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崇祯十三年 > 正文 第五百三十八章 天下之吭(一)

正文 第五百三十八章 天下之吭(一)


    万历年的播州之役,便再无王守仁一般的圣人现身。

    播州之役,让大明朝在贵州苗区两百多年的苦心经营一瞬间化为乌有。短短一百一十四天的战争,虽然达成了战役目的,破了匪巢海龙屯,灭了叛酋杨应龙,废了传袭二十九世的播州土司,然而却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栽下了未来一系列灾难的种子。

    此后,贵州苗民在一代又一代新领袖的率领下不断地发动叛乱。

    假如将野猪皮与鞑子在辽东的崛起视为援朝之役的后遗症,那么奢安之乱就是播州之役的延续;而崇祯四年的云南阿迷州(今云南红河州开远市)土司普名声叛乱,又可视为奢安之乱的延续。第二年普名声死,其妻万氏继续为乱滇南,成为滇地一块挥之不去的疥癣。至于什么时候再次发生大规模叛乱,谁也不知道,包括料事如神的朱平槿。

    旷日持久的平蛮战争,让汉夷血仇越积越深,成为解不开的死结;军费开支越来越大,变成填不满的无底洞。

    战争成为屠杀,成为鲜血和金钱的单纯消耗。

    一支支汉地精锐开进无穷无尽的大山,然后七零八落地带着满身血污走出来,留下的只有无尽的伤痛。

    大量的当地百姓流离失所,人口损失惊人。仅仅是奢安之乱中的贵阳之围,就让进入城中避难的四十万百姓十去九五,侥幸活到解围的人口,不过区区两万人!

    村镇为废墟,良田变荆棘;千里无人烟,百城无鸡鸣。它仿佛是一支蜀地历史命运的前奏曲,暗示着天府之国即将上演的惊天浩劫。

    故之播州,今之遵义,苗人此起彼伏的大规模叛乱,完全是公开的秘密。

    面对这样一个烫手山芋,临近的几省总督巡抚:偏沅、广西、云南,甚至贵州,没有那个省愿意出兵助剿助饷。

    四川方面同样是装聋作哑。

    王佐圣的求援信之所以被廖大亨选择性忽视,因为廖大亨知道,他帽子的安稳并不取决于一个新纳入的蛮荒之地的得失。

    偏偏作为蜀世子的朱平槿,却义无反顾地伸手进去。为此,他在巴山激战正酣、泸州主力北上参战之际,不惜冒险抽空了泸州的驻军,又从雅嘉等地抽调护庄队近千人增援,组建了护国军第六团,投入到播州那个人人畏之不及的地方。

    这是为什么?

    政治上的理由,是因为遵义府属于四川布政司。

    播州之役后,朝廷改土归流,将播州宣慰司改称遵义军民府,隶属四川布政司。遵义地区的苗民叛乱,理应由四川出兵平定。

    遵义一日未定,朱平槿就一日不能骄傲地宣布他平定了四川全省,塑立起他在全川士绅百姓中的崇高威望,夯实他在蜀地的王者地位。

    此外还有现实的因素。

    自从遵义改土归流之后,大量的汉人已经移居此地。汉人移民就像所有新到的殖民者一样,圈占无土之地进行耕种。汉人在平坝,苗人在山里,双方在一种力量相对平衡的状态下虎视眈眈。

    遵义的苗人叛乱,无论真实原因是什么,都是主动打破了这种平衡。如果不尽快平定局势,汉苗仇杀的漩涡就会越来越大,改土归流的成果在自己手中丧失不说,最后还被动地把护国军主力长期卷进去,无力自拔。

    经济上的理由,是因为綦江铁矿的大规模开发已经迫在眉睫。

    綦江铁矿的重要性毋容置疑。没有綦江铁矿,在建的重庆钢铁基地将无米下锅。而綦江铁矿在綦江以南的小鱼洞地区,正在重庆、遵义的两府交界处。奢安之乱时,这里就遭过兵焚,致使矿洞被毁,矿民逃散,产量急剧下降。如今复产在即,岂能容叛夷再来骚扰?

    军事上的理由更多。

    从战略层面来讲,遵义府是贵州的北大门,是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攀爬的台阶,是传统汉地嵌入贵州夷区的桥头堡。控制了黔北咽喉娄山关,遵义城无险可守;占据了川黔名珠遵义城,那么到贵州首府贵阳城,只有乌江这一道水障碍。

    那么,在控制了遵义府之后,是不是需要趁热打铁,继续向南夺占贵阳呢?

    贺有义是个很有全局眼光的人。他之所以勒兵于乌江,快马奏疏请示,是因为他看得很清楚:

    在统一四川之后,蜀王府已经到了一个战略发展的节点,即军事力量出川,必须要在“东进”、“南下”、“北上”三条路线中进行选择出一个重点。原因很简单:因为蜀地总的资源量不足以支撑四面出击,无论从人力还是物力两方面来说,都是如此。

    可是贺有义没有意识到,他所信赖的主子朱平槿,这时依然在犹豫。

    为什么犹豫呢?因为一些关键性的东西,朱平槿感觉到了,但是他抓不住。

    然而,有人从天而降,帮助朱平槿抓住了这个关键性的东西,那就是顾绛。

    正是因为这个人见人厌,狗见狗嫌的丑八怪,引发了决定朱平槿两口子和国家民族未来命运的一场大讨论。

    这场大讨论的过程,极大统一了蜀地干部们的认识;这场大讨论的结果,比对见证了朱平槿在未来登天之路上一段不可或缺的重要旅程。

    而顾绛在这次重要的历史性决策中,担当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药引子或者润滑剂的作用。

    注一:吭,意为咽喉,读作hang。

    注一:《小腼纪年》记载,黔督李若星此时也带着四川总督的头衔。若是,斯时四川总督便有两位,另一位是五省督师丁启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