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呀。不过,林上人真的会这么做?”
涂熙才也哆哆嗦嗦,海水还冷,又脱了衣服:“都是是袍泽,说什么风凉话。”
唐翰林的队伍都跳下水,后面一艘小舢板,一霎时就靠了上来,舢板上,一名伍长说:“唐翰林,你们想好了要上岸吗?如果确定了,搜救小队现在要把无影舟收回救援队,你们有一个时辰的时间,不,现在只有不到七刻。如果你们不上岸,我们可以带你们返回玄义号。”
唐翰林说:“我意已决,开弓岂有回头箭!”
舢板上一名桨手用绳子拴住了无影舟。
伍长迟疑了一下,艰难地开口道:“唐翰林,上人震怒呀,我实话跟你说吧,你们下水的时候,上人吩咐,一个时辰以后岸上只要还有一句玄义卫的尸体没有活过来,就要求火夜叉覆盖狙杀,不许一个漏网。你该知道,这样的动静,按我朝典制,那是妥妥的暴之民叩营,不,都不是叩营,是袭杀,袭杀呀。哎,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会这样。”
唐翰林说:“连你都觉得事出蹊跷,必然有缘故,而且我们还是用兵之际,他们都是父老乡亲,是渔民,我就不相信他们是暴之民,圣人之道,才是正道,既然要立新朝,富贵险中求,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况且,他们吃了喝了拿了,一会心下气血平息了,自然就好商量了。不过,仍然要感谢你的肺腑之言,从容这里有礼了。”
伍长被唐翰林的话憋的脸通红,说话也不好,责骂也不好,笑话也不好,悲凉也不好,一时间——可能觉得心里千万头羊驼踏过。竟然不知道说什么。
唐翰林看到伍长神情激动,无言相对,心中老怀安慰,笑着说:“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我也觉得柳三变此诗描绘此情甚好,不过,结果一定是安邦定国,你们且放心吧。”
这时候,前方接人的另一艘舢板也接了四五个人,划了过来,伍长对涂熙才说:“涂指挥,我们这里接了一个火夜叉小组、一个连弩兵、两个辅兵,还有一个自称是红关垭民兵代都头。”
有一个辅兵放下另一个辅兵,一巴掌扇在红关垭民兵代都头洪山脸上:“你个杀千刀的,我弟弟好心给你们的人准备饭食,帐篷,居然被你们的人拽掉了卵子!!!”
辅兵悲愤之中,大家才看到,另一个辅兵身上的外套之下,两腿之间的竟然是被拽掉的。
【注:在特定的吃人肉文化中,除了吃饱以外,特权阶层还以吃——据称可以增强生殖功能的器官为乐趣的恶性】
红关垭民兵代都头洪山看到大惊:“这不是我们的人干的,绝不是我们村的渔民干的。”
辅兵已经快要气疯了,又是一拳捣过去
唐翰林说:“住手,这等狂悖之行,岂是贫苦渔民能够做出来的?!”
辅兵真的疯了,嘿嘿冷笑讥讽道:“唐翰林莫不是眼睛瞎了,我弟弟这个命根子难道是自己拽掉的吗?”
接着抽出腰间的佩刀
涂熙才见势不对,立刻喊道:“控制他!”
伍长一脚踢在辅兵的脑袋上,那个辅兵甚至已经疯狂,没有注意到伍长的脚,结果头被踢到一边,又碰上船帮,晕了过去,佩刀叮叮当当落在船舱。
涂熙才脸色不善:“唐翰林,我看你还是马上跟船返回玄义号吧。”
唐翰林被自己的神圣情感激励了:“你们快快返回吧,我必要为民请命。圣人之德,德被苍生!”
涂熙才情绪也越来越激动:“为民请命?迂腐、迂阔,唐翰林要效法宋襄公之仁吗?”
【注:宋襄公之仁,语出《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宋襄公之仁是一个非常典型意义的历史典故,说的是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在与楚国的泓之战中,由于坚持自己的“仁义”战术而失败,从此,人们便将宋襄公的这种战术思想称为“宋襄之仁”。
由于后来历代王朝,内圣外王和仁义思想的推广需求,这个典故一般都被冷藏。】
【注:事情发生在鲁僖公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前638年;
楚人进攻宋国以救援郑国。
春秋五霸之一宋襄公准备应战,大司马固劝阻说:“上天丢弃我们商朝后代已经很久了,您想复兴它,这是违背上天而不能被赦免的。”宋襄公不听。
宋襄公得了楚军伐宋的信,就带领军队日夜兼程回国自救。在泓水(今河南柘城县北)以南摆开阵势,准备迎击楚军。
楚国的成得臣派人下战书。
宋国司马子鱼对襄公说:“楚国派兵来打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救郑国。我们放弃郑国和楚国讲和,楚军就会退回去,不可交战。”
宋襄公说:“昔日齐桓公兴兵伐楚,今楚军来打我们,我们不与他交战,怎么能继桓公的霸主之业?”
