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人世间 > 第一一九章 电视编辑

第一一九章 电视编辑

地告诉牛木林道:“总书记都知道我们的《先锋之歌》栏目了!你是我们电视台的骄傲!是我们新闻工作者学习的榜样啊!”

    早已经习惯了被别人冷落和忽视的牛木林,突然受到王路明如此热情洋溢的表扬,一时间感到非常不适应。他木讷地望着王路明快速抖动的嘴唇,不知道是应该感谢他呢还是应该憎恶他。

    从此,牛木林像是家雀变成了金凤凰,成为电视台领导大会小会表扬的对象,成为用作激励其他记者的榜样和标杆。

    牛木林倒是宠辱不惊,继续用心地做着自己的节目。

    乌鲁木齐有一名女送奶员,因为10多年来默默无闻的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被评为全国的劳动模范。在一个寒冷的早晨,她在送牛奶的路上被汽车撞断了大腿骨,被人们送进了医院。

    各级领导和各族市民纷纷前往医院,看望和慰问这名女劳模。

    牛木林接到组织部安排拍摄这个题材的任务以后,决定打破以往宣传先进模范的固定模式,采用回忆女劳模送牛奶和市民关爱受伤女劳模的方式,讲述女劳模和市民之间互相关怀的故事。

    他精心编导的专题片《爱在这里凝聚》在电视上播出以后,引起了社会上的强烈反响。这部专题片先后荣获了全国城市电视台新闻专题一等奖等多个奖项。

    牛木林一跃成为电视台炙手可热的专题片编导。

    牛木林一方面在事业上辛勤耕耘,屡有斩获,另一方面在个人生活上也有了收获。电视台的一些热心人,特别是他的师傅贾立科看到他的生活比较艰苦,为了他的婚事花费了不少的精力。经常在完成采访新闻以后,贾立科就会提议道:“咱们去给小牛找对象吧!”

    1991年春节,牛木林与一位祖籍是陕西省西安市西大街的回族姑娘结婚了。年底,他们有了自己的儿子。牛木林给儿子取名叫牛英杰,经名叫做苏莱曼。

    牛万山和巩腊梅从阿勒泰的181团来到乌鲁木齐,为牛木林照看孩子。

    不久,牛建疆和牛建蒙也陆续来到乌鲁木齐,找到了一份工作,开始在城市的企业中打拼。

    这一年的夏天,牛木林带着一个摄制组驻扎在北郊的六十户乡,拍摄反映联合村党支部带领农民致富的专题片。他们白天头顶烈日工作,晚上睡觉忍受蚊虫的叮咬,非常辛苦。

    等到中午吃饭的时候,党支部书记的爱人端上来一盘子青椒炒羊肉片,端端地放在了牛木林的面前。

    牛木林知道这个村的村民全部都是汉族,心里头早就做好了克服饮食困难的准备。他没有想到的事,村民已经为他作了周到的安排。

    牛木林抬起头来,好奇地问道:“大姐,你怎么知道我爱吃羊肉?”

    党支部书记的爱人笑着回答道:“我提前摸了一下情况。这是我早晨骑着自行车跑到米泉县的回民牛羊肉店买的。你放心地吃吧。”

    牛木林感激地说道:“真是麻烦你了。明天不用再去买了。这么多的蔬菜,我都可以吃的。”

    村民的真诚和淳朴深深地打动了牛木林的心。他们用心拍摄,精心制作,完成了一部质量上乘的纪录片《乡村带路人》,荣获了全疆纪录片评比一等奖。

    一天,牛木林正在专题部的办公室写稿子。

    办公室里来了两个陌生人。他们和专题部的张编导一起讨论拍摄反映改革开放大型专题片的方案。

    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迟疑地念道:“专题片的开始语是,这不是巴黎,也不是伦敦或者东京,这里是乌鲁木齐。”

    牛木林不假思索地插话说道:“这句话不太好。巴黎、伦敦和东京是外国的首都。如果是拍北京可以和它们比较。乌鲁木齐只是一个省会城市,和它们比较不仅不对称,而且也比不上,反而让观众感觉到很假。”

    一个穿着中山装、长着国字脸的中年男子睁着圆圆的眼睛,盯着牛木林看了几秒种,然后问道:“这个小伙子说得也对。你说说看,怎样开头才合适?”

