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虎侯问计谋道门,赵卓演戏入密部
大帐内,三人默默无言。
风扬面沉似水,栾英若有所思,赵卓则是身份所致,不敢出声。
三人中,风扬首先回转神来,看着栾英问道:“栾英,道门之事,你有什么看法?”
栾英自沉思中抬起头,首先施礼,沉吟片刻开口道:“侯爷,秘典之中的记录,结合赵卓亲眼所见来看,哪怕有部分虚假,也足以证明这世间确实存在着这么一股超凡的势力,我们就姑且按照秘典所记称之为道门。长久以来他们一直潜藏在暗处,哪怕偶尔展现世间,也立刻隐藏起来。从秘典所记来看,他们有着不为人知的通天本领,就如同民间传说的神仙一般。虽然他们手段通天,却似乎无意争霸天下,并未大肆插手我们世间的争斗,而且这股力量也不像是铁板一块。看秘典所记,这股势力的行为方式各不相同,以我们世俗的看法来说,行分善恶,各有其色,应该就如我们世间各大势力一样,虽然份属同类,却又有门户之分。”
风扬满意的点点头,一般人遇到今天这种情况,往往会无从下手,更别谈从蛛丝马迹之中分析出有用的信息。可是栾英却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只从有限的情报中便能精准的捕捉重点并延展深入,果然不愧“神眼”之称。自己在军中正准备提拔一批年轻将领,这栾英便是自己正在考察中的佼佼者。
风扬看着栾英,示意他接着说。
栾英略微思考了一下,接着道:“道门行事诡秘,不留行踪,也不与世人交流。或者说,有交流也是单方面的,从不留下切实的证据。我们对道门的了解完全是模糊的。我们不知道门之所在,不知道门之实力,不知他们的行为有何目的,更不知他们对我们究竟是何态度。我们对道门所有的认知都仅限于这本秘典上的记录和这次赵卓口中运粮队的遭遇,可谓是一鳞半爪,管中窥豹。”
风扬颔首道:“你说的不错,我风家五行密部不敢说天下无双,可也是世上首屈一指的谍报机关,大陆之上几乎无孔不入,可是穷尽百年,也只留下这么一部虚无缥缈的道门秘录,道门之密可见一斑,那你认为我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我觉得,”栾英沉吟片刻:“当务之急,我们还是要调查道门的情报。这次事件,算是我们与道门首次真正接触,从其行事来看,至少表明了道门的两个特点。第一,道门手段与世俗天差地别,仅只数人便可屠戮我们一军两千余精锐,可见其实力强悍无匹!第二,道门行事规则与我世间绝不相同,对方未申缘由,不叙是非,下手如此狠辣干脆,对人命予取予夺,动手之人完全将我们看做猪狗禽兽,视我们如草芥蝼蚁,毫不在意,所以我们绝不能按照世间常识推断道门中事。这一次,我们与道门接触,损失惨重,起码说明这伙道门中人与我们绝非友方,谁也无法保证他们接下来是否还会对我们出手。哪怕只是万分之一的可能,我们也要有所准备,因为对方对我们的威胁实在太大。末将建议,接下来,发动五行密部的力量,以这本道门秘录作为方向,集中调查与道门有关的所有情报。”
风扬点点头:“不错,越是在这种时候,我们越要加倍小心,道门的手段可比鬼神,我们必须做好防备。最近这几年,三国休养生息,国力日盛,然天下尚未一统,陛下雄才大略,必不甘心固守旧土,如不出我所料,天下又要再起战事。我风家身为大魏头号武勋世家,世受皇恩,当为陛下披坚执锐开疆扩土,决不可让道门成为我们潜在的威胁,在后掣肘。”
“侯爷所言极是。”栾英抱手为礼,道:“当今圣上是我大魏难得的盖世明君,自陛下登记以来,虑定国策,休养生息,现如今海内承平,国力昌盛,末将相信未来一统天下,定鼎乾坤的必是我大魏无疑。”
风扬点点头,目光中隐含深意,道:“栾英,如果是你,接下来你会如何调查道门之事?”
一碰风扬目光,栾英便深知风扬话中有话,可是一时无法洞悉其意,略想了片刻,恍有所悟,可是很快便躬身道:“末将草莽之人,尺寸之智,如让末将操作此事,一时之间末将也没有头绪,不过侯爷垂询,末将就斗胆在此设下三问,以供侯爷参考。第一,杀烧我运粮军者在道门中究竟属于那股势力?第二,他们屠戮我运粮军究竟有何目的?第三,若道门再次来犯,我们可有应对之策?”
