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明朝当官那些年 > 第四十三章 手工工场

第四十三章 手工工场

有房百二十余间,金丹漆藻绘,极富气派。

    里头机声札扎,每个房间都有各有分工正在忙作的机工,织染局内分为若干堂号,分织、罗二作,有绫锦院、染院、文绣院、裁造院、织院、文锦院等等房间,每院设头目三人管理,名为院官,之下有总高手、高手、管工等技术和事务管理人员,负责督率工匠,从事织造。

    机房又有不同,分为三种,即供应机房、倭缎机房和诰帛机房,技术分工较细,按工序由染色和刷纱经匠、摇纺匠、牵经匠、打线匠和织挽匠等各类工匠操作,具有工场手工生产组织形式的特点。

    陈惇原先一直不知道为什么历史书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这个时候,他现在看到眼前这一切,就忽然明白了。

    工场手工业,是资本雇佣劳动者的生产形式。但雇佣多少人始具资本主义性质,当因生产力发展状况和历史条件而异,史书在研究资本主义萌芽时,原则上以雇工10人以上而不足工厂标准者为工场手工业。

    手工工场有分散和集中两种形式,在工场手工业时期之初以分散的手工工场为主要形式。生产者仍分散在各自家庭中劳动,但是他们在企业家的组织下形成一个生产集体,有一定的劳动分工。商人为保障其货源,将统一购买来的原料交给雇佣工人去加工,付给一些报酬,然后销售成品。所谓报酬实质上就是工资。这已是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但又不彻底。而集中的手工工场则是工人一无所有,集中在资本家的厂房内,使用资本家提供的劳动工具,在资本家的指挥下工作。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他们与雇主的关系是彻底的雇佣关系。在集中的手工工场,分工越来越细,一件产品的制成要经过许多道工序。

    眼前的场景已经是集中手工工场了,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于毛纺织业,就如同眼前一样,毛纺织业兴起之初,其生产组织在城市是行会作坊,在农村是家庭手工业。到16世纪,集中的手工工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伦敦西部纽伯里一个名叫约翰·温彻康布的纺织业商人,在16世纪初就拥有一个约千人的手工工场,其中男女织工、纺工和助手600人,梳毛、理毛工人50人,修整工50人,染工40人,砑工0人。但现在中国苏州城里,最大的纺织企业居然有四千人在里面劳作,而且都是以雇佣的形式。

    “哎呦,”一个织工大叫起来:“竹针眼坏了!”

    他这一台脚踏缫车停住不动了,旁边过来一个机头帮他维修,旁边几名织工就道:“这缫车不好用,鼓轮常常作响,盘子也老歪……咱们就不能买他马武家的大缎车吗?”

    “马武家的大缎车,是不是就是倭缎机房新进来的那个大车子?”这织工啧啧道:“我也看了,那只要两个人俄釜打丝头,值盆主绰,用的时候五人共作,每能缎茧0斤呢,车子还特别耐用,也没什么噪声!”

    “马武他家的纺车更好用,加拈和卷绕都可以不用抬头看,”几个织工都道:“咱们局子里怎么不多买一点?”

    “要等这一批绸缎卖出去,才有钱,”机头把缫车修好,道:“要不然哪来的钱买新车?”

    “那咋不卖呢,”织工问道:“平常七月不就有大胡子商人买走了吗,怎么今儿都九月了,还不见人来买啊?”

    “张总督不是禁海了吗,外国的商船进的来吗?”这机头一挥手道:“去去去,赶快干活!”

    他们丝毫没有注意到旁边的陈惇已经激动地浑身发抖了,因为他听到了一个讯息——劳动工具在进行改善,生产技术在进步。工场手工业的生产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于是对他们提出了技术改革的要求。

    如果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把不同的工具连结起来,逐渐就产生了机器,工场手工业就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阶段,渐渐机器开始完善,技术大规模革新,就会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如果速度快一些,这种过程就是一场革命——在欧洲,就被称为工业革命。

    我们来看一下欧洲工业革命的序幕,18世纪中期,英国商品越来越多地销往海外,手工工场的生产技术供应不足。为了提高产量,人们想方设法改进生产技术。在棉纺织部门,人们先是发明了一种叫飞梭的织布工具,大大加快了织布的速度,也刺激了对棉纱的需求。后来织布工詹姆士·哈格里夫斯发明了出“珍妮”的手摇纺纱机。“珍妮机”一个纺轮带动八个竖直纱锭的新纺纱机,功效一下子提高了八倍。

    而陈惇找到了那个织工口中的“大缎车”,机架为四面形立体框架,它车上构件如竹针眼、鼓轮、送丝杆钩、偏心盘等,比普通的缫车有极大的改进和完善,钱眼、锁星、卷绕装置包括添梯连柄、络绞等传动装更为复杂,陈惇不知道这个东西的具体运转原理,但明显它的效率比一般的缫车高许多倍。

    工场手工业本身的狭隘的技术基础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和它自身创造出来的生产需要发生矛盾。工场手工业阶段再向前发展,必须进行技术革命。如果织染局不被孙德田这个“封建制度的代表”破坏的话,也许陈惇还能看到更多的技术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