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乾顺一万个不想跟帝国开战,可对方已经来到了自家的国土上,不战就只能投降,所以他没有太多的选择。
夏州因为跟原来的宋境接壤,所以算是西夏少有的坚城,算是易守难攻,兵家必争之地。
可惜在这个时代,由于有了火药,再也没有了坚城和堡垒,因为火药可以使任何坚固的东西变得脆弱起来。
西夏人不急损耗的防守着夏州城,而帝国军则用火炮轰塌了整整一面城墙,随后就是入城的歼灭战了。
连战皆败的西夏军彻底被打没了士气,而且他们的国主李乾顺,也早在数日之前离开了夏州,退到了西夏的国度兴庆府,准备在这里继续依靠城市进行防守。
清理了夏州城的十多万西夏守军之后,帝国北路军团稳稳的向前推进,终于抵达了兴庆府外。
北路军的三大军团并未立刻展开进攻,而是在兴庆府外建立了稳固的营地,就这样望着敌人悠闲的休整起来。
其实这么做并不是帝国的北路军失去了进攻欲望,而是他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所以不得不延缓了攻击的势头。
大军出行最重要的就是粮食和食水,尤其是这种动辄几十万的军队,完全可以将沿途所有的树叶和草根都吃光,每一天的消耗都是天文数字。
历朝历代一般来说,进入敌境的大军都会选择就食于敌,也就是四处劫掠敌方的百姓来供给大军。
这件事虽然听起来很冷酷无情,但实际上每一支军队都是这么做的,帝国军也不例外。
而在连年大旱的西夏,如今是真的找不到了足够的粮食,来供应这支数量庞大的军队食用。
没有遇到任何西夏反抗力量的北路军,同样也遇到了给养的问题,所以岳飞等帝国将领将南路军分散开来,四个帝国军团各自向西夏其他的地区进军。
北路军面前就是西夏的主力,而且也已经将西夏国主李乾顺和他剩余的兵力都压在了兴庆府中,此时自然不能分兵到其他地方寻找粮食。
再加上连番大战之后,北路军中不光是粮食和食水短缺,最重要的是弹药等军备物资也消耗的七七八八,所以只能暂时停止了攻击,等待后方的物资运送过来。
这件事也是对帝国运输能力的一次考验,后勤人员必须将大量的辎重先运送到呼和浩特和延安府这两个转运大城中,随后再从这两处,向北路军所在的兴庆府,还有北路军正在征剿的西凉府一带运输。
在这个时代中,喜欢修建道路的国家只有帝国了,而西夏这种国家在城市之外,自然是不存在什么道路的,这给运输队伍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虽然北路军遇到了后勤方面的问题,但是西夏人如今已经被打的失去了热血和斗志,兴庆府内的全军上下似乎都跟自家的国主李乾顺一样,没有了任何反击的欲望。
当帝国北路军补充了弹药和其他给养,整装待发,再次大举进攻的时候,那也就是西夏国被灭的时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