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案已经开始。看着堂前跪着四五个人,堂中坐着一名县令,正在聆听原告陈述案情。
太史慈连忙朝左右看了看,见身旁有一位老人,连忙挤过去,冲他拱拱手,客气地问:“敢问老丈,今日审的是什么案子啊?”
“房产纠纷,”老头看了一眼太史慈回答:“原告是林家,他们原来是本城的大户,0年前,看到流落街头的唐家母子可怜,便收留了他们,并将一套两进的院借给对方居住。
前两年林家遭了难,家道中落,被迫出卖了房屋和地产。因无处居住,便打算将借给唐家母子住的院收回。”
伍长听到这里,忍不住插嘴:“既然是借给他们的院子,收回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还有什么官司可以打啊?”
老头看了一眼伍长,接着道:“哥有所不知,唐夏氏可不是个省油的灯,当年林家把院子借给她居住,又不时地接济她,使她母子二人不至于流离失所。八年前,她私下把房屋抵押,交给她儿子唐垒去经商,在短短两三年时间内赚了个盆满钵满。这几年,他们家在於潜县内的房产至少有五处。
谁知等到林家去找他们,打算收回自己房产时,唐夏氏却矢口否认这房产是林家的,甚至还拿出房契,这院乃是自家所建,林家是想讹他们。林家的长子几次上门讨要,都吃了闭门羹。前两日,林家长子再次上门,唐垒居然放狗咬伤了对方。如此一来,林家就把唐家告了,准备通过官府来讨要自己的房产。”
“混蛋,简直是忘恩负义的混蛋。”伍长听到这里,愤愤不平地骂道:“难道下就没有王法了吗?”
老头冷笑一声,道:“唐家今非昔比,唐垒在外面做了多年的生意,有了不少的靠山。而唐夏氏平日喜欢走东家串西家的,到处对别人这是她家的房产,林家想讹诈他们等等。由于时间过了二十年,左邻右舍大多都搬走了,因此林家要找人作证是非常困难的。”
他到这里,不禁摇摇头道:“虽很多人都知道林家是受害人,但无凭无据的,要想赢这场官司,难,实在太难了。”
“先锋,”伍长听老人完案子的经过之后,声地问太史慈:“你,这场官司到最后谁会赢?”
“公道自在人心,”太史慈望着前方跪着的被告和原告,冷冷的:“如果於潜令真的是清官,那么他一定会想办法找到当年的证人,来证明这处房产是林家的。”
太史慈等人向老头打听案情时,於潜令对原告、被告双方的询问已经告一段落。他捻着胡须道:“林家房产是0年前借给唐家的,但却拿不出房契;而唐家却该院是他们自己建的,而且还有房契为证。”
到这里,他问跪在地上的唐夏氏:“唐夏氏,本官问你,你家房契上的建房日期,是哪一年啊?”
身材矮胖,穿着一身华服的唐夏氏,听到於潜令的问题后,立即回答道:“回使君的话,我家的房子是中平初年所建,有房契为证。”
“确认无误了吗?”於潜令问道。
“确认无误!”唐夏氏信心十足地回答道。
等唐夏氏回答完毕后,於潜令又扭头问作为原告的林家长子:“林公子,不知你家的房子又是哪一年建的?”
“回使君的话,”身材瘦弱的林家长子连忙回答:“房屋是家父在建宁五年所建,又于熹平二年,借与唐家母子居住。”
於潜令问完双方之后,从几案上拿起一本簿子,对双方道:“这是本城的户籍,上面记载唐夏氏及其子唐垒,是在熹平二年迁入本县,与林家借房的时间吻合。”
完,他放下这本簿子,又重新拿起一本道:“这是本县的房契登记册。林家在建宁五年修建一套两进的院,而同一套房产,在八年前,也就是中平六年,房主变更为唐夏氏。”
於潜令把手里的簿子往桌上一扔,道:“唐夏氏,你好大的胆子,居然敢将林家的房产据为己有,你该当何罪?”
“民妇没罪!”唐夏氏听到於潜令这么,把脖子一梗,道:“既然那房子民妇已经住了二十年,那就是民妇的。谁要是想要这座院,除非他从民妇的身上踩过去。”
听案的人群,听到唐夏氏这种胡搅蛮缠的话语,立即开始起哄,斥责唐夏氏这种忘恩负义的人行径。跪在唐夏氏旁边的唐垒猛地站起身,转身冲着起哄的百姓,大声地吼道:“谁敢喧哗,心本大爷回去后收拾你们!”
“公堂之上,休得喧哗!”於潜令见唐垒居然敢藐视自己,立即示意衙役制服对方:“若再胡作非为,定然乱棍打出!”
两个衙役上前,一左一右抓住了唐垒的手臂,有些为难地:“唐爷,给的一个面子,千万别在公堂上闹事。有什么事情,等退堂了再。”
衙役和唐垒之间的窃窃私语,被太史慈看在了眼里,他心里想:看来唐家在於潜县内的势力不啊,连衙役都不敢得罪他。
於潜令见案件已经真相大白,便开始判案:“唐夏氏侵占林家房产,证据确凿,着唐家立即退还该房产,并不得事后去骚扰林家。”
“凭什么要把房子还给他们。”唐夏氏听到这里,猛地站了起来,用手指着於潜令恶狠狠地:“老娘住了二十年的房子,就是老娘的,凭啥要还给他们。老娘今就是要看看,谁该把房子还给林家。”
这突然出现的一幕,不光让观看审案的百姓惊呆了,就连审案的於潜令也膛目结舌,他没想到唐夏氏居然敢这么嚣张。
见堂上没人话了,唐夏氏对她的儿子:“儿子,我们回家。我倒要看看,谁该敢收走我家的房子。老娘倒是就是舍了这条老命,也绝对不会善罢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