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再次将与袁崇焕通信时的和议条件抛了出来。
“我亦乐于和好,欲去帝称汗,令尔国制印给用,又不允行”。
皇太极的目的很清楚,即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崇祯得到议和的信息。
然而皇太极哪里晓得,正是因为崇祯此时还满怀希望于五年平辽,怎么可能同意这个议和条件。
而大明的群臣又怎么敢在这个时候劝崇祯同意议和。
皇太极后与降将召对,麻登云就承认了实情:“明帝年幼,执政众臣不忠,各图自保。议和之事,惧不敢奏。奏之而听固为善矣,倘或不听,亲族诛灭,故不敢言。”
自此,皇太极彻底搞明白了明朝这边的心态。
但皇太极这个时候是仍然不死心的,仍试图劝明朝诸臣。
“蓟州官员,尔等与上级官员商议,启迪尔帝,速议和好之事。先时官员皆诳君轻敌,乃不允议和者,或被战死,或被尔帝所杀,此外,曾有一建立功名者乎?我素养无诡谋,惟以至诚相告。如执以为不可,是天运使之然,我亦无可奈何矣。”
结果,自然是回音石沉大海。
皇太极最终到,自始至终,议和不过是自己这边一厢情愿罢了,大明朝廷方面根本就从来没有想过与自己议和。
从此,建奴方面对大明朝廷才彻底死心。
韦宝这个时候是不同的,宝军具备与满人议和的几乎所有条件了。
只差韦宝与聪古伦格格完婚,达成议和的最关键一步。
对于韦宝与聪古伦格格的婚事,努尔哈赤当初同意了韦宝的条件,也是非常忍让的。
既要出一千二百万两纹银的嫁妆银子,又同意聪古伦格格过继给蒙古贵族为女儿,以免用他努尔哈赤女儿的名义这么刺眼。
当然,条件谈好,努尔哈赤肯定是不满意的,肯定想讨价还价,否则也不会有这一次的建奴全面袭扰辽东的大战了。
努尔哈赤想通过胜利,改写条件。
可这个时候,聪古伦格格又跑到了京城郊外,直接来找韦宝来了,又给本来就迷雾重重的宝军与建奴方面的议和,增添了很多的喜剧色彩。
韦宝要想与后金议和,在韦宝和后金方面,其实没有什么障碍了。
关键两者旁边还有一个大明朝廷。
大明朝廷是在韦宝和后金头顶上的,并没有夹在两者之间。
后金这个时候还不敢完全得罪大明朝廷,并且,不管是努尔哈赤,还是皇太极,还是很多的后金大臣,都对大明朝廷抱有幻想,希望大明朝廷有朝一日能够认可他们,给他们王府级别的待遇就可以了,能把他们当成朝鲜一样看待,后金其实这个时候就已经很满意了。
但韦宝就明显要比后金方面更加顾忌大明朝廷对于他娶了努尔哈赤的女儿,与后金私下议和的看法了。
这很有可能会惹来他与大明朝廷的决裂呢。
毛文龙之死,这种性质的事件,在崇祯时期比比皆是。
事实上,袁崇焕私杀毛文龙,然后崇祯背书这件事,让所有的稍微有点私心想活命的武官都不敢再相信朝廷法制。
毛文龙有罪没罪,要过三司会审,要有定论,要剥夺其加衔其官职,予以处死。
这种恶劣的事件,中央一定要有个明确的定性表态。
但是崇祯,把人命当做了筹码,你袁崇焕拿朝廷信誉随意斩杀一品高管不要紧,只要你五年能平辽,我就帮你冤枉毛文龙。
大家都是官场几十年混上来的,都不是傻子,一眼就知道崇祯在想什么了。
你要跟曹操杀粮官一样做的干净也就罢了,你不仅没做干净,还把问题拿到桌面上来,这就完蛋了。
大明这个时代,虽然武官在文官前面是没啥尊严,至少命还是有保障的。
但是杀毛之后,武将们觉得就连命也保不准了。
文官只要给皇帝下个保证几年干成什么什么,武官直接就随便杀,随便找几十个罪名很难吗?
