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华太能干了。
虽然陈永华的才能不再军事之上,但是台湾上下,知陈永华而不知他郑经的大有人在,其民心,军心还是众臣之中的威望,郑经自认要比陈永华弱上几分。
功高盖主。
郑经不恨陈永华,他只恨自己不是一个真正的明主,能主。
若是自己能够有自己父亲郑成功一半的才德,郑经都觉得自己可以非常安心的重用陈永华。
可是,他不是郑成功,也成为不了郑成功。
这点,从当初郑成功死前都没有将国公之位传给自己就可以看出。
对于陈永华的杀心郑经已经升起无数次,可是每次都让郑经强行压下。
他崇拜自己的父亲,也佩服自己的父亲,所以郑经要超越自己的父亲。
陈永华可以被郑成功重用,任凭他施展自己的才华,那么自己也可以。
郑成功想要反清复明,光复大明江山,郑经要用事实告诉父亲的在天之灵,自己能够完成他完成不了的事情。
所以,郑经殚精竭虑,用尽自己的一切力量去反攻中原,让陈永华放手施为,让他尽情展示自己的才能。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郑经发现自己中毒了。
这种毒素叫时间。
随着中原反清势力被一个又一个的消灭掉,台湾一次又一次反攻中原的军事计划失败掉,郑经不得不承认,自己不如自己的父亲,他甚至连沿海地区都回不去。
他也不得不承认,随着时间的推移,台湾在陈永华的手中日益繁华,经济,文化,人口,农业等各个方面巨大的提升,从一个荒芜的小岛,到人口众多,经济繁华的海中巨岛。更从这些方面,让台湾可以完成一次又一次失败的军事计划,却不会伤筋动骨。
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他郑经随着每一次失败威望的大降,而与之相反的是陈永华日益壮大的盛名。
陈永华无反意,这是郑经知道的。
但是郑经不知道,陈永华未来会不会反。
未来有太多的不可预测,而人却又是最为善变的生物。
一面是反攻中原的希望,一面是他郑家传承的安慰,郑经在这两面不停的徘徊着。
杀和不杀让郑经时常夜不能寐。
就在郑经几乎快要止不住自己杀意的时候,冯锡范带来了陈永华在北京失败的事情。
几乎在第一时间,郑经就感觉这是杀陈永华最好的时机。
可是,郑经还是下不了手。
所以,陈永华被暂时罢官。
而孔家军的到来,进一步削弱了郑经对于陈永华的杀意。
因为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将郑经的威望不断推高,似乎在这段时间里,郑经的威望再一次赶上了陈永华的盛名。
而陈永华似乎根本就没有把孔家军的到来当做是威胁,整日里只是在家抱着书,接见来岛交易的洋人。
陈永华的安分守己,让郑经很满意。
可是,满意归满意,当郑经沉浸在彻底击败孔家军的胜利喜悦的时候,陈永华的突然请辞,让郑经着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