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
另外还有理学、农学两个研究所,前者主要资助和培养那些对理化现象或远离感兴趣的学生,后者主要工作是良种选育和总结农事规律——比如除虫、翻耕、轮种之类的。
随着陈佑地位的改变,以及他主张理念的传播,书院改制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这一次也一样,徐师进提出了一个建议:允许跳级、设置精英班。
目的自然是为了科举。
虽说有“五十少进士”的说法,但能在官场上有建树的,基本都在三十以前中进士。
而且,官场上的人喜欢提携“少”进。同样条件的两个人,一个比主官年轻,一个比主官年长,多数情况下主官都倾向于提拔比自己年轻的那一个。
所以,徐师进想为书院里的天才少年开一条特殊通道,让他们不必按部就班地学习六年或者九年才去参加科举。
哪怕一次运气不好失败了,也有时间多来几次,好在二十五之前中进士。
至于那些在科举一途天分不高的,老老实实积累六年九年,然后去拼一拼运气。
在徐师进看来,如果真的考不中,放弃科举从事其它行业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这也是他赞同陈佑在书院开设这么多与科举无关课程和机构的原因。
反正大多数人读书,都是为了能发财致富甚至只是为了养家糊口。
只不过,他反对让还没到放弃时候的学生接触理化、医药等东西。他认为这些东西,尤其是能赚钱的医药,会让本该专心科举的学生分心。
说实话目前除了科举,学习理化之类的真可以说是要钱没钱、要权没权,陈佑不能拿学生们的前途开玩笑,也赞成徐师进的想法。所以书院没有面向九年教育内的理化医药等课程。
如今,随着科举选官的数量变多,徐师进就想更进一步为科举服务。
陈佑看着眼前一个接着一个发言的下属们,有些无奈。
难得他们的意见如此统一,哪怕同经学院矛盾比较大的算学院,也认为徐师进的想法非常棒。
然而,这和陈佑的想法不一样啊!
他一直想推动的是各科地位平等,最起码强势科目和弱势科目不能相差太大。
这要是专门为科举选拔精英班以及允许跳级,不就是表明“科举就是高高在上”吗?
可若为其它科目同样选拔精英班,又担心误了在科举上有天赋学生的前途。
说到底,还是当今时代没有那么那么多同官员相差不多的职业!
有水平的好老师不好找,既能当好老师,又能做好管理的文人更难寻。
陈佑若是强行否决徐师进的建议,他真怕这些人当中有请辞不干的。
权衡一番,陈佑只得暂时放下执念,等所有人都说完,他微微点头道:“那就照为贤先生所言。只不过这个标准得定好,不怕标准高了,就怕标准低了,到时候惹人笑话也就罢了,徒耗人力物力才是损失。”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