乍听栾英的话,似乎是自谦之言,所设三问,也平平无奇,可风扬却已明白栾英心意。自己方才一问,暗示欲要启用栾英,让他进入五行密部负责调查道门之事,对栾英来说可谓是一步登天,可是栾英却非常隐晦的拒绝了。五行密部乃风家机要部门,栾英自知要掌控这样一股势力,哪怕只是分润部分权力,也远非现在的自己能够胜任,言语间便将自己的不足之处挑明,首先自己出身草莽,并非风家嫡族,其次,才能有限,难当重任,请风扬再行定夺,之后提了三个问题,算是回答风扬的询问。风扬也是临时起意,还存了几分考验之意,如今被拒反让他更赏识栾英,人贵有自知之明,五行密部虽好,可是并不适合栾英这种将才,留在军中发展反而更适合他。
栾英所发三问虽然简单,可也切中要害,细思之下,便能发现栾英话中隐含深意。
如今应对道门之事,已成定局,两方相对,首先便要知道对方是谁,这便应了栾英第一问。但是栾英简单一问,隐晦的将调查目标和整个道门区分开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未知道门真正实力之前,要规避风险,分别对待。军事上的远交近攻,便是如此道理。其次,便是第二问,这伙道门中人屠戮我运粮军,其目的何在?栾英此问,看似寻常,实则暗藏深意。道门中人此举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方有意针对;另一种则是另有他因,运粮队只是恰逢其会,并非对方的直接目标。再往深想,若对方不是直接针对我们,那么是否还需要冒着未知危险与对方纠缠,这就需要再行斟酌。第三问,于风扬来讲,既是询问又是提醒。风家若要与道门为敌,可有能牵制对方的手段?这三问看似逐渐深入,相互连贯,却又相对独立。视风扬的态度不同便可制定不同的应对策略。如果对方并非直接针对我们,而风扬又决定不再深究,便可以退让为原则,避免与之发生冲突,如果可能,甚至可以联系对方,表明立场。如此虽显软弱,但可以最小的代价规避风险,风扬久经沙场与官场磨砺,完全能够接受这种代价。相反,若对方是敌非友或者风扬立下决心要彻底扫灭这股势力,以绝后患,那么便要做好万全准备,以后的任何计划都必须将道门的影响计算在内,并需要尽快将道门所有情报调查清楚,以期能发现对方的弱点,找到应对道门的手段。这样便可以掌握主动,不受制于人。但是相应的,风扬也要担负未知的风险和威胁。因为谁都不知道,一直处于暗处的道门究竟强大到何种地步,风家乃至整个大魏是否能够与之匹敌?
风扬双目微闭,陷入了深思,而栾英提出三问后便一直保持着躬身的姿势,再不发一言。他深知自己的暗示风扬已经尽数知悉,伴君如伴虎,上位者常如猛虎小憩,旁人不知猛虎何时会醒来噬人。是以栾英以三问应答风扬的询问,并不直接言明心中所想,而是避重就轻,以问作答,暗中意思是劝风扬以稳妥为主,大事化小,他也不知道风扬会不会以此怪罪,此刻也是心中忐忑。
宁煜,现在应该是赵卓了。他现在已经完全融入赵卓的角色,他的神魂强大无比,账内众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细微的表情变化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他现在完美的呈现了赵卓该有的表现,面上流露出恰当的惶恐与仿徨。
前面的说辞早已经他无数遍推演,现如今栾英、风扬二人的表现也尚在预料之中。按照他的计划,除去隐瞒了自己借移魂丹附身赵卓的事实,其余的全部和盘托出,无一字虚假,他将修真界初次展现在风扬和栾英眼前。他知道,赵卓身为黑虎军军户,世代为黑虎军效力,身世清白,风扬绝不会在这点上有所怀疑。他所言如此离奇,反而更为可信。因为只有傻子才会虚构这样一个故事来欺骗一个可以掌握自己生死的上位者。
接下来怎么做就取决于风扬如何决定了。如果风扬依照栾英所想,不再追究此事,他就要考虑伺机脱离风家,再谋出路,作为运粮军唯一的幸存者,又知晓了道门之秘。不同于栾英,只不过是名军中小校的他,即使不被灭口,也逃脱不了被幽禁的命运。可如果风扬决定要与修真界搏上一搏,那他就会选择留下,趁机进入五行密部。如此他便可借调查修真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