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狂澜记 > 第十章 韦洵

第十章 韦洵

惠泽包扎,一边抱怨着,“还好都只是些皮外伤,要真有个好歹,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惠泽你也是,平时挺稳重的,怎么今天也跟他俩一样,像野猴子似的。”

    惠泽埋头不敢搭话,徐晋嬉皮笑脸的说,“我们这不是想着,就算受了伤,有你在这里,可以帮我们包扎嘛。”

    “受伤包扎,那万一要被捅死了呢?还指望我给你们收尸吗?”嫣然气呼呼的训斥着。

    “喂,姑娘,”韦洵插话进来,“我也受伤了,你帮我也包扎包扎啊。”

    “本小姐凭什么要帮你包扎?”嫣然把怒气接着洒向韦洵,“要不是因为你,会有人受伤吗?我不给你伤口上撒些盐就不错了,还指望帮你包扎呢。”

    鱼天愍在一旁笑着说,“韦将军,不嫌弃的话,我来帮你包扎吧。”

    “有劳鱼将军了。”韦洵拱手致谢,“今日下手重了,冒犯鱼将军,多多担待啊。”

    “哪里,是我技不如人,再说,阵前交手,哪里有手下留情的,韦将军千万不要在意。”

    “打了这么半天,你们谁赢了?”嫣然在一边不冷不热的问道。

    “打到最后,大家都实在是打不动了,”韦洵望着徐晋和惠泽,“应该是平手吧?”

    “小僧可还有力气啊!”惠泽说道,“只是看你俩动作越来越慢,小僧也不好再使全力啊。”

    “我俩之前都打那么久了,当然没你气力多。”徐晋争辩着。

    “不管怎么说,今日确实尽兴,两位都身手不凡,我韦洵交定你们这两个朋友了!”

    “好了,你们这也是不打不相识啊。”陈庆之笑着说,“酒宴也摆好了,请诸位入座,咱们边吃边聊。”

    “来!我借子云哥的酒,敬诸位一盏!”韦洵端起酒盏,起身说道。

    “小僧是出家人,酒就不饮了,诸位随意啊。”惠泽歉意的说。

    “不管惠泽,咱们喝!”徐晋端起酒盏,一饮而尽。

    大家有说有笑,推杯换盏,正在兴头上,徐晋却开始摇摇晃晃,晕头转向了。

    “徐晋兄弟,这才吃了几盏酒啊,你就不行了?”韦洵大笑着说道。

    “平时也没见徐晋饮酒,估计是不胜酒力了。”惠泽解释着,“我先扶他去休息吧。”

    “这徐晋兄弟,本事倒是高强,可这酒量怎么跟个女人似的,几盏就倒啊。”韦洵嬉笑着。

    “女人喝酒就一定不行吗?”嫣然一拍食案,十分不爽的说,“酒量这东西,各人有高低,何必嘲笑别人!”

    “哎呀,忘了我们这里还有一位女中豪杰呐。”韦洵不以为然的说道,“听姑娘这话,你的酒量应该不会像徐晋兄弟这么差吧?”

    “应该不比你差!”嫣然不耐烦的答道。

    “好!既如此,可敢与我斗酒?”

    “你当本姑娘会怕你不成?”嫣然的气势也起来了,“刚才你们多饮了几盏,我现在就先饮三盏再比,免得到时你输了,说本姑娘欺负你。”

    在场众人的劝阻毫无作用,嫣然一口气连干三盏,喷出一口酒气,“来啊,开始比啊!”

    在大家的注视下,韦洵和嫣然开始一盏接一盏的饮起来。

    大约喝了二十余盏后,韦洵耷拉着眼皮,满脸通红,醉醺醺的朝嫣然说,“没……没想到,你还……有些能耐。”

    嫣然用一只手托着脑袋,一只手颤微微的端起酒盏,“再……再来一盏,你……就该倒了吧?”

    韦洵挣扎着端起自己的酒盏,“我……我怎么……可能输!”然后竭尽全力将嘴唇凑到酒盏的边缘。然而这盏酒,只是灌了两口,韦洵再也坚持不住,全身发软,往前一伏,就趴到了食案上,再也动弹不得。

    嫣然看见韦洵倒了,嗤之以鼻的哼了一声,端起酒盏,使劲仰起头,把酒灌了下去。

    当嫣然将空酒盏重重砸在案上,大家顿时爆发出一阵惊叹与喝彩。

    “杨姑娘真是将门虎女,海量啊!”陈庆之赞叹道,“庆之真是佩服!”

