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什么、又有什么目的,哪里是那么好猜的。况且刘伯温现在连沈万三的面都没见过,叫他如何看得透呢?
“是我心急了。不管沈万三什么心思,议和的事终究于我们有利。”
“没错。”刘伯温也道:“这样,明天我们去见一见张士诚。若是他仍旧没有议和的打算,咱们就打道回府。”
“打道回府?”
“难道王将军是怕大帅不准?”
“不是。可我年前、年后折腾了半年多,让我无功而返,多少、多少有些……”多有有些难为情。王小十没说,可刘伯温也懂了。
这趟议和,军中许多将领本就不同意,只是碍于朱元璋,而不敢放肆胡言,却暗地里对王小十的“多事”颇有微词。如今,王小十若是再无功而返,只怕就有得是人在看热闹,有得是风言风语了。
虽然王小十不惧这些,他也相信朱元璋不是听风便是雨的人,可俗话说“三人成虎”,这些流言虽小,可久而久之,却危害极大。
“王将军请放心,大帅不是糊涂人。再说,不遭人妒是庸才,王将军为人洒脱,又岂会在乎这些?”刘伯温一顶高帽子令王小十的头都晕乎乎的。
“好,就听先生的。”王小十答应了。
刘伯温又道:“王将军放心,大帅绝不会怪你。到时候给沐英公子的亲事定下来,大帅必然大为高兴。”
沐英的事,在年节时候他就已经告诉给了朱元璋,也让刘伯温他们的得到了风声。
“而且,若是王将军与小羽姑娘能够早日成婚,大帅只怕会更为高兴。”
“再说、再说……”王小十只当刘伯温是在替朱元璋“催婚”,就是随口的敷衍着道。
而刘伯温这里,却是借此告诉王小十,他和小羽有了婚约,已经算是朱元璋的“妹夫”,看在这亲情面上,慢说王小十没错,纵然有些错事,朱元璋也不会责备他。
朱元璋的这点性情,算是被刘伯温看透了。因为自由父母早丧,兄弟们死的死、逃的逃,为此朱元璋最重视亲情。
…………
第二日一早,王小十与刘伯温便去拜访张士诚。说起来,王小十来了隆平府两次,待了数个月的时间,议和的事情拖拖拉拉也近两月之久,可他还不曾见到张士诚。以往数次,他都是和沈万三在沟通,张士诚仍旧在他的心中保留着一点神秘感。
他倒要看看,这个张士诚究竟长着一副什么模样。
可惜,这一次王小十终究是无法如愿,张士诚没有见他们,声称是身体不适,不宜见客。
这话是张士信传来的。王小十两人前来,代表的就是议和之事。如今沈万三“辞职”在家,自然是有张士信来负责。
“也好。请张将军禀明你家陛下,就说我家大帅吩咐,要王将军返回应天府听命,王将军不敢违抗,明日就启程返回应天。”刘伯温道。如此,也算是向张士诚辞行了。
“这位先生是……”张士信问道。
王小十介绍。“这位是刘先生,在我家大帅帐下为官。”刘伯温并无明确官职,也不好详细介绍。算起来,他就是朱元璋的一位谋士。
“好,请带我家陛下向朱大帅问好。”
两方谁也不曾提起议和之事。他们彼此之间心知肚明,事情却又办了个稀里糊涂。就在这样的也一种矛盾之下,王小十“稀里糊涂”的撤出了隆平府。
第二天一早,张士诚为显大度,命吕珍前来相送。其态度不言而喻。吕珍可是坚定的“主战派”,让他来相送,就是成心想要找王小十的不痛快。
上次见吕珍,是在商议议和的桌面上。那时王小十就看出,吕珍的肚子里憋着一股火。而今再见,吕珍的这股火似乎已经发泄了出来,人也自然神清气爽。
“王将军,山高路远,日后常州再会!”吕珍道。常州是在吕珍手上失掉的,他这是在和王小十叫板,准备日后夺回常州。
王小十不愿理他,微微点头就算过去了。可这时吕珍身后的少年却又插言道:“王将军受朱大帅器重,日后战场上只怕是不多见了。”他在嘲笑王小十上不得战场。
王小十不语,可沐英却没有这么大的涵养。“两位,张士德将军死战常州而不退,其志让人敬佩。若是换了旁人,只怕早就带着儿子逃往湖州了吧!”他说的可不就是吕珍父子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