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马威,通过制造事端,打造出一场明国武官与日本倭馆众人的“国际纠纷”,然后在朝鲜方面的斡旋下,延缓对方全面接管倭馆事宜的步伐,或者让对方投鼠忌器,息事宁人,而自己掌握在这场角力当中的主动权。
可是碰到这样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对手,胜井小次郎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武力对决只是下策,在对马藩派出军队支持自己之前,光靠倭馆常驻的这些人,是无法和对方的军队抗衡的。对马藩常驻釜山的除了自己这个馆守和直属的武士,加上裁判、代官、东向寺僧、通词、医者,也不过五六百人,一半以上是辅助人员,并没有什么战斗力。
现在武力冲突落败,为今之计,就等着朝鲜官府来调停了。胜井小次郎来到大门口,通过缝隙往外看,希望看到平日接受过自己贿赂的那些官员能站出来,解决眼下的困局。
可是往外一看,朝鲜官员一个没看到,倒是衣甲鲜明、阵列整齐的士兵让他倒吸了一口冷气,这都是精锐的军队啊,而且看他们手中的制式武器,都是清一色的铁炮众注2,那个家伙是打算屠馆吗?如果这些铁炮众冲击倭馆,自己怎么挡得住?
就在胜井小次郎骑虎难下之际,他期盼的救星来了。
李秉政带着崔鸣吉赶到了倭馆外。挤进来之后,崔鸣吉慌乱地对陈雨说:“陈将军,这可如何是好?双方有争执也就罢了,现在还死伤了不少人,该怎么收场?”
陈雨淡定地回答:“崔判书稍安勿躁,局面都在我的掌控之中。倭馆的人寻隙滋事,我部不过是正当防卫而已。现在该争的也争了,该打的也打了,把幕后指使者叫出来谢罪,我也就不再追究下去了。”
崔鸣吉和李秉政均大惊失色。陈雨的人占据了绝对上风,把倭馆方面的人打死打伤好几十号人,现在居然还要坚持让对方来谢罪,这不是火上浇油吗?
崔鸣吉收受了陈雨几百两金子的贿赂,加之忌惮陈雨的武力和手段,不敢指责他的不是,只能急得团团转。早知道会这样,他宁可受国君责骂,也不会到铁山来了,现在碰到这样棘手的事情,该如何是好?
倒是李秉政颇为冷静,斟词酌句地说:“守御使大人,按理说,下官不应该质疑上官的决定,但是您与釜山倭馆的争执与冲突,涉及到朝鲜与日本国的纷争,两国之间无小事,盼大人以大局为重,稳妥处置与倭馆的纠纷。”
——————————————————
注1:江户幕府时期的旗本是指石高未满1万石的武士,在将军出场的仪式上出现的家臣,拥有自己的直属部队,向来为大名所倚重,因为他们是大名政治体系中的新鲜血液,适当的注入可以有效的提高大名政体运作的向心力。
注2:铁炮是日本对当时国内广泛使用的前装火绳枪的称呼,大炮则称之为大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