    惠泽关切的跑到嫣然身边,“小姐,没事吧?”

    “没事!”嫣然倔傲的回答,“终于……今天……出了这口……恶气……”话音刚落,便一头栽在了案上。

    第二天的天气似乎更冷了一些。军营的辕门外,大家正在告别。

    惠泽和嫣然依依不舍,“徐晋,我们就回去了啊,你要照顾好自己,有机会我们再来看你。”

    徐晋点着头,“放心吧,我没事,回去替我问候杨大哥和夫人。”

    韦洵也走过来,“徐晋兄弟,希望以后咱们能够一起上阵杀敌,并肩作战。”

    “那你可得跟紧我一点,”徐晋打趣道,“不然我可照顾不了你噢。”

    “谁照顾谁还不一定呐。”韦洵擂了擂徐晋的肩膀,“到时咱们可得比比,谁杀敌更多了。”

    陈庆之向鱼天愍交代好了军中事务,也走了过来,“诸位,咱们就启程回建康吧。”

    回程的路上,嫣然一直情绪低落,也不与大家说话,总是独自骑行在最前面。

    韦洵不明所以,便问身边的陈庆之,“子云哥,这杨姑娘是怎么了?一路上闷闷不乐的样子。”

    陈庆之望了眼韦洵,淡淡一笑,“这姑娘家的心思,你管那么多干嘛。”

    “我是看她不高兴的样子,想关心一下嘛。”

    韦洵又凑到惠泽跟前,“惠泽,我打听一下啊,你们这杨姑娘,可有许人家啊?”

    此言一出,惠泽和陈庆之都瞪大了眼睛,一番不可思议的表情看着韦洵。

    “韦将军,你是真不明白还是装不明白?”惠泽忍不住说道,“你真没看出来?”。

    “我真不明白!我就看出她不高兴……”韦洵一脸无辜的表情。

    “我都看出来了,”陈庆之乐呵呵地对韦洵说,“杨姑娘已经心有所属了,你就不要再想了。”

    今年冬天比起以往冷了许多。进了腊月,建康城里开始纷纷扬扬飘起了漫天雪花,像柳絮、像芦花;像天宫中落下的玉叶、像银河里洒下的宝石。似舞如醉,似飘如飞;飘飘悠悠,忽聚忽散。

    孩子们是最高兴的,这天赐的晶莹之物带给他们无穷的欢乐。文人雅士们也忙着在这唯美的雪景中吟诗作赋,清谈风雅。

    但陈庆之却无暇欣赏这天地间的美景。临近正月,每年这个时候,是陈庆之最为繁忙的,各地州府的年终文书纷至沓来,地方上的官员们也纷纷派出亲信,忙着在那些位高权重的朝臣家中走动打点。陈庆之作为自幼就跟着皇帝的人,又身居主书的高位,自然是那些地方大员们巴结的对象。自义兴回来后,他便终日埋头在官署处理如山的文件,稍有空隙,还要去探望韦睿的病情;而每当回到家,就要应付一堆他甚至都不认识的人的拜访,以及送来的各种财物书信等。

    陈庆之虽然厌恶这种走动的风气,但他也明白“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道理。因此历年来都是书信留下,财物退还。尽管如此,每年却依旧如故,他也不得不疲于应付。

    这日处理完手头的事情,天色已经暗下来了。陈庆之正准备离开官署,手下却禀报说,有人求见,已等候了一个多时辰。

    陈庆之心里嘀咕,“这些人居然都找到官署来了。”本想不见,但听到等候了那么久,还是决定见上一见。

    进来的是一名白面书生,衣着整洁,气质儒雅,眉目间透着一股傲然之气。见到陈庆之,书生恭恭敬敬的行礼道,“学生马佛念,字文才,是中书舍人的门生。见过陈主书。”

    “噢,原来是中书舍人的门生。”陈庆之躬身还礼,“不知找在下有何事啊?”

    “先生知陈主书公务繁忙,故而命学生在此等候,待主书处理完政务,邀您前往府上赴宴。”

    “噢,不知中书舍人设宴,所为何事啊?”

    “先生说,平日里各自事务繁杂,少于走动,大家同是寒门出身,现在临近正月,也该相聚一堂,把酒言欢才对。还望陈主书赏光,否则学生无法向先生交代。”

    “中书舍人如此有心,在下却之不恭。就劳烦文才为在下引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