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一言九鼎’,在刚到明朝的朱寿眼里,就是一则虚假广告。换到如今,这句话的含金量至少达到14k。
“陛下提倡依《大明律》治国。可您取消入考的限制,这有些自相矛盾。”屠滽好言好语地规劝,语气温和、态度诚恳。
朱寿呵呵一笑:“《大明律》有这一条?屠公您确定?”
话音刚落,便听到电话另一端的翻书声。
“陛下何时把‘娼优隶卒及其子孙不得入考’的律法删去?”刘健诧异。
“新版《大明律》经过内阁复核的,刘公当时没发现?”朱寿笑答。内阁没认真复核,他能怎么办?
一旁出席电话廷议的顾佐用眼神询问王鉴之、杨珠。这两位共同参与重修大明律。
杨珠一脸茫然,王鉴之苦笑。能说当时修订了不下十次,核查最后一版时,司礼监的公公一直在催促,大家全都头晕脑胀了吗?
陛下……算计了他们。
刘健哼哼几声,算是认栽。“陛下,您就闹腾吧!”
“刘公呐,您说朕闹腾,朕闹腾谁呢?唐朝闹腾科举,为的是打击门阀势力。科举一举打破隋以前的九品中正制,唐朝人才辈出,而五姓七望、世家门阀走向末路。”朱寿长吁一口气,“龙生九子各不相同,状元的儿子也未必是读书的料。您翻遍大明,有哪家能保证代代取仕当官的?”
刘健已经尽最大的努力保持心平气和。但每次只要和新皇多说几句,他就忍不住想发火。
刘健把电话扔给屠滽,不想再听到新皇厚颜无耻的声音。
“陛下……”屠滽想说些什么。
朱寿抢话:“识时务者为俊杰。朕想打压商人,可大明百姓生活所需的粮食、布匹、油盐酱醋茶都需要商人。朕在大势之下妥协。连朕都妥协了,诸公还在坚持什么?”
“……”
新皇对商人妥协?
连他们也无法终止的食盐零售、粮食最低收购价算什么?!
粮商不敢在国内倒腾粮价;盐商被开遍大明各地的酒醋面局逼得远走关外;布商乖乖地在皇家研究院门口排队,拿着金银币等待购买纺织机。
新皇高举依法治国的旗帜,商人们最为拥护。在《大明律·商律》的保护下,他们才能免遭新皇的进一步‘迫害’。
“陛下……”屠滽不想继续这个话题。
书香门第、官宦子弟想要过关斩将出现在会试,都不容易。其他人更难。除了让更多的百姓送孩子读书,没什么坏处。娼优隶卒的子孙能中进士的可能性极低。
陛下为了这等小事和朝臣们耍心机,也是难为陛下了。
朱寿自顾自地道:“曾经商人子弟不得科举。可时代进步了,士农工商早之间的壁垒被打破。天下有多少官员是通过纳粮、纳银当上官的?排在最末位的商人只要手头有银有粮,就能一下子拥有官身。而你们呢?不但不反对纳粮捐监这种毁国本的政策,反而还大力支持!商人能翻身,娼优隶卒的子孙就不能翻身?”
“诸公讲点道理好吧!别因为对方没好处送你们就双标!”
在文华殿参加廷议的官员:“……”
“陛下……”屠滽发急。
朱寿再次抢话:“别说娼优隶卒是下九流。太祖也是下九流出身,照样开创朱明王朝,受天下人跪拜!”
“……”
“喂喂喂!为何不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