不同。自始至终,元朝是以行钞为主,相传元世祖忽必烈建都上都城后,曾想仿效宋朝以铜钱为主要流通货币,但有大臣劝阻道:“铜钱乃华夏阳明朝政权所使用的货币,我们起于北方草原地区。属于偏僻荒凉之地,不能和华夏阳明之区相比,我国适用纸币。”忽必烈认为有理,便决定用纸钞而不用铜钱了。从那时开始,元朝一直强行规定使用纸币流通。而且变本加厉的不断贬值,直至灭亡。
元朝的纸币流通主要经历了中统钞、至元钞、至正钞三个时期。这三个时期中,币值最稳定的是中统钞,我想当时的忽必烈也有充足的准备金来发行支撑这些货币的币值,因为战争为大元带来无数的财富,中统钞自然具有稳定的币值;流通时间最长的是至元钞,前后超过了36年,这期间元朝的政权基本稳定,虽然曾经出现几次宫廷动荡,政权基本是稳定的。而发行量最多、贬值最严重的是元顺帝至正十一年。即1351年时,开始流通的至正钞,这种新钞一贯权铜钱1000枚,是以前的至元钞的二倍。过去的交钞或以丝为本,或以金银为本,而这种至正交钞是以纸为母,即本币,实际上以纸为母相当于不要准备金,成本无限接近于零,铜钱为子,本末倒置,同时发行“至正之宝”铜钱,来配合发行纸钞,让铜钱来代表纸钞。目的是印制交钞,以虚代实。大量印刷交钞的结果是使物价上涨10余倍,人民不愿使用,以至于有人用纸币糊墙铺地者,交钞最后形同废纸。元朝政府自始至终是以政府强制手段发行不兑换纸币为基本货币制度的,因为没有了准备金,自然也就无法兑换。
更改钞法发行至正钞的背景是什么哪?至正十年,即1350年十一月,元朝廷下诏成立诸路宝泉都提举司,发行至正中统交钞,每贯值铜钱1000文或至元宝钞2贯,中统交钞与至元宝钞并用。铸造“至正通宝”钱,与历代铜钱并用。这次币制改革,源于顺帝即位后,对贵族、官僚、寺院滥行赏赐,挥霍无度,加上各地灾荒频频,使国库空虚,财政艰难。脱脱再次出任中书右丞相后,集中书省、御史台、集贤、翰林两院等部大臣共同商议解决财政危机的办法,最后决定采纳吏部尚书契哲笃更改钞法的建议,试图以此摆脱危机。发行的中统交钞价值比至元宝钞高一倍。元廷滥发新钞,与铜钱并用,民间舍虚就实,藏钱弃钞。改钞法实行不久,物价上涨10倍,京师用料钞10锭还换不到1斗粟,人民视钞如同废纸。元末战争频繁,郡县贸易多以物易物,钞法变更加速了元朝政府的财政崩溃。
财政崩溃的同时,货币贬值的最大受害者是百姓,自然民心离散,生活难以为继的时候只能造反,朱元璋刘福通陈友琼张士诚都是产物,而后期的元朝军队不堪一击也是这一制度的产物,因为离心离德的士兵组成的军队自然望风而降。
元朝城市的繁华,是以超发无准备金的钞票剥削中下层人民为代价的,这样的繁华注定就是空中楼阁,所以是短寿的。历史上的无数赌徒都是像元顺帝妥欢帖睦尔那样输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