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还做不到吗?我的人负责正面抵挡敌军,甚至正面突破敌阵。你带着几万新兵,主要任务,就是跟随我的人马一起冲杀。除了壮声势,也能帮忙照顾到战场很多顾及不到的地方。”
事实上,这也是古代战争的常态。一般而言,10万大军,最多两三万人是主力精锐,负责打硬仗。其余大部分人,其实主要是负责喊666,以及跟着捡便宜。
若是前面精锐打赢了,他们就跟着一起冲,覆盖更大面积,捞取战功。若是前面打输了,那就拼命逃跑呗。
所以,别看古代动不动几十万大军的。真正能打的精锐,能占一两成就不错了。所以,才有了超过一成伤亡就容易崩溃的说法。没办法,最能打的老兵也就占个一两成。而且,经常排在最前面(欧洲佣兵的习惯)。若是前排老兵死差不多了,这仗就没法打了。
这个问题,在这个年代的欧洲战场特别突出。因为,欧洲人这个时代战阵的特点就是前三排是老兵,后面全是新兵。前排老兵要是被打光了,指望后排新兵能顽强战斗,比指望母猪上树都不靠谱。
但是,你也不能说后排的新兵们没用。因为,这些新兵还有一个功能——打顺风仗!
独当一面新兵们不行,但是,跟在凶悍的老兵身后捡便宜,却是绝大部分新兵都能做到的。而且,无师自通。或者说,这是人类的本能。这种做法,也叫抱着大腿捡便宜。
可千万别小看新兵的打顺风仗的能力,一旦打顺了,这些新兵不但能迅速成长为老兵。而且,对于敌人的打击,也是效果倍增的。
面对逃跑露出后背的敌人,老兵和新兵差别不是很大,都是捡便宜。而若是老兵数量不足,即使击退了敌人,也没法通过追杀消灭敌人。无他,敌人太多,追杀人手不够了。若是让敌人大部分都逃出生天,重整旗鼓,那又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对抗。
所以,新兵打顺风仗的能力,对于战争也很需要。不但可以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给敌人造成的伤害也非常大。
此外,战斗结束后,获胜的一方,也需要大量人手驻扎在占领区,巩固胜利果实。这个时候,用老兵显然浪费。用积累了一点战斗经验的新兵,显然是最合适的。
除了上面两点外,人数越多,也越能给战友们带来更多的自信心。而在冷兵器时代,甚至是热兵器时代,信心都是很重要的。
当然,这是马林让施贝尔“明白”的理由。实际上,他要的是五万精锐。若是施贝尔能带来5万以上山民新兵,只要跟在马林率领的主力后面打打顺风仗,很容易就能积累战斗经验,成长为老兵。到时候,就能发挥出他们最大的作用了。
……
“可是,让我单独去募兵,我没有足够的钱粮啊。而且,我也不能公开接受北海过的钱粮支持。否则,一样会被诸侯老爷们阻拦的……”听了马林的安排后,施贝尔提出了异议。
按照马林的安排,他和他的手下们回到德意志南部山区招人。但是,人招来了后需要养着。若是几百几千人还好,要是几万人……得准备很多的钱粮先养着……
而作为一名“扑街”的佣兵团长,理论上,施贝尔是出不起招募士兵的钱粮的……若是突然拥有了能养活几万大军的钱粮,不被怀疑才怪……
所以,马林必须“捏造”出一个第三方“金主”出来。这个“金主”,必须能提供足以养活几万山民新兵的钱粮。而且,还不让人怀疑到北海国的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