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对石田三成辛辛苦苦查出来的账目问题,平手汎秀仅仅做出两人撤职减俸,四人平调闲差,一人公开训斥,五人私下警告的处分。
对于御商和郡代们而言,堪称是雷声大雨点小了。
但平手汎秀自己却觉得本来就没什么雷声。
对外解释,派伊奈忠次和长束正家去关东是正常调令,而让新人整理财税资料,则是为了准备下一次的出征。
这个话题无疑比“查账”更能吸引眼球。
如今西国、四国、近畿、北陆、东海、关东各地都已经大抵安宁下来,不敢说高枕无忧,起码在平手内府的威慑下短期没有人会跳出来找打。
那么说到“下一次出征”,唯二的目的地就只剩九州和东北了。
如此,“落跑公方”的问题也可以顺带解决。
再往后,很有可能就是一个崭新武家政权的正式建立,以及随之而来的封赏安排了!
也就是说,是最后一次斩将夺旗大显身手的机会了。
接下去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天下多半不会再有大规模的战事出现。这对于拿锄头拿算盘拿笔墨拿佛珠的人来说大概是好消息,但对于靠刀剑吃饭的人就截然相反。
不趁机赚一笔养老的,日后可得怎么办?
有一些格外聪明和敏感的武士,或许大致已经明白了平手内府对未来的预期规划,大部分的人应该暂时还看不明白。
但是无论如何,权力、地位与富贵肯定是要靠功勋来换的,这一点世所共知。
四方英杰积极请战的热情,是毋庸置疑的了。
不过——
去年的小田原征伐之时,平手汎秀只对自家直属兵力做了全方位妥善准备,但却高估了各地诸侯的组织度与后勤能力,以至于在大雪天遇到不小的麻烦。
现在吸取了教训,特意制定了一个草案。
规定今后外样大名奉命出征之时,统一按照距离集结点的脚程,结合领地的知行数量,来决定各家势力队伍的规模和组成方式。
三日之内的邻近者,每万石需要出士兵二百人,役夫六十人。
三日到七日之间的,每万石需要出士兵一百六十人,役夫八十人。
七日到十五日之间的,每万石需要出士兵一百三十人,役夫一百人。
十五日到三十日之间的,每万石需要出士兵一百人,役夫一百二十人。
超过三十日的,一般不要求出征。若特殊情况接到命令,每万石需要出士兵六十人,役夫一百四十人。
当然,距离路程数字,不是由各家自行衡量再来申报,而是由中枢奉行测算后给出结果。如果绝对不对倒是可以来讨论。
所有“士兵”必须是十四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男子,至少具备皮笠、具足或在此之上程度的防具,持有长枪、弓箭、太刀、铁炮至少其一的武器,抑或旗帜、太鼓之类的必需品。年龄、性别不合规定但确实有能力战斗的,可以放宽要求,然而装备的要求不可放宽。
而役夫就简单了,专门负责运辎重,搭帐篷,管理牲畜,保存箭矢弹药,乃至必要时生火做饭等等。原则上有一个“能以人力背负两斗半玄米(大约65斤)”的标准,不过也不是硬性的。
补给标准是士兵每人每天八合粮食(约1kg),役夫每人每天六合粮食(约0.8kg)。
诸大名军事组织度落后,战兵、辅兵不分的情况,一时半会儿靠他们自觉自愿是解决不了的,那么就依靠命令强制推动。
同时也能从一个侧面促进“士农分离”的过程,削弱各地诸侯的反抗力量。
目前扶桑天下普遍的情况是,大名一声令下,锣鼓敲响,领内没瘸没病的青壮年都悉数上阵,每万石对应六百到八百的农兵,有的时候甚至达到一千以上。
也就是说,一个二十万石的大名就有能力拉出一万五千左右的队伍。虽然这种队伍是完全没有远征能力的,也无法在农忙期间集结,但足够应付近距离低烈度的合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