    张编导向他们介绍道:“这是我们专题部的骨干牛木林。小牛,这是市委宣传部的新闻处长孙立民。”

    牛木林此时只有创作的激情,并不懂得畏惧眼前的新闻处长,出口成章地说道:“这里曾经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座驿站,这里曾经是水草丰美的牧场。如今,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这里已经变成了一片炽热的土地。”

    孙立民的脸上露出了满意地笑容。他斩钉截铁地说道:“好。就用小牛的这段话开头。”

    一次,牛木林到市委请领导审看电视片。

    看完片子之后,一位领导脸色严肃地问道:“小牛,你们的王台长是不是工作作风漂浮、生活作风不正派?”

    牛木林回答道:“说不上不正派,就是不拘小节吧。”

    部长又问道:“听说他在食堂里公开吃别的女职工盘子里的菜?”

    牛木林感到领导有点小题大做,不以为然地说道:“这算什么大事啊?”

    另一个人接上话说道:“白天敢吃人家盘子里的菜,晚上难保不钻到人家的家里去。”

    牛木林表情迷惑地望着他们,不知道该说什么。

    不久,王路明果真因为犯了严重的一系列错误被市委免去了副台长的职务。

    牛木林和电视台一些正直的职工心中既感到高兴又十分地惋惜,虽然正气终于压倒了邪气,可是,毕竟他是一个堂堂的副台长,怎么说拿掉就一下子拿掉了呢?

    在市委宣布任命电视台新领导班子的干部大会上,牛木林惊讶地发现,接替王路明分管新闻宣传的副台长是原新闻处的处长孙立民。

    孙立民为人正直,嫉恶如仇。他上任伊始,大刀阔斧地整顿电视台“庸、懒、散、拖”的不正之风和“痞子”“游记”作风,决心彻底清除王路明在社会上和单位内部造成的恶劣影响。

    一天,孙立民来到专题部,审看牛木林创作的专题节目。

    他突然发现孙立民的脸色凝重,思虑重重,便关心地问道:“孙台长,您看上去没有精神,是不是生病了?”

    孙立民长叹了一口气,委屈地说道:“唉,没有想到电视台的工作这么难做!总共只有100来人的效单位,竟然有30多名职工联名给市委写信,要求继续挽留王路明在电视台工作。他犯了那么多而且是那么严重的错误,居然还有三分之一的职工拥护他!真是让我无语啊!”

    牛木林这才明白孙立民情绪不好的缘故。他口气坚决地说道:“孙台长,绝对不可能有那么多的职工参与写信。电视台与王路明关系密切的就那么几个人,怎么可能有30多个人呢?您说一说,写信的人都是谁?”

    孙立民迟疑了一下,说道:“李娜、马晓莎、毛慧敏……”

    牛木林情绪激动地打断了孙立民的说话:“李娜、马晓莎、毛慧敏都是勤勤恳恳工作的业务骨干,做人非常正派,从来不参加拉帮结派的活动。她们平时对王路明的所作所为都感到不齿,盼望着单位的风气早一点好转呢,怎么可能还给市委写信挽留他呢?”

    孙立民听了牛木林的话,感觉到眼前一亮,看到了电视台的正义和希望。他认真地问道:“小牛,你确定吗?”

    牛木林斩钉截铁地回答道:“您放心,我敢打百分之百的包票。”

    孙立民果断地说道:“那就好。有了良好的群众基础,电视台的什么事情都好办。我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新闻宣传上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