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少瑜从不会直接参与善怀阁任何事物,只有在最初时候有过指导,但同样不会去直接管。
善怀阁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一点周少瑜是清楚的,有时候也的确会利用善怀阁的影响力通过诗集去发布一些指向性的东西。但充其量也就是说一声,仍旧不会直接管理。
说到底,善怀阁固然因其特殊性有着很不一般的地位,合理利用也能收获不少的利益。但说白了,其实最初的主要目的之一,还是给妹子们一个展现自身才华的平台,其他方面才是附带。
至于说后来成立的爱莲阁,同样是附带产物,事实上爱莲阁也有一定影响力,不过只是在青楼女子里,除此之外就是各地青楼的常客了。对这些常客而言,爱莲阁刊出的诗册等物,是了解整个大梁名妓的最佳之处,谁有才学一目了然嘛。
扯远了。
总之,周少瑜想过善怀阁的影响力会不小,但从未想过居然可以发展到这一步。
连颍川这些骂骂咧咧的顽固分子都有人动容决定前往,更莫说他处。当然了,这一点上三国也是功不可没,话说回来,这算不算一种文化入侵?
如果没听错的话,已经有人暗地里将这一系列作品推为第一神书,这不是演义,而是一整个世界。痴迷者,甚至相信当真有这么一个地方的存在。
事实上,善怀阁的影响力远比周少瑜想象的还要高。尤其是在湘州地界。
远的不提,就拿此次三国上册来说。乍看之下,一本演义断不会和政治扯上半分关系,然而湘州却实实在在的与民生挂钩。
数年的发展,不敢说湘州最为繁华,但绝对是百姓最为富足之处。
常言道,酒饱思那啥。
但生活艰难的时候,填饱肚子便是最大的追求,当此一点完全不是问题甚至还有余钱的时候,自然而然便会有更多的追求。此一点周少瑜最先也有预料,这也是大肆发展瓦舍的原因之一。除却宣传必要之外,也是极佳的消遣之所。
事实证明此举无比正确,单以府城来论,哪怕现如今已有近二十处瓦舍也仍旧不够用,几乎场场爆满,听戏听书好不热闹,再结合相应的手段,使得冶下哪怕不识字的百姓,也能第一时间清楚湘州一部分政策。
作为善怀阁总部所在,三国的书籍一出,相应的戏曲便早已排好上演,一时间万人空巷。即便是小孩,也时不时能见到他们来个三结义之类的家家酒。
对于湘州百姓而言,善怀阁不仅是政治上的风向标,更是娱乐方面的指向标。而这一点,正以湘州为中心向四周扩散。正因为政策上的透明度,哪怕再苛刻的书生士子来此,至多也就来几句无祖宗礼法云云,实质上却挑不出毛病。谁让没有比这看起来更公正公开的地方了呢?
如果说一开始湘州的士子是想办法逃离,那么到了现在,不但本地不曾离开的书生士子彻底融入,各地的书生也纷纷慕名而来,尤其在各种演义发售之后更是如此。
文人么,不管有多少毛病,终究也还是文人,单单一部春秋战国,就涉及了多少内容?那可是百家争鸣万花齐放的最好时期。不能吸引到人那才叫奇怪,都想过来一探究竟。
善怀阁自然也不会叫人失望,由各个妹子主编的相关书籍或许不曾往湘州以外发售,但在湘州,只有你有兴趣,相关的著作绝对会有,这些总结自法家、墨家等等等等的书籍,应有尽有。
然而进一步的问题来了,世面上能找到的,只有最粗浅的内容,想看更多?
简单,湘州藏书馆!
任何人来此,都需先行登记,而后凭借铭牌可免费观数个小时,但不得借阅。待免费时间一满,又或者想要借出,要么花费天价,要么……
要不怎么说妹子们脑洞其实也大呢。周少瑜当初不过玩闹似的说了说西方玄幻故事,佣兵啊什么的。妹子们便因此有了启发。
藏书馆有专门的任务区,实行积分制,既有临时紧急招募任务,也有长期有效的任务,比如各处的地理图志,再比如稀有的藏书乃至孤本。然而到底有这个的还是少数,大多还是接受临时任务,比如哪哪哪需要文书数名,哪哪哪又需要启蒙先生,最受欢迎的自然是藏书馆的抄书任务,因为这意味着可能接触到珍稀孤本,又或者善怀阁女大家的第一手手稿。
到目前为止,首先被外界将湘州府城视为圣地的人群,自然当属各地的戏子名伶。而现在,以善怀阁为先锋,湘州藏书馆为核心,同样被不少书生士子视为圣地,毕竟这里收藏的,可是两方世界的精华。
但凡书生,不管年岁大小,只要真来了这湘州,就少有舍得再走的,走了,上哪再找收藏这么多书籍的地方去?尤其对于当地书生印象更深,藏书馆其实很早就有建立了,但当时才多大,哪像现在,甚至于比湘州州府衙门占地还要大。
这种毫不藏私的做法,很是为善怀阁博得一片好名声,连带着周少瑜也是受益。可惜,不关注这些周少瑜反而属于最晚那一批知晓的。
却也无妨,起码不会影响到什么,而且周少瑜能够预料,恐怕善怀阁下一步,便是会以著书立作为饵,进一步吸引人才了。
也由此可以想到,大梁的书生士子们,将会对湘州会是怎样一个纠结的心态。
首先聪明人自然不会认为周少瑜会是什么忠臣,且就算抛开这点不谈,单以女子参政一条,便已然犯了众怒,哪怕李清照她们做的再好,至多会认可她们这些女子,但不会认可此事。且湘州新政,有违常理礼法的地方海了去了。
但是,湘州某种程度上又是绝绝对对的圣地。
包括大梁在内的历朝历代,并非没有将学堂往乡里头开设,但多多少少都有门槛,且读书费钱乃是公认,对于寻常百姓而言,往往一大家子才能勉强供应一名学子,这还是尽可能节省的情况下。
如此以来,儒家最大的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