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杭州,仲秋八月。
中秋才过,却到了秋闱之时。
作为浙地乡试的最后一考,各地考生已纷纷齐聚杭州城,等待着这个能够改变自己乃至整个家族命运的考试开启。为此,早在两日前,城中治安已经比平日里严格了数倍,城门街道各处更是设下了好几队的巡视兵马。
杭州可是自古以来的文昌重地,有宋百年来就出过七八个状元,至于进士更是多如过江之鲫。也正因如此,当地无论百姓还是官员对科举一事更是重视,几乎每年乡试秋闱都会将仪式感搞到极致。
但是今年的情况却总让人感觉到一丝不同,虽然考生依然络绎不绝而来,但人数上却往年要少了三成,这明显是有问题的。因为大宋的科举和后世明清时有所不同,这时考出的举子身份并不能终生沿用,也就是说一旦你未能在次年的会试里被朝廷取中,那接下来就得重新在家乡再考一次乡试以获得进京的资格。
如此一来,只会让每年的乡试考生数量不断增加,完全不存在人数减少的情况。而当这一情况报到杭州知府等官员这儿时,他们却并未放到心上:“这只是今年科举规矩有变才造成的影响,不必太过在意。”只一句话,就把事情给按了下去。
但接下来的一切却表明事情远比他们所想的要严重得多——
八月十九,清晨,天才蒙蒙亮,无数百姓就已自发地从家中出来,想要看一看那些考生赶往考场的宏大场面,趁机让自家孩子什么的吸收一些文气以为将来打好基础了。
可今日当大家出门后却惊奇地发现那些从各间客栈出来的考生手中并没有提着考篮,反倒是有些人手里提了杆棒之类的兵器汇聚成流,直朝着前方街道涌去,就仿佛他们是去参加的武举一般,可实际上,杭州就从来没有进行过什么武举考试。
而当这一队队人马抵达离着考场还有半里多地的一处必经的十字街头后,他们又全都停下了脚步,然后有序地组成了一个巨大的阵列,把个街头堵了个严严实实。
这边的街头本就算不得杭州城里的繁华所在,街道也有些狭窄,现在被大两千的考生这么一堵,顿时就已彻底被截断了道路,若有人再想从外边去科考,或是从里边出来,就得先与他们交涉了。
直到把这阵势摆开之后,才有考生麻利地将路边的两张摆摊用的桌子给拉了过来,由一个嗓门够大的考生站到上头,拿出一张纸来,摇头晃脑,抑扬顿挫地宣读起了上头的内容来。
这篇文章满满的皆是古意用典,骈四俪六的好不佶屈聱牙,直把周围的许多百姓都听了个满脑袋问号,竟是一点都不懂。直到有其他读书人或是考生在旁大声作着解释,大家才明白过来这文中内容。他们竟是在表示对官府突然改变科举内容的不满,并提出若官府不肯改回以古文为考试形势,则所有考生便将罢考抗议,直到官府改变主意为止!
当听完这番意思后,周围百姓一个个全都变了脸色,同时也开始议论纷纷,却不知该作何评断为好了。而那些考生此时也是说到做到,纷纷挺立在那儿,不再往后方的考场看上半眼,并不时有人高声宣讲自己十年寒窗的辛苦,认为官府突然改变科举方式是对自己最大的不公。
时间一点点流淌,周围聚集的人是越发的多了,各种说法也是甚嚣尘上,把个本该肃穆安静的考场周围变成了菜市场也似,当真是前所未见的奇景。
但随后,更叫人惊诧的一幕也出现——
临开考还有半来个时辰时,又有十几个衣衫略显破旧的青年也匆匆而来,在看到这边的架势后,他们虽然略显意外,但还是没有多作逗留,就这么偏着身子就欲从那大两千的人群里穿过去。
只是他们才没走两步,就被一众考生给拦截了下来,还有人气势凌人地盯着他们问道:“你们是做什么的?”
“参加秋闱啊,这时间都快到了,再不去考场可就要迟到了。”其中一个青年急急回道,还拿手扒拉着对方:“劳驾让让,我可是从诸暨县赶来的,好几日路程呢……”但却扒拉不动,反被周围更多的人给围了起来,这让他顿时一惊:“你们……你们这是做什么?”
“你没听我们刚才到底宣讲吗?朝廷不公,居然要在我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