就找着官大的有名气的宿将,杀几个立立威,就好了。
南明时期,文臣只能亲自领兵了,因为凡是有点本事的武将都军阀化了,大都不想被莫名其妙的白白砍死。
要么,有点条件的都投降了满清。
就是这么回事。
真正有抵抗能力的军事将领,基本全是明朝体系外的。
最关键的是,崇祯觉得袁崇焕杀掉了毛文龙,这没啥。
袁崇焕当时肯定也觉得自己杀掉了毛文龙没啥问题。
但是袁崇焕应该没想到,在他眼里毛文龙是拉皇帝大旗,随便就杀了的蠢狗,在崇祯眼里,他袁崇焕也是条狗,在崇祯眼里,所有给他办事儿的高官都是狗,想杀就杀。
毛文龙不过就是个闹剧的开头,借袁崇焕之手完成的罢了。
文臣以为自己在武将上头,却不知道,自己跟武将其实是同类,在崇祯眼里,都是随意可杀的狗。
崇祯杀到最后,文官一句实策不再提,武官一道圣旨想调动那是做梦。
李自成进京,崇祯手头竟然没有一支能护送他出京的部队,敲钟敲了半天,禁军、文臣、武将、皇亲国戚、锦衣卫无一人前来护卫皇帝,都在城门口迎接闯王进城。
崇祯最后自杀,也只有从小陪着他的老太监王承恩而已。
要知道就连吴三桂的孙子最后自杀,都有百多人自尽从死。
至少在大明的京城,崇祯可以说是人心尽失。
毛文龙之死,对明朝严重吗?
也严重也不严重。
不严重是说,明朝人才确实多,制度运行得当,总会有人才冒出来。
远的不说,满清的开国先锋三顺王都是东江班底,里面还有尚可喜这种后来参与了三藩叛乱还能没事儿的妖孽。
严重是说,很遗憾,由于制度运行不得当,朝廷大法完全没有了公信力,可怕的是,此类事件后面又发生了几次,完全崩坏了制度运行规则,不会再有合适的人才冒出头了。
毛文龙之死,这种性质的事件,在崇祯时期比比皆是。
崇祯一朝,不会用人,也不懂治国。
有时候韦宝真心觉得,
看了明末才知道近代史都没那么坑了。
其实之前有过之无不及的事多了,看了靖康,韦宝也可能会觉得明末也没有那么坑。
而如果看了五代,韦宝甚至可能就会觉得大宋也没那么坑了。
石敬瑭当了七年的儿皇帝是众所周知的事,但后晋最窝囊的事显然远非丢掉幽云十六州而已。
石敬瑭死后,侄子石重贵继位,决定对契丹致书自称孙儿,不再称臣,结果“契丹卢龙节度使赵延寿欲代晋帝中国,屡说契丹击晋,契丹主颇然之”,然后契丹就来打了。
944年、945年,后晋与契丹两次交战,契丹均未得手。
946年,契丹第三次南下,后晋重臣杜重威、李守贞和张彦泽等人率军向契丹投降,后晋丧失主力。
947年正月,契丹军直逼开封,“百官遥辞晋主于城北,乃易素服纱帽,迎契丹主,伏路侧请罪”。
石重贵全家被俘虏到契丹,后晋灭亡。
也就是说,此时契丹其实已经把汴梁和中原打了下来,比靖康之变早了180年。耶律德光进入开封时曾说:“我亦人也,汝曹勿惧!会当使汝曹苏息。”
可见本来已经打算要做中原之主了。
只是契丹自己的统治术不过关,在中原“纵胡骑四出,以牧马为名,分番剽掠,谓之“打草谷””,结果激起大规模的起义。
辽主曰:“我不知中国之人难制如此!”,这才逐渐撤回北方。
很多人都说,赵匡胤这么雄才大略之人,怎么会想出守内虚外、重文轻武这样自废武德的馊主意。
这就不难解释了,因为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已经威胁的不止是皇权了,而是中原王朝本身的生存,如果不是契丹自身有些问题,中国说不定就跑步进入辽朝了。
特别是如果把唐、五代、宋看作一个整体,就可以发现,之后历代王朝各种颇为人诟病的缺点,往往其实出于吸取前朝历史教训的初衷。
比如宋朝禁军坑,这事所有人都知道,朱元璋更不可能不知道。
卫所制的设立,其构想就给人一种是不是想复兴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