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我真是皇帝 > 第十四章 信号

第十四章 信号

    刘邦等了很久,没有一个人发言,他也不生气,继续等着。这事很麻烦,刘邦心里很清楚。

    除去作风,大渝还存在官员冗肿的问题,冗肿是因为分布不平衡。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和前世,大部分人都想去大城市生活一样,大渝的官员哪一个不想在富裕繁华之乡做官?

    思想观念没有得到解放,这是其一,更重要的是,大渝的官,有百分之八十都是本地豪族大户出身。让这些从小就养尊处优的公子哥去河西郡那样的野蛮之地做官,比杀了他们难受。

    况且,有人好办事,家里的势力都集中在京畿,江南,扬州等地,放着好好的便利不用,干嘛要去人生地不熟的外地?

    不过,正因为如此,刘邦更要这么做。一来是为了那些发展落后的地区考虑,二来,也是刘邦分流豪族势力,稀释他们在京畿周边的影响力的一个举措。

    豪族子弟去外地做官,难免要带走一部分家族资源——他们都是家里的宝贝疙瘩,有哪个父母,家长会忍心自己孩子孤零零一个去外地?

    分而治之,是上位者常用的手段之一,刘邦拿来解决豪族势大的问题,应该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不过,要达到这个目的,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得到的,刘邦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他有这个资本——年轻。

    要知道,朝中几个最有威望的大佬,最年轻,如林清徐,吴应哲等尚书都已经是四十好几的人了,霍政这样的老狐狸更是年过古稀。

    他们老了,一年不如一年,刘邦却一年更胜一年,此消彼长,等他们老的差不多了,刘邦的翅膀长硬,到时候,要怎么做,还不是他一句话的事?

    还是那句话,柿子要找软的捏,刘邦斗不过这些老狐狸,难不成还斗不过那些小崽子?

    最怕的就是老狐狸们用自己积攒多年的资源,又培养出一个个小狐狸来。这样的事,刘邦绝对不能让它发生。

    又过了许久。

    底下,终于有人发言了,依然是霍政,他身为宰相,百官之首,身先士卒是他的责任,从这一点讲,刘邦还是很欣赏霍政的,至少,他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在统筹所有意见后,霍政道:“陛下英明,河西等地官员缺失的问题确实需要立刻解决,不过,事关国体,还需要谨慎行事。”

    大家都明白,皇帝陛下所说的问题是的确存在的,这个要求很合理,他们没理由拒绝,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至于该怎么施行,这里面还是有许多操作的余地的。

    刘邦点点头“嗯,宰相说的不错,朕也是这个意思,所以才找你们来商量嘛。”

    新任吏部尚书,崔世镜出班拜道:“陛下,微臣以为,应先做一次具体深入的调查,看看究竟哪里最缺官,缺多少,统计完这些,再商议该如何派遣官员的事。”

    刘邦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他淡淡道:“崔卿说的有理,那这事就交给你吏部去办吧?”崔世镜躬身应诺“为朝廷选荐官员本就是吏部的本分所在,臣义无反顾。”

    新任刑部尚书沈成似有所指道:“崔大人恪尽职守,身先士卒,实乃我等臣子之楷模。”其余大臣也都酸溜溜地夸赞崔世镜,谁都看得出来,这是个肥差,不过官员任免是吏部的职责,他们就算想从中分一杯羹,也没有借口。

    有不少人已经开始动脑筋,想着该如何与崔世镜搞好关系,好让他照顾一下自家子侄。

    对于他们打的小九九,刘邦心知肚明,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只要别干的太过分,刘邦也懒的去管。

    他微微一笑道:“这事就这么定了,有件事,朕得提前告诉诸位,朕打算日后封爵,优先考虑有地方为官履历的官员,如果政绩突出,朕也不会吝啬封侯。”

    众人神情一整,大渝虽然日趋衰落,但在爵位分封一事上,历代皇帝都把控的十分严格,非有功不能候,就是低级爵位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得到的。

    只要有地方为官的履历,就能从同龄人中脱颖而出,干的好了,还能封侯,这份奖励不可谓不大。

    “这样看来,去外地当官也不全是坏事嘛”刚刚打定主意,一定要让自家子侄留下的那些人,心中不由又开始动摇起来。

    刘邦脸上带笑“行了,这件事你们下去商量,如果有什么提议,可以写折子送上来,哦,对了,还有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