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的只有儒之一道,其他的学派早已经没落,成了少数人的道。
只有儒,有广大的读书人作为支撑,才经久不衰。
现场陷入了一片诡异的静寂,为首的那个上了些年岁的读书人,知道这是晋王在考较自己等人,几欲开口,却总感觉回答不到关键处,回答得不够惊艳。
“禀殿下,习得四书五经便是儒!”有书生思忖了一番道。
“徒有表象,算不得儒!”常歌行直接否决。
“禀殿下,品德高便是儒!”
“有些牵强了,德源自心,而非儒!”
“禀殿下,淡泊便是儒!”
“那你们为何要有所求!”
。。。。。。
随着一个个答案被否定,本来安静的人群,逐渐开始沸腾起来,瞬间开启讨论模式。
常歌行不以为意的笑了笑,读书人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知识水平,作为一个信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穿越者,始终相信只有知识才能挑起一个民族的脊梁,只有傲骨才能使这根脊梁坚不可摧。
“咳!”常歌行清了清嗓子,准备讲话。
书生们听到晋王殿下要讲话,马上安静下来,一个个竖着耳朵要听晋王的高论。
“儒者,当胸中有豪情,腰间有宝剑!”
常歌行的话掷地有声,话语让人震聋发聩。书生们手中的折扇拿不住了,感觉越发的沉重,足有千斤的压力。
其实,最初的儒家,就是常歌行所言的那样。他们行走列国,胸中豪情不减,为了国泰民安他们可以随时抽出腰间宝剑,为一方热土抛头颅,洒热血!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儒家变成了儒生,儒家的教义也变得孱弱起来,一个个以穿凿附会的诗词为荣,以手中的折扇来表现潇洒不羁。儒家最初的思想已经被丢弃干净,剩下的只是经过改良的儒!
“殿下高义!”为首的书生心悦诚服的跪倒,这一跪不是因为常歌行是大隋的王爷,是高高在上的贵族。仅仅是因为,常歌行是正真了解儒的,点醒了许多装模作样读书人。
如果儒家思想得不到真正的继承与发扬,到时候书生治国,极有可能变成书生误国!
其他书生也恭恭敬敬的向常歌行施了一个儒生礼,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礼节,却代表着儒生对常歌行的认可,这种礼节只有学生面对师傅长者时才会行的。
显然,在这些书生心中,常歌行已经成了如同他们师尊般的存在。
“劳烦殿下,如何才能正真的儒?”为首的书生问道。
“孔孟早有言:故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常歌行将学生时代背的滚瓜烂熟的课文脱口而出,这句话本就出自孔孟之言,如今的儒生将孔孟视为圣人,再怎么也不敢这句话不对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