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小说网 > 武侠小说 > 明末大宗师 > 第104章 制衡

第104章 制衡

    中华九州,在这块土地上,每天会发生太多出乎意料的事情,身为皇帝,即使拥有李赤心的浪潮系统,要处理分析的奏折也是过多了。因此,一心想做个好皇帝的朱元璋,宵衣旰食地勤政、勤劳、勤快……

    不过,天下大事岂是一己之力能够包揽的,所以别管他自己与后代子孙是否勤政、敬业,这处理天下大事的重任还是要靠群策群力。可是,从朱元璋这个大明朝的老祖宗开始,就忌惮文人,又怕武人效法黄袍加身篡了老朱家的权,所以就祭出了自以为万安的法宝——制衡!

    所谓的帝王之术,其实也就是制衡之术。可能是觉得文官嘴炮武将实锤,所以依文抑武就成了强势皇帝的法宝;老朱家的子孙们忌惮文官、害怕武将,所以又创造性地祭出了锦衣卫制衡百官,东厂监督锦衣卫,而西厂又用来监视东厂的连环套。

    其后的皇帝们更是玩出来新花样,他们为了解决时间不够用的问题,将皇帝的权力分解为票拟和批红两部分。所谓的票拟也称条旨,指的是大臣代替皇帝阅览奏折,草拟对各种奏章的处理意见,并将这些意见附于奏章之上,送给皇帝御览。

    而票拟的权力,一直是由内阁大学士行使的,他们用蓝笔将事情的处理意见写在奏折上,交给皇帝。这样一来,远没有朱元璋这么敬业的子孙们,就拥有了更多的业余时间,他们泡妞、喝酒、炼丹,甚至还出了个宇宙第一的九级木匠。

    这样一来,由制衡术引导的大明朝,在宦官与文人的交替成长、消磨中,逐渐走向了崇祯朝。

    常戎出京后,本是要与吴孟明分道扬镳,他领人准备赴通州,过香河直奔滦州,可是到了香河后,自己收到提督太监曹化淳的传书,说是锦衣卫已经捉到了一名通匪的老秀才,据口供所述,与他同行出京的三人颇为可疑。锦衣卫都指挥使吴孟明,已经亲自带领锦衣卫、以及东厂十虎,赶赴保定府辑匪捕盗。

    这一路虽说是百里之遥,可常戎放开脚力,三、五里间竟然疾逾奔马;不过这下可苦了他带着的东厂番子们,不出二十里便分出了高下;初时,还有人能够远远坠在他的身后,渐渐地,常戎已经将众人落得不见了踪影。

    见这样不是办法,他只得与众番子约定,两天后大家在保定府的白洋淀会齐;安排妥当后,他自己当先一人,施展登萍度水之能,急若流星地向保定府赶去。

    虽说一来一往耽搁不少的时间,可是常戎自幼入宫,就被曹化淳收在了门下,二十多年的苦功,加上他天资聪颖,便如鹤立鸡群一般的,从曹门众人中脱颖而出。

    就其功法的渊源来讲,曹化淳师门与红氏的师承颇有瓜葛。元末明初之时,中华大地烽烟四起群雄割据,各门各派纷纷派遣英雄豪杰,一边高喊驱除鞑虏一边放手逐鹿中原;后来的结果只有一个,朱重八借着明教之力称雄江湖,赶走了元人。

    不过,悟不透飞鸟尽良弓藏、狐兔死走狗烹的道理,终究会是那飞鸟、狐兔的下场;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