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的一百多年前,有一家叫肖尔斯的公司,在当时来说,是最大的一家专门生产打字机的厂家。
在那个年代,机械工艺本身不够完善,很多零件的制造其实是比较粗糙的,比如弹簧,不够精细,弹力欠缺,使得字键在击打之后的弹回速度较慢。
以前的打字机可不是现在矮矮的键盘,而是一根根长长的弹簧顶起来的按键,每个按键都有几公分高,而一旦打字员击键速度太快,就容易发生两个字键绞在一起的现象,必须用手很小心地把它们分开,从而严重影响了打字速度。
作为一家打字机生产公司,发生这样的事情当然很痛苦,为此,公司时常收到客户的投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肖尔斯公司的设计师和工程师当然想解决这个巨大的痛点。
于是无数想法碰撞,无数创意在闪耀,后来有一位聪明的工程师提议:打字机绞键的原因,一方面是字键弹回速度慢,另一方面也是打字员速度太快导致的,既然我们无法提高弹回速度,为什么不想办法降低打字速度呢?
在无计可施的时候,这无疑是一条新思路。
降低打字员的速度有许多方法,而其中,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打乱26个字母的排列顺序,把较常用的字母摆在笨拙的手指下,比如,字母“o“、“s“、“a“是使用频率很高的,然而却放在最笨拙的右手无名指、左手无名指和左手小指来击打。
相反,使用频率较低的“v“、“j“、“u“等字母却由最灵活的食指负责。
结果,在工艺达不到水准的情况下,这种延续无数年的“qerty“式组合键盘诞生了,并且逐渐定型。
后来,由于材料工艺的发展,字键弹回速度远大于打字员击键速度,但键盘字母顺序却无法改动。至今出现过许多种更合理的字母顺序设计方案,但都无法推广,可知社会的习惯势力是多么强大。
因为工艺不到位,一个有着明显缺陷的电脑键盘,却也被习惯所致,硬生生的造就了无数人的打字方式。
而在十年后,华夏甚至还有很多人还以为,学会键盘盲打是多么厉害的事情,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打字的时候,刚开始各种别扭的按键其实是很不合理的。
当然,哪怕再好的键盘,其实也不可能完全适合华夏人使用,毕竟所有的键盘,都是建立在英文打字的基础上创建的,可以说,一款真正符合华夏人使用习惯的键盘都没有。
这里面有几个原因,其中一个是,要能获得系统支持,键盘是为了电脑服务,而电脑是源于搭载的系统。
一旦系统不支持的键盘,那么这个键盘就等于摆设,根本没办法使用,所以这也导致,寻常人绝无可能解决这个问题。
而要搞定微软支持其他的外置键盘,就必须开放端口,这可涉及到微软的核心程序,哪回轻易开放!
华夏的技术,想说服微软……再过几十年吧。
只是作为一个顶级的电脑技术人员,自然不会使用缺点一堆的键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