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松到达礼堂的时候,吴伟的讲解进程已经接近尾声。
今出门就晚了一点,路上又遇到堵车,谭松驱车来到音乐学院的时候已经超过了11点。不过他一点也不着急,慢悠悠的开车过来,慢悠悠的停好车子,下车后还美美的吸了一根烟,这才继续慢悠悠的走向礼堂。
按照他的想法,这会儿记者见面会应该刚刚开始,甚至还没开始也不定呢。
进去那么早干嘛!
跟谭松一样想法的还有好几个,姗姗来迟的这几位见面之后相互打了个招呼,又聚在外面聊了一会儿,几个人这才结伴走进了礼堂。
但是一进门,几个人立刻发现了异样。
已经基本坐满的礼堂里鸦雀无声,就像没人一样。不对,还是有人的,有人正在舞台上着些什么,台下的所有记者都在聚精会神的看着听着记着拍着,就像上课一样。
几个人都有些发愣,包括谭松。
这画面……有些不对劲儿啊。
谭松心里暗暗觉得有些出乎意料,不过一想到今上午刚刚得到的那些情报,谭松却又放下心来。就算现场再怎么闹腾,不还是一样的结局吗?
“咱么找地方坐吧。“
跟那几位招呼了一声,谭松默默的找了一个空位坐下,这才神情轻松的看向了舞台。
讲台后面,吴伟的讲解仍在继续。
“接下去,我们将邀请张清声同学为大家演唱一首歌曲,随后将由张子明同学为大家演示软件自带的降噪功能,同时,这首歌曲将完成最后的混音处理。“
“请大家关注一下现场的环境,这里是明珠音乐学院声乐系礼堂,并不是专业录音棚里经过专门的声学设计和隔音处理的录音间。一般情况下在这种环境里是无法进行演唱录制的,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先在这里进行演唱录音,之后再进行降噪处理,使录制的干声达到混音使用的标准干声的要求。“
“为了保证录制能够顺利进行,请在座的记者朋友不要大声喧哗,不过您可以声议论,这也能顺便增加一点难度。“
“还有一点请各位记者朋友注意一下,录像机和摄像机可以随意使用,但是照相机按下快门时的喀嚓声是无法进行处理的噪声,演唱的时候请大家不要使用照相机。“
“谢谢各位的配合。“
吴伟讲解的同时,工作人员迅速上台安放了一个立式麦架,装好了录音用的高灵敏度电容话筒和监听耳机,又在麦架周围安置了两个半圆形的半身吸音隔断。
“因为礼堂的自然混响达到了17秒,这对于干声的录制非常致命,所以我们安放了这两个半圆形的吸音隔断,用来阻止歌手的演唱大量扩散引起礼堂的回声,但是这样的隔断并不会完全阻绝礼堂内的噪音。“
“接下去,有请张子明同学进行空白录制,大家可以检验一下是否有大量噪声被录制下来。“
舞台上,张子明开始了录制。
台下,没有人大声喧哗和拍照,但是低低的嗡嗡议论声不绝于耳,所有相熟的不熟的记者都在相互声讨论着。即使没有录音方面的有关知识,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