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国船队不放,用弓箭、火箭袭扰诺国水军,让司马靳吃了不少苦头,就连一艘艨艟,因为救火不及时,直接船毁人亡,只有七八个水兵逃出生天。
诺国船队本就庞大,而且是逆流而上,速度提不上来,就算是顺流,速度也比不上骑兵啊。所以,辽国骑兵的袭扰肯定是逃不掉的。
司马靳当然不会光挨打不反击,水军也有弓箭手,辽国骑兵发动进攻的时候,司马靳也悍然发动了反击,让辽国骑兵损失了几十名骑兵。
不过,几次之后,辽国骑兵就学聪明了,每次远远地发动进攻,看到诺国反击之后就远遁。船队的速度比不上骑兵,自然也难以逃脱出其视线范围之外。
主动权完全掌握在敌人手中,辽国骑兵可以在24个小时之内的任何时间段发动攻击,只要司马靳放松警惕,辽国骑兵就要跗骨之蛆一样,从远处靠近,一通放箭之后,再次远遁,让司马靳苦不堪言。
无奈之下,司马靳只好将这五千人分成五个队伍,轮流防守。虽然说从来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但是现在的情况下,司马靳也只有如此,才能保持整支团队一直处于快速反击的状态。
这个时候,司马靳也只有天天守着,时刻保持小心谨慎,才能不给辽国骑兵可乘之机,减少这一路的损失,毕竟距离逃离辽国边境距离也没多远了。
但是,让司马靳没想到的是,辽国骑兵在诺国船队逃出辽国边境之后,依然没有放弃追杀,又深入了北冰草原两三百公里,才算是放弃了对司马靳的追杀。
司马靳总算松了一口气,不过一番清点之下,司马靳欲哭无泪。五千水军,折损了七百余人,战船、运输船损失了十几艘,其中还有两艘船运送的是从大宋帝国采购神臂弩和豆寸子弩!
弩是古代的一种冷兵器,是古代兵车战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步兵有效克制骑兵的一种武器。弩也被称作“窝弓”、“十字弓”。它是一种装有臂的弓,主要由弩臂、弩弓、弓弦和弩机等部分组成。
虽然弩的装填时间比弓长很多,但是它比弓的射程更远,杀伤力更强,命中率更高,对使用者的要求也比较低,是古代一种大威力的远距离杀伤武器。强弩的射程可达600米,特大型床弩的射程可达千米。按张弦的方法不同,可分为臂张弩、踏张弩和腰张弩等,还有能数箭齐射或连射的连弩和装有数把弩弓的床弩。
弩是一种致命的武器,之所以被普遍使用,是因为不需要太多的训练就可以操作,即使是新兵也能够很快地成为用弩高手,而且命中率奇高,足以杀死一个花了一辈子时间来接受战斗训练的装甲骑士。某些时候(尤其是以骑兵为对象),弩弓被认为是一种不正当的武器,因为它只需要很少的技巧即可操作。
英国的理查一世(狮心王理查)就曾经两次被弩箭射中,并在第二次伤重不治。如此一个伟大人物竟然死在一个普通或低等的士兵之手,对于贵族来说简直骇人,为此,在十二世纪时,教皇就曾尝试以残忍为理由禁止弩的使用。
弩亦弓属,相传为黄帝所造。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四种弩:夹弩、瘦弩、唐弩和大弩。夹弩、瘦弩较轻便,发射速度快,多用於攻守城垒;唐弩、大弩是强弩,射程虽远,但发射速度较慢,多用於车战和野战。
华夏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弩有战国时期的连弩车、秦朝的秦弩、汉代的大黄弩、三国时期的诸葛连弩、宋朝的豆寸子弩和神臂弩。
这其中有用于城池防守的连弩车、诸葛连弩和豆寸子弩,也有单兵使用的秦弩、大黄弩和神臂弩。但是要说弩弓最辉煌的时期,还是宋朝。
神臂弩,又称神臂弓,北宋神宗时发明,弓身长三尺三,弦长二尺五,射程远达三百四十多步,号称其他器械都及不上,成为宋军弩手的制式兵器之一。完颜宗弼《遗行府四帅书》曰:“吾昔南征,目见宋用军器,大妙者不过神臂弓,次者重斧,外无所畏,今付样造之。”
豆寸子弩,也叫三弓床弩,又称“八牛弩”,箭矢以坚硬的木头为箭杆,以铁片为翎,世称“一枪三剑箭”,床弩也可发射“踏橛箭”,发射的时候蔚为壮观,箭支有如标枪,近距离发射可以直接钉入到城墙里面,齐射的时候,成排成行的踏橛箭牢牢地钉入城墙,攻城兵士可以藉此攀缘而上。不论是防守,还是近战,都不是人力可以阻挡的利器。
这其中,比较出名的还有诸葛连弩。诸葛连弩是诸葛亮制作的一种连弩,据说是一种半自动武器,又被称作元戎弩,一次能发射十支箭,火力很强,但是体积、重量偏大,单兵无法使用,主要用来防守城池和营塞。
汉末魏大发明家马钧欲对其进行改进,使之成为一种五十矢连弩,威力更大,但是因为生产很复杂,所用的箭矢也必须特制,所以没大量生产,后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