子鱼又说:“宋国甲不如楚坚,兵不如楚利,人人不如楚强,你依靠什么来战胜楚军?”
襄公说:“楚兵甲有余,仁义不足。我虽兵甲不足,但仁义有余。以有道之君,避无道之臣,我这样活着还不如死了的好。”
说完,就批了战书,约定十一月一日在泓水以北与楚军交战,还命人制了一面大旗,旗上写着”仁义”两个大字。
约定交战的那天早上,楚军陆续渡泓水北进,子鱼劝宋襄公趁机袭击,说:“楚兵多宋兵少,此时动手,我们可以得胜。”
襄公指着大旗说:“你看见‘仁义’二字吗?我是一向主张仁义的,怎么能在人家渡江只渡了一半就袭击呢?”
子鱼暗暗叫苦。
过了一会儿,楚军全部渡过了一泓水,成得臣手执长鞭,指挥军士,东西布阵,气宇昂昂,旁若无人。
子鱼又劝襄公说:“楚军的阵势还未布好,赶快打吧,错过了这个机会,我们就危险了。”
襄公厉声地就:“咄!你贪一击之利,不顾万世之仁义?怎么袭击人家未布好阵势的军队呢?”
子鱼又暗暗叫苦。
楚军列好阵势,兵强马壮,漫山遍野,宋兵见了都很害怕。
此时,两军一齐擂鼓交战。
襄公自挺长戈,带着公子荡和向訾守二将及许多门官,驾着战车向楚军阵营冲去。
成得臣见来势凶猛,就暗传号令,开了阵门,放襄公一队车骑进来。
子鱼随后赶上去护驾,襄公已装进“口袋”里了。
楚将斗勃和蒍氏吕臣在阵门挡住宋将子鱼和乐仆伊,两对儿厮杀了一阵,宋将华秀老冲出来牵住了斗勃,子鱼拨开刀杀入楚阵,见楚军甲士如林,把襄公团团围住。
宋将向訾守血流满面,大声叫喊:“司马快来救主!”子鱼跟随向訾守杀入重围,只见公子荡身负重伤倒在车下,“仁义”大旗已被楚军夺去了,襄公数处受伤,已不能起立。
子鱼急忙把襄公扶到自己的车上,历力杀出,好不容易脱离了楚阵,所随门官全部战死。
乐仆伊和华秀老见襄公已离虎穴,也就各自逃回。
成得臣乘胜追击,宋军大败,死者不计其数。
宋襄公大腿后受箭伤,跟随宋襄公的卿大夫子弟任护卫的被歼灭。
都城里的人都责怪宋襄公。
宋襄公说:“君子不两次伤害敌人,不擒捉头发花白的敌人。古代的作战,不靠关塞险阻取胜。寡人虽然是殷商亡国的后裔,不攻击没有摆开阵势的敌人。”
子鱼说:“国君不懂战争。强大的敌人,由于地形狭隘而没有摆开阵势,这是上天在帮助我,把他们拦截而攻击,不也是可以的吗?可是还害怕不能取胜。现在强大的国家,都是我们的敌人,虽然是老头子,捉了也不能放,管什么头发花白不花白。说明国家耻辱是什么,以此教导士兵作战,目的就是为了多杀敌人。敌人受伤而没有死,为什么不可以再次打击他一次?如果爱惜敌人伤员而不再打击,就应该一开始就不伤害他;爱惜那些头发花白的人,就不如向他们投降。军队,由于有利才加以使用;战鼓雷鸣,是用声音来激励士气。有利而使用,在狭路攻击是可以的;鼓声大作鼓舞了士气,攻击没有摆开阵势的敌人也是可以的。”
宋襄公由于受伤过重,第二年就死了,可是人们还一直笑他,后人把对敌人讲仁义的可笑行为,称为“宋襄之仁”。
请大家注意一个类似的对比——
贫家子弟陈汤,在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陈汤和甘延寿出使西域,共斩杀丁关氏、太子、名王以下1500多人,
取得大胜后,甘延寿、陈汤给朝廷写报告,其中有一句流传千古的话: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但是史书中,多提到这句话,但是对陈汤则极力丑化和淡化。】
唐翰林说:“住口,涂熙才,你也是读圣人之书的,圣人之道其容你诋毁,又是你能够诋毁得了的吗?”
说罢,对着七位桨手说:“诸君,随我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