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安全和财产随时都处在危机的边缘。
人们有了这个想法,只要有能力的人自然都想要住在城市里了,就像现代,有能力的人自然想要去北上广,或者是去外国的国际大都市,而不会想要蜗居在二三线小城市之中了,良禽择木而息,良臣择主而事,这是人本应该去做的事情,所以当城墙出现以后,不可避免的,大量的人就会想要住进城市,而城市也不可避免的就会越来越拥挤,放到现代也是这个道理,只不过现代的建筑大多都是钢筋水泥建造出来的,所以火灾的问题并不严重,但也会带来很多的问题,比如说交通问题,汽车尾气问题,住房问题,医疗保障问题,还有环境问题,这些都是问题。
而火灾便是古代的城市病,因为大量的人拥挤进入城市生活,而古代城市又没有什么城市规划,武士和大名们的房子或许还能够好好规划一番,但平民们住的房子,大多就是随便搭建一下而已,根本就不会考虑到火灾的问题,所以为了节省土地,屋子大多数时候都是连着搭建的,所以只要有那么一丁点的火星,就会立刻燃烧成一大片,最后整个都城也就毁于一旦了。
汴京城自然也是如此了,更何况当年宋朝的汴京城的人口更是远远超出了江户城的人口,火灾的问题自然是更加的严重,这一点也困扰着开封府的大人们,毕竟这里可是天下首善之地,是天子的居所,虽然大火不可能烧到皇帝,但大臣们也是惜命的,要是烧死一个两个国家重臣,那么对于整个国家来说都是一种损失。
所以在当时的汴京城,便设立了一支灭火队,专门负责整个城市的防火灭火,而其中便有一样道具,便是灭火器,那个年代的灭火器和现代喷出泡沫的灭火器不同,那种灭火器有点像是现代的打气筒,只不过打的不是气,而是水,通过这种灭火器,可以把水洒上高处,从而灭掉高一点建筑物的火,而这种灭火器,跟喷火器其实在原理上是相同的。
所以宋朝人本来就有这种构思,只不过相比起拜占庭人把这种想法用在了喷火上,而宋朝人则是用在了灭火上,但如今既然有了这种想法想要改造就自然不是一件难事了,再加上如今的工业技术,早就已经突破了拜占庭那种落后的技术了,在拜占庭一支喷火器所能装载的油不过一升,两升而已,往往装载喷火器中使用。
而宋朝则是可以直接打造一个密闭的铁箱子,然后将油装在其中,一次性便可以装载二十升,如此一来喷火的时间就更加长了,至于喷火器的材质则是用钢铁打造而成,再使用橡胶绝热,比起拜占庭的喷火器自然是更加先进。
而对于油的使用,拜占庭使用的往往是石油,或者是在罗马尼亚采用的没有经过提炼的石油,这种油燃烧效率并不高,而宋朝所采用的油,则是直接从中东提炼出来的油,石油在这个世界上也是分等级的,像罗马尼亚的油就属于轻度油,而委内瑞拉的油就算是重度油,油越轻便代表越纯,就越容易使用,而阿拉伯的油则是最纯净的,即便是现代的跑车,便是直接从油井里拿一桶油装进去,车子立刻就能开,而且不会坏,若是装进委内瑞拉的油,车子不需要跑几公里便会立刻趴窝,因为其中的杂质太多了,汽车的内燃机是根本不可能吃得消的。
通过对石油的提炼,材质的改造以及装载的扩容,这些喷火器的威力要远远超过了拜占庭的喷火器,更为关键的是,拜占庭的喷火器因为完全采用人手的动力去挤压内部的石油,所以发射的范围并不远,大概也就五六米的距离而已,而宋朝的这一套设备,在管道内装载了好几个轴承,虽然也是用手来推拉的,但其所产生的效率要高得多,所发射的火焰也能达到十几米左右,可别小看这么一点距离,在战场上他足以致命了。
就如同现代,虽然食人族部落的村庄中还有不少民众正在逃跑和寻找安全的地点,但只有这两台喷火器冲进去,对着那些还没燃烧的房屋狂喷一通,不需要多久,整个村子的活人,要么被烧死,要么就被活活熏死,根本是留不下什么活口的,这种战法虽然残忍但也最为轻松,可以一次性解决掉所有的隐患,不需要宋朝士兵进入以身社险。
对此徐启明也没有强求,毕竟他虽然对这些食人族文化很感兴趣,但前提却是要保证战争的绝对胜利为基准,宋朝人可不是那些残暴的统治者,他们对于殖民地的土著或许残暴,但对于自己的百姓,却并不会残暴对待,虽然以徐启明的地位,这些士兵在他的眼中,不过只是小兵而已,若是本土的富二代,或许会瞧不起他们,但徐启明既然能够闯荡大海,自然不是单纯的纨绔子弟,对于这些生与死中依旧还能活着的士兵,他是十分敬佩的。
更何况即便是纨绔子弟,对于这些士兵也不敢怎么样,再别说,如今随着各种人权学说在本土兴起,对于人的尊严这种概念也是越来越被人所接受,当然,这种接受范围仅仅限于宋朝本土的人,对于殖民地人,他们是没有丝毫尊重的心思,或许千年前的管子说的便是对的。
衣食足而知荣辱,仓禀实而知礼节,如今的宋朝,人们越来越富,对于道德也是越来越看重了,穷**计,富长良心,这话并不是百分百对,但也倒是有些道理,所以纵然在宋朝权贵会看不起平民子弟,但是直接杀伤平民子弟的事情,近些年来已经很少了,唯有在一些乡间僻壤之所才会偶尔发生,但在城市中,已经不曾听闻过这种仗势欺人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