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头一升起,齐飞等人都开始暗自在心中猜测淡黄色衣衫女子的来历。
很快,在齐飞等人猜测的时候,正文便交代了淡黄色衣衫女子的来历。
“她腰悬短剑,脸上颇有风尘之色,显是远游已久,韶华如花,正当喜乐无忧之年,可是容色间却隐隐有懊闷意,似是愁思袭人,眉间心上,无计回避。”
这少女姓郭,单名一个襄字,乃大侠郭靖和女侠黄蓉的次女,有个外号叫做“小东邪”,她一驴一剑,只身漫游,原想排遣心中愁闷,岂知酒入愁肠固然愁上加愁,而名山独游,这座名山便是少室山。
河南少室山山势颇陡,山道却是一长列宽大的石级,规模宏伟,工程着实不小,那是唐朝高宗为临幸少林寺而开凿,共长八里,郭襄骑着青驴委折而上,只见对面山上五道瀑布飞珠溅玉,奔泻而下,再俯视群山,已如蚁蛭。顺着山道转过一个弯,遥见黄墙碧瓦,好大一座寺院。”
“竟然是郭襄!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啊!”
“说实话,我看到他称呼小龙女为龙姐姐,便隐约猜到此女子是郭襄了。”
“你就装逼吧,刚才你怎么不说,现在在这里马后炮。”
“竟然以郭襄开篇,莫不是这本《倚天屠龙记》是以郭襄为主角的作品?如此的话那就太好了,我可是很喜欢郭襄这个小妹妹的。”
“《神雕侠侣》中郭襄错失了杨过,杨过被小龙女独占了。这让无数的郭襄粉丝为止心痛,莫不是启明先生感受到了广大郭襄粉丝的心痛,要来给郭襄和杨过安排一场姻缘?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举双手双脚赞成!”
“理想是美好的,可是现实却是骨感的,杨过的性格,就注定他会钟爱小龙女一生,我倒觉得,启明先生会是给郭襄安排另一段姻缘,好让这个好姑娘有一个好的归宿。”
“我认为这个说法有戏。神雕结尾的时候,那个出现的张君宝,应该不是凭空随意让他出现的。很大的可能是在为倚天这本书铺垫的,当时张君宝受伤,郭襄取出手帕为其包扎伤口,让那个张君宝心中好生感激。我估摸着。郭襄和这个张君宝,说不定还真的有戏。”
听到周围几个人互相的猜测议论,齐飞想了想说道“不论是给郭襄安排其他人,还是给郭襄安排那个张君宝,只要能给郭襄找一个好归宿就行了,我们还是接着往下看吧,还不知道为何郭襄为何心中愁闷,为何要来这少室山散心那。”
“就是。一起往下看,先看看这郭襄为何心生愁闷在说。”拿着武侠报刊的小刘说道。
众人闻言觉得有道理。便继续往下看。
……郭襄望着连绵屋宇出了一会神,心想“少林寺向为天下武学之源,但华山两次论剑,怎地五绝之中并无少林寺高僧?难道寺中和尚自忖没有把握,生怕堕了威名,索性便不去与会?又难道众僧侣修为精湛,名心尽去,武功虽高,却不去和旁人争强赌胜?”
她下了青驴,缓步走向寺前,只见树木森森,荫着一片碑林,石碑大半已经毁破,字迹模糊,不知写着些甚么,心想“便是刻凿在石碑上的字,年深月久之后也须磨灭,如何刻在我心上的,却是时日越久反而越加清晰?”
“是什么东西被郭襄深深的刻在了心里?随着年月的流逝,反而更加清晰那?上一届华山论剑,杨过和小龙女双双离去的之后的这三年,郭襄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那?”
看到郭襄这段心中独白,齐飞和他身边的人不禁再次猜测道。
带着这样的疑惑,齐飞和他身边的人继续往下看。
“……瞥眼只见一块大碑上刻着唐太宗赐少林寺寺僧的御札,嘉许少林寺僧立功平乱,碑文中说唐太宗为秦王时,带兵讨伐王世充,少林寺和尚投军立功,最著者共一十三人,其中只昙宗一僧受封为大将军,其余十二僧不愿为官,唐太宗各赐紫罗袈裟一袭。郭襄神驰想象“当隋唐之际,少林寺武功便已名驰天下,数百年来精益求精,这寺中卧虎藏龙,不知有多少好手。”
这一段之后,剧情瞬间开始明朗,齐飞等人的疑惑,也一下子全都解开了。
“……郭襄自和杨过、小龙女夫妇在华山绝顶分手后,三年来没得到他二人半点音讯,她心中长自记挂,于是禀明父母,说要出来游山玩水,实则是打听杨过的消息,她倒也不一定要和他夫妇会面,只须听到一些杨过如何在江湖上行侠的讯息,也便心满意足了。
可偏生一别之后,他夫妇从此便不在江湖上露面,不知到了何处隐居,郭襄自北而南,又从东至西,几乎踏遍了大半个中原,始终没听到有人说起神雕大侠杨过的近讯,这一到了河南,想起少林寺中有一位僧人无色禅师是杨过的好友,自己十六岁生日之时,无色瞧在杨过的面上,曾托人送来一件礼物,虽然从未和他见过面,但不妨去问他一问,说不定他会知道杨过的踪迹,这才上少林寺来。
正出神间,忽听得碑林旁树丛后传出一阵铁链当啷之声,一人诵念佛经“是时药叉共王立要,即于无量百千万亿大众之中,说胜妙伽他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郭襄听了这四句偈言,不由得痴了,心中默默念道“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只听得铁链拖地和念佛之声渐渐远去。郭襄低声道“我要问他,如何才能离于爱。如何能无忧无怖?”
随手将驴缰在树上一绕,拨开树丛,追了过去。只见树后是一条上山的小径,一个僧人挑了一对大桶,正缓缓往山上走去。郭襄快步跟上,奔到距那僧人七八丈处,不由得吃了一惊,只见那僧人挑的是一对大铁桶,比之寻常水桶大了两倍有余。那僧人颈中、手上、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