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明朝当官那些年 > 第十三章 工程

第十三章 工程

一段湍急之流,放入吴淞江里,就可以将江中淤积的泥沙冲走,比人力清浚淤泥快速而且效果更显著。”

    这个办法,就和后面潘季驯治理黄河采用的蓄清刷黄、束水攻沙的道理是一样的,即在清口上游堵塞洪泽湖大堤决口,修筑高家堰大堤,把淮河水拦蓄在洪泽湖中,约束淮河的清水尽出清口,流入黄河,以达到冲刷清口的的目的。

    听到陈惇的建议,棚中众官员不由得眼前一亮:“这个办法好,吴淞江水中蕴含泥沙,才逐渐沉积淤塞,以至于排泄困难。人工清淤挖泥现在也来不及了。反而这个建造大堤,束水攻沙,既可冲刷河床,又可加速排水。真是妙啊!”

    “若要修筑大堤,”王廷心中不无忧虑:“只恐又是一场靡费,今年夏税,朝廷本就多要了二百万石,如今要我从百姓身上搜刮,我身为父母官,于心何忍呢?”

    王廷这个苏州府尹当得也的确不容易,都前世修了德,今生才要去苏州这样的膏腴之地做官,谁想他在苏州为官几年,头发却花白了一圈。只因苏州虽然富裕,赋税却是全国最高。朝廷每年就盯着苏州一府之地,算得比他这个府尹还清楚,交上去的粮食,多的一石都剩不下。往年苏州水患,朝廷赈济的粮食也是全国最少,都叫州府自己解决。在朝廷看来,治水的钱,苏州绝对是有的,谁知道他这个府尹的困难呢?

    “筑堤不要钱,只需人力即可。”陈惇的眼睛像是望进了他的心里,“东岸地势高,不怕泛滥,就近取土,修筑西岸。”

    “取东岸之土,修筑西岸?”众人啧啧道:“这法子果然妥帖!”

    王廷不由得展颜:“好啊,好,梦龙,你真是——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啊!”

    “就算我能防堵纵横奔流的各条河流,引导它们向东流入大海,”陈惇心道:“却挡不住人性向下,人心向上永不满足,人性向下,不见这一场,永远不知道人心可以有多坏。”

    陈惇待在棚中,借着微弱的烛光,渐渐画出了一幅经过深思熟虑的治水图来。

    “这是什么?”归有光问道。

    “夏原吉开了范家浜,上接黄浦江,下通长江,使黄浦江冲成深广大河,成为太湖下游排水的主要出路,吴淞江淤塞为黄浦江支流。”陈惇慢慢解释道:“我刚才提出来的办法,施行起来的话,就要在横潦泾这里,修坝建闸港,使上游来水大多北折改走黄浦,冲刷吴淞江下游河床,这可以彻底解决吴淞江淤积问题。但横潦泾水北流后,同时会有少量来水过闸港走旧水道直接入海,这样会使古东江下游河道不断淤积,不过多少年,还会出现新的问题。”

    “所以我想,何不干脆沟通太湖和黄浦江,挖出一条新河,使太湖直接走黄埔入海呢?”陈惇道:“在这一条太湖入黄浦江的人工河道中,可以勾连大湖荡共二百余个,自西往东穿越蚂蚁漾、雪落漾、大龙荡、杨家荡、汾湖、东姑荡、邗上荡、马斜湖、长白荡、钱盛荡、叶厍荡等等湖泊,这一条人工河修出来,排洪期是太湖最主要的泄洪道,枯水期亦可通过太浦河引太湖水补充黄浦江,不仅可以防洪、排涝、灌溉,甚至可以调节松江用水。”

    陈惇设想了一下,道:“河底宽度只要在四十丈左右,河面宽度在七十丈左右,就可以承泄太湖流域的接近一半的洪涝水量,可通航上百只船只。”

    归有光苦笑了一下:“这办法比筑堤还要好,只是你告诉我,开挖这条河要花费多少银子?”

    “几百万两吧,”陈惇道:“我知道,没这个钱。”

    后世这条太湖入黄浦江的人工河道,开挖于1958年,工程分为三期。第一期始于1958年,第二期始于1960年,因资金、劳力、材料不足,中辍。直到1991年年末才开始了第三期,连后世都因为资金不足中断了工程,何况这时候,不知道花费多少人力物力呢?

    “要是有钱的话,”陈惇就道:“就可以修筑环太湖大堤,再加上长江江堤、望虞河东岸、太浦河北岸、淀山湖大堤,五条控制线构成防洪外围屏障。苏州中心城区就在屏障内,根本就不存在任何水患之危了。”

    “泱泱一个大明,堂堂一个苏州,怎么会没有钱呢,”陈惇翻来覆去道:“钱都在谁手